清晨,江允白在闹钟响起前就睁开了眼。窗外天色灰蒙,一如他有些沉甸甸的心绪。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校服口袋,那张折叠整齐的便签安静地躺在那里,像一枚温热的护身符。指尖触碰到纸张的瞬间,昨夜顾念白在路灯下清晰讲解题目的声音、那双专注望着自己的眼睛,以及最后那个克制却温柔的“加油”,都清晰地回放在脑海里。
一股奇异的暖流驱散了考前的紧绷。他将便签小心地转移至笔袋的夹层,仿佛将一份秘密的力量也一同珍藏。
走进教室时,里面已经弥漫着一种熟悉的、混合着纸张油墨和紧张呼吸的考试氛围。江允白的目光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顾念白。他已经坐在了靠窗的位置,微微侧着头,晨光勾勒出他沉静的侧影,手指间正无意识地转着一支笔,是昨晚他用来在便签上书写的那支。
仿佛有心电感应,在江允白看向他的瞬间,顾念白也抬起了头。目光穿过几排桌椅,在空中短暂交汇。没有微笑,没有言语,只是极快地对视了一眼,顾念白的眼神沉稳,带着一种无声的安抚,然后他便重新低下头,看向桌面,仿佛只是在确认考试座位。
可就是这一眼,让江允白原本还有些漂浮的心,奇异地安定了下来。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拿出笔袋,指尖再次掠过那张便签,然后深吸一口气,将心神沉入即将到来的考试中。
物理试卷分发下来,教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的细微声响。江允白摒除杂念,专注答题。前面的题目还算顺利,直到最后一道综合应用题——正是电磁感应与力学结合的类型。
他的心微微一紧,但并没有慌乱。他仔细读题,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昨晚顾念白的声音:“……把它想象成一个有点别扭的小人……” 还有便签上清晰列出的几种变形思路。他沉下心,一步步分析,将那个“别扭的小人”代入到题目设定的情境中,寻找着“阻碍变化”的具体表现。
思路异常顺畅。当他最终写下答案,放下笔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几分钟。他轻轻舒了口气,下意识地朝顾念白的方向看了一眼。
顾念白似乎也刚答完,正低头检查着试卷,神情专注。仿佛察觉到他的视线,顾念白忽然极快地抬眼,朝他这边瞥了一下,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江允白几不可见地微微点了点头。
他看到,顾念白的嘴角似乎极轻地扬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一贯的平静,继续低头检查。
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感在两人之间无声流淌。他们不是在作弊,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交流,但仅仅是一个眼神的交换,就仿佛完成了一次关于“那道题”的确认与分享。他们共同攻克了一个难题,在这个无声的战场上,他们是彼此唯一的盟友。
交卷铃声响起,教室里的紧绷气氛瞬间松弛,随之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对答案和讨论声。
“最后那道题好难啊!你做出来了吗?”
“是不是用能量守恒?”
“我感觉我方向都判断错了!”
江允白安静地收拾着文具,没有参与周围的讨论。他能感觉到,有几个同学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他,似乎想从他这里得到确认。但他什么也没说。
这时,一个平时物理很好的男生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最终答案,引来一片附和与哀嚎。
“啊!我也是这个答案!”
“完了,我算错了!”
江允白听着那个答案,心里却隐隐觉得不对。那个思路,正是顾念白在便签上特意标注了“常见误区”的一种。他下意识地又看向顾念白。
顾念白也已经收拾好东西,站了起来。他并没有看向那个正在高谈阔论的同学,目光反而平静地掠过江允白,眼神里带着一种了然和极其微小的、鼓励的神色。
仿佛在说:“你知道的,对吧?”
江允白的心轻轻一动。他收回目光,拉上笔袋拉链,内心一片澄澈。他知道了,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而顾念白,知道他知道。
这种超越言语的确认,比任何对答案都更让人安心。
中午在食堂,两人并没有坐在一起。他们依旧恪守着“不能太明显”的原则,各自和相熟的同学坐在不同的桌子。但江允白注意到,顾念白餐盘里,有他昨天随口提过一句想吃的糖醋排骨。
而顾念白,则在低头吃饭的间隙,用余光看到江允白从书包里拿出的复习资料里,夹着那张他再熟悉不过的、折叠起来的便签纸的一角。
下午还有数学考试。短暂的午休时间,教室里很安静,大部分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小憩或最后翻看书本。
江允白正对着一道三角函数的难题蹙眉,一道阴影笼罩下来。他抬头,看见顾念白站在他桌旁,手里拿着一个透明文件袋,像是刚去老师办公室回来。
顾念白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在他摊开的草稿纸上停留了一瞬,那里正画着那道三角函数题的辅助线。然后,他伸出食指,指尖在江允白草稿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极轻地点了一下——那里,江允白不小心写错了一个正负号。
点完,顾念白便若无其事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整个过程自然得像只是一个路过。
江允白怔住,低头看向那个被指尖点过的地方,瞬间理解。原来错误在这里,他立刻提笔修改,思路,然开朗。
他不敢回头,耳朵却不受控制地泛起了热意。他能感觉到,后背仿佛承载着来自窗边那道目光的重量,温暖而坚定。
考试终了的铃声,为这漫长的一天画上了句号。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教室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
江允白和顾念白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在喧闹的、讨论着考题和假期计划的人群中,他们依旧没有交谈。
但在走到分岔路口,人群逐渐散开时,顾念白放缓了脚步,等江允白走上前,与他并肩。
“便签,”顾念白目视前方,声音很轻,几乎要被风吹散,“有用吗?”
江允白的心跳猛地加速,他低下头,看着两人被夕阳拉长的、几乎要交叠在一起的影子,轻声回答:“嗯。很有用。”
顿了一下,他补充道:“最后那道题,谢谢。”
顾念白终于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夕阳的金光落在他眼底,融化了平日的清冷,只剩下柔和的光晕。
“是你自己理解的。”他说,语气里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肯定。
他们没有再讨论考试,也没有说更多的话,只是默契地朝着江允白家的方向走去。这一次,顾念白没有停在便利店,而是陪他多走了一个路口。
在第二个路口,江允白停下脚步。“就到这里吧,谢谢。”
顾念白点点头:“明天见。”
“明天见。”
这一次的“明天见”,不再像以往那样带着不确定和小心翼翼的试探,而是蕴含着一种崭新的、心照不宣的期待。
考试结束了,但属于他们的、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那些在考场中无声传递的默契,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心,都如同此刻天边的晚霞,虽然含蓄,却预示着明日依旧会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