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孝宗年间,临安城外的驿馆里,住着个从北方来的波斯商人,名叫伊本。他带着父亲留下的《东方记》抄本,一路南下,只为寻找书里记载的“刻着纹样的城”。
驿馆的掌柜老钱,是洛阳工匠的后人,家里藏着块洛阳城墙的纹样拓片。那日他见伊本捧着抄本,对着“玄鸟”二字发呆,便凑过去问:“客人是在找这些纹样的故事?”伊本抬头,见老钱手里的拓片与自己书里的一模一样,顿时红了眼:“我父亲说,找到有这些纹的人,就找到家人了。”
老钱把伊本领进后堂,取出拓片,又翻出家里传的何尊拓本:“你看,这鼎上的纹,和你书里的狮子是老相识了。当年伯禽先生刻鼎时就说,天下人的念想,要刻在能传得久的东西上。”伊本摸着拓片上的刻痕,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东方的朋友,连石头上的纹都带着温度。”
后来,伊本在驿馆旁开了家小店,专卖波斯的香料与织物。老钱则在驿馆的墙上,重新画了洛阳城墙的纹样,过往的行人见了,都来打听故事。有个从敦煌来的僧人,还带来了莫高窟壁画的拓片,说:“你们看,这窟里的飞天,裙摆上的草纹,和瓷上的、墙上的,都是一个模样。”驿馆里的茶,每天都泡着波斯的香料,喝起来暖乎乎的,像是在把千年的情谊,都融进了茶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