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像一层轻柔的纱,裹着校园里的香樟树,连空气里都带着几分凉意。江叙白提着沉甸甸的早餐袋,站在图书馆门口的路灯下,指尖反复摩挲着温热的豆浆杯——他特意提前半小时出门,绕到巷尾李奶奶家,不仅买了周砚秋最爱的肉包和红枣豆浆,还多带了两个刚蒸好的糯米烧麦,知道对方最近刷题耗神,容易饿。
没过多久,就看见周砚秋裹着米白色围巾,背着鼓囊囊的书包快步走来。他的头发被晨风吹得有些凌乱,脸颊冻得泛起浅浅的红晕,像冬日里枝头刚绽放的红梅。“等很久了?”周砚秋加快脚步走到他面前,从书包侧袋里掏出一个用保温袋裹得严实的烤红薯,外皮焦黑,还冒着丝丝热气,“路过食堂时特意等的,刚出炉的蜜薯,你不是总说早上刷题容易饿,先垫垫肚子。”
江叙白接过烤红薯,滚烫的温度透过保温袋传来,指尖微微发麻,心里却像被投入一颗小太阳,瞬间暖烘烘的。他把早餐袋递过去,献宝似的开口:“李奶奶今天特意给肉包多加了肉馅,还放了你爱吃的笋丁,豆浆也按你说的,只加了一勺糖,你尝尝。”周砚秋笑着接过,指尖不经意间碰到江叙白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视线,耳尖悄悄爬上一抹红。
并肩走进图书馆,熟门熟路地坐到靠窗的老位置。江叙白小心翼翼地剥开烤红薯的焦皮,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甜香瞬间弥漫开来。他掰下一大半递到周砚秋嘴边,语气带着几分撒娇似的期待:“快尝尝,这个红薯看起来就超甜。”周砚秋顺从地咬了一口,软糯的口感在舌尖化开,甜而不腻的味道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确实好吃,比上次买的甜多了,下次咱们还来买这个。”
两人一边分享着烤红薯和早餐,一边规划着今天的学习任务。江叙白啃着肉包,含糊不清地说:“上午我刷两套数学真题,重点攻一下导数和圆锥曲线,下午跟你一起背文综知识点,晚上咱们总结错题。”周砚秋喝着豆浆,点头附和:“我上午把历史近代史的大题模板整理完,下午帮你看数学错题,咱们互相监督,不许摸鱼。”
吃完早餐,两人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江叙白翻开数学真题卷,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遇到复杂的公式,就顺手记在旁边的便签纸上;周砚秋则对着文综地图册,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重要的地理区位,偶尔会停下来,轻声念几句政治知识点,声音轻柔,像春日里的细雨,落在江叙白的心尖上。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进来,在摊开的书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笔尖碰撞桌面的轻响,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清晰 。
上午十点多,图书馆里突然热闹起来——隔壁班的十几个同学组团来刷题,刚进门就吵吵嚷嚷地讨论着题目,脚步声、说话声混杂在一起,瞬间打破了原本的宁静。江叙白皱了皱眉,刚理清楚的圆锥曲线解题思路被彻底打断,烦躁地把笔往桌上一放,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周砚秋看出他的不悦,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架旁,抱回一摞厚厚的工具书,在两人座位周围堆成一个半人高的“小屏障”,甚至还细心地把一本封面好看的画册放在最外层。“这样就清净多了,他们的声音传不过来,咱们继续。”周砚秋坐下时,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笑着看向江叙白,眼里满是温柔。
江叙白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瞬间被暖意填满,原本的烦躁一扫而空。他重新拿起笔,果然很快就找回了解题思路,笔尖在草稿纸上流畅地滑动,没过多久就解出了那道难题。等他抬头伸懒腰时,发现周砚秋正低头看着自己的草稿纸,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没想到你画辅助线的方式还挺特别,把椭圆转化成圆来解,比老师教的参数法更简单,下次可以教我试试。”
江叙白耳尖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是瞎琢磨的,之前卡题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你要是想学,下午我教你。”周砚秋笑着点头,低头继续整理自己的文综笔记,只是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
中午吃饭时,两人依旧去了那家熟悉的牛肉面馆。江叙白点完餐,突然想起下周就要进行第二次模考,忍不住有些担忧地说:“这次模考听说题目难度提升了不少,尤其是数学压轴题,据说结合了竞赛思路,我到现在还没完全吃透,要是考砸了,肯定又要被老王念叨。”
周砚秋停下筷子,放下手里的汤勺,认真地看着江叙白:“别担心,下午我陪你刷压轴题,从基础题型开始,一道一道攻克。你数学基础那么好,只是缺少解题技巧,只要掌握了常考的几种模型,肯定能拿分。我整理了近五年的压轴题汇编,每道题都标了考点和易错点,下午咱们一起过一遍。”
江叙白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瞬间踏实了不少,用力点头:“好!有你在,我肯定能搞定!”周砚秋被他直白的信任逗笑,夹起一块牛肉放进他碗里:“快吃吧,吃完回去抓紧时间刷题,争取下午把高频题型都过一遍。”
吃完饭,两人快步赶回图书馆。周砚秋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数学压轴题集,封面已经被翻得有些磨损,里面每一页都写满了他的批注,红色的笔画出重点步骤,蓝色的笔标注着解题思路,甚至还在空白处写着“江叙白注意:这里容易忽略定义域”“这种题型要分情况讨论”。“你看,这五种题型是每年必考的,咱们先从第一题开始,你先自己做,遇到卡壳的地方就标记出来,我再给你讲。”周砚秋耐心地讲解着,指尖在题目上轻轻划过,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得清清楚楚,生怕江叙白听不懂。
江叙白听得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及时提问,哪怕是很基础的小问题,也毫不含糊。周砚秋总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帮他解惑,甚至会举一反三,结合类似的题目让他加深理解。遇到江叙白做得好的地方,还会毫不吝啬地夸赞:“这道题思路很清晰,比上次进步多了,继续保持!”
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夕阳透过窗户,把图书馆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江叙白终于把五种高频压轴题型都过了一遍,不仅掌握了解题技巧,还自己总结出了一套答题模板,心里踏实了不少。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发酸的肩膀,转头却发现周砚秋正揉着自己的脖颈,眉头微微蹙着,眼里带着明显的疲惫——为了帮他讲题,周砚秋几乎一下午都没怎么休息,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累了吧?”江叙白立刻拿起两人的水杯,起身走向热水间,“我去接热水,你休息会儿,看看窗外的夕阳,放松一下眼睛,别总盯着书本。”周砚秋点点头,靠在椅背上,看向窗外——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了绚烂的晚霞,几只鸟儿掠过天际,画面格外美好。
等江叙白接水回来,发现周砚秋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他的脸颊贴着冰凉的桌面,眉头微微蹙着,像是在做什么紧张的梦,长长的睫毛安静地垂着,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江叙白轻轻把水杯放在桌上,脱下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地盖在周砚秋身上,又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轻轻扇着,帮他驱散周围的凉意。阳光落在周砚秋熟睡的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江叙白忍不住放慢呼吸,悄悄坐在他身边,低头看着他的睡颜,心里满是柔软,甚至忍不住拿出手机,偷偷拍了张照片,照片里的周砚秋安静又乖巧,让他舍不得移开视线 。
周砚秋醒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图书馆里亮起了暖黄的灯光。他发现身上盖着江叙白的外套,身边放着温热的水杯,杯壁上还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江叙白潦草的字迹:“醒了就喝点热水,我去帮你占了座位,在你旁边。”周砚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也暖暖的。他抬头看向身旁的江叙白,对方正低头刷题,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滑动,认真的模样让人移不开眼。
“你怎么不叫醒我?耽误了你刷题。”周砚秋小声问,把外套轻轻叠好,递到江叙白手边。江叙白抬头,笑着摇了摇头:“看你睡得那么香,不忍心叫醒你,你最近帮我补题也累坏了,多休息会儿也好。快喝点热水,咱们再刷一套选择题就回宿舍,晚上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继续。”
回去的路上,夜色渐浓,路灯一盏盏亮起,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江叙白踢着路边的小石子,突然想起校队下周有一场重要的篮球赛,忍不住开口:“下周模考要是我数学能考140分,你就陪我去看场篮球赛吧,听说这次是和邻校的友谊赛,校队的王牌选手都会上场,超精彩的。”
周砚秋愣了愣,随即忍不住笑了:“你这是给自己定目标,还是想拉着我放松啊?好啊,不过你要是考不到140分,就得陪我整理一周的文综错题,每天晚上都要帮我把错题分类,还要写清楚错误原因。”江叙白立刻举起手,像是在发誓:“一言为定!我肯定能考到140分,到时候你可别反悔!”
模考那天,江叙白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走进考场。拿到数学试卷时,他深吸一口气,想起周砚秋教他的解题技巧,沉着冷静地开始答题。前面的基础题做得很顺利,到了压轴题时,果然遇到了熟悉的题型——正是他和周砚秋一起刷过的椭圆与直线结合的题目。江叙白按照记忆中的思路,一步步演算,没过多久就解出了答案,甚至还检查出了一个隐藏的易错点。
考完试的铃声响起,江叙白走出考场,第一时间就在人群中找到了周砚秋,兴奋地冲过去抓住他的胳膊:“压轴题我解出来了!步骤特别完整,肯定能考140分以上!篮球赛你跑不掉了!”周砚秋看着他雀跃的模样,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忍不住笑了:“看来这场篮球赛,我是躲不掉了。不过你可别骄傲,等成绩出来再说。”
成绩出来那天,老王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这次模考咱们班整体成绩不错,尤其是江叙白和周砚秋,继续保持!周砚秋,文综年级第一,总分680!江叙白,数学142,总分676,年级第二!”
全班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江叙白兴奋地转头看向周砚秋,眼里满是得意。周砚秋笑着冲他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下课后,江叙白迫不及待地拉着周砚秋:“你看,我就说我能考140分吧,篮球赛什么时候去?”周砚秋无奈地笑了:“知道你厉害,这周六下午有比赛,到时候我陪你去。”
周六下午,两人准时来到篮球场。现场人声鼎沸,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江叙白拉着周砚秋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兴奋地讲解着比赛规则,时不时指着场上的球员介绍:“你看那个穿红色球衣的,是咱们校队的队长,三分球超准;还有那个小个子,控球技术一流,上次比赛连过三个人得分。”
周砚秋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江叙白的讲解,偶尔为精彩的进球鼓掌。阳光洒在江叙白兴奋的脸上,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整个人都显得格外耀眼。中场休息时,江叙白跑出去买了两杯冰镇可乐,回来时额角沁着汗珠,却依旧笑着把可乐递给周砚秋:“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帮我补习压轴题,我肯定考不了这么好,这场篮球赛,算是我谢谢你的。”
周砚秋接过可乐,拉开拉环,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驱散了午后的燥热。他看着江叙白,认真地说:“咱们是互相帮助,你不也帮我补了数学选择题的技巧吗?上次我的数学选择题只错了一道,都是你的功劳。”两人相视一笑,在喧闹的赛场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成了背景,只剩下彼此的身影 。
日子在一次次的模拟考、一场场的刷题中悄然流逝,冬天的寒意越来越浓,图书馆里的人却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了高考奋力拼搏。江叙白和周砚秋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图书馆,一起刷题、一起总结错题、一起分享早餐。偶尔遇到难题卡壳,两人就头挨着头一起讨论,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思路;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醒来时身边总会放着温热的水和一颗提神的薄荷糖;遇到天气好的傍晚,还会一起在图书馆外的小路上散步,分享着彼此的心事和对未来的憧憬 。
有天晚上,图书馆突然停电,整个场馆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同学们纷纷惊呼起来,桌椅挪动的声音、慌乱的说话声混杂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江叙白第一时间伸手抓住周砚秋的手,掌心传来温热的触感,他轻声说:“别慌,我在,跟着我走,咱们去角落等应急灯。”
周砚秋的手心微微出汗,却紧紧回握住江叙白的手,心里瞬间安定下来。他跟着江叙白走到角落,靠在书架上,能清晰地听到对方沉稳的心跳声。“别怕,工作人员很快就会拿来应急灯,咱们先待在这里别动。”江叙白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就拿着应急灯赶来,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小小的角落。江叙白拉着周砚秋坐下,从书包里掏出课本,笑着说:“难得这么安静,咱们继续看书,就当是特殊的学习体验。”周砚秋点点头,借着微弱的灯光翻开笔记,两人头挨着头,小声讨论着题目,偶尔会因为看不清字而凑得更近,彼此的呼吸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暧昧 。
“没想到停电了还能这么安静,平时总觉得图书馆人多嘈杂,现在倒觉得挺好。”周砚秋小声说,嘴角带着笑意。江叙白转头看向他,应急灯的光线落在他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只要和你一起,在哪里学习都一样,哪怕是停电的图书馆,也觉得很开心。”江叙白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十足的认真。
周砚秋的脸颊瞬间泛红,低头假装看书,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腔。他悄悄转头看了眼江叙白,对方正专注地看着课本,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心里忍不住泛起阵阵涟漪 。
停电的意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两人之间那层微妙的隔阂。从那以后,他们会更加自然地分享同一份零食,会在对方写题累了的时候,主动帮他揉一揉肩膀;会在走路时不经意地并肩而行,肩膀偶尔碰撞在一起也不会刻意避开;会在图书馆闭馆后,绕远路送对方回宿舍,哪怕只是多走几分钟的路程。那份藏在心底的心意,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慢慢变得清晰,像冬日里悄然绽放的梅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临近元旦时,图书馆里的学习氛围越发紧张,大家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查漏补缺。江叙白和周砚秋依旧保持着规律的学习节奏,只是偶尔会在休息时,偷偷规划着元旦的小惊喜——江叙白悄悄给周砚秋准备了一本定制的文综错题本,扉页上写着“祝周砚秋同学,元旦快乐,高考顺利,我们一起加油”;周砚秋则给江叙白买了一双他心心念念的篮球鞋,藏在书包里,准备在元旦那天给他一个惊喜。
高三的日子紧张又忙碌,像一列不停歇的列车,载着所有人的梦想驶向远方。但江叙白和周砚秋都知道,有彼此的陪伴,再艰难的路途也充满了温暖。那些一起在图书馆刷题的时光,一起分享早餐的清晨,一起在赛场欢呼的午后,都成了高三最珍贵的回忆,而那份悄然滋生的爱意,也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慢慢沉淀,越来越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