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泉州港的商船“通远号”正要扬帆远航。船长郑和后人郑海生,在船帆上绣了幅巨大的纹样——玄鸟展翅掠过海浪,狮子踩着草叶趴在帆角,草纹顺着帆绳蜿蜒,像把从洹水到波斯的路,都绣在了帆上。
出发前,波斯商人哈桑带着儿子阿里来送行。阿里捧着块小木牌,上面刻着缩小版的帆纹,是哈桑特意请工匠做的:“郑船长,我父亲说,带着这牌子,就像带着东方的风,能平安到波斯。”郑海生接过木牌,塞进怀里,又从船舱取出个瓷瓶——瓶身上是景德镇新烧的玄鸟纹,“这个你拿着,等我们到了波斯,就用它装波斯的葡萄酒,再一起喝。”
航行途中,遇到风暴,船帆被吹得猎猎作响。郑海生趴在船舷边,摸着怀里的木牌,忽然看见帆上的玄鸟纹在风中仿佛活了过来,像是在指引方向。等风暴平息,船员们都感叹:“是这纹样在护着咱们呢!”后来“通远号”抵达波斯时,哈桑早已带着商队在港口等候,阿里举着木牌跑过来,郑海生笑着拿出瓷瓶,两人一碰,像是碰响了跨越千年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