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个身影应声而起。她是高一(1)班的李薇,作为第三顺位替补,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紧张。她利落地将齐肩黑发扎在脑后,眼神冷静专注,仿佛即将面对的不是一场背水一战,而是一次日常训练。国家组织的干部子女青少年训练营中经历过的风浪,远比这场县级友谊赛要严峻得多。
“李薇同学,看你的了!”有队友小声鼓劲。
李薇微微颔首,走向她的机甲——“流云”。这台机甲学校制式装备机甲,她根据自身特点调试过的训练机,线条更流畅,反应更灵敏。
“一中派出了高一年级的李薇选手!”机甲二中的队友的声音带着一丝好奇,“这位新生听赵浩所说来头不小,还真是期待她的表现!”
县机甲二中的备战区,教练看着出场名单,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孙瑞,按第二计划,稳住,感受她的节奏,尽可能消耗。”他对着即将上场的队员说道。孙瑞是二中的技术型选手,以韧性和防守见长,这正是教练派他上场的原因——并非为了赢下这一局,而是为了摸清李薇的底细,为后续可能的关键对决做准备。
这是一场友谊赛,胜负并非唯一目的,了解和试探同样是重要目标。
赛场之上,“流云”与孙瑞的“磐岩”相对而立。裁判哨声响起!
“流云”瞬间启动,没有丝毫犹豫,如同真正的流云般飘忽而迅捷,直扑“磐岩”。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冗余,精准得像是经过计算机精密计算。
孙瑞心头一凛,立刻采取守势,“磐岩”厚重的臂甲格挡在身前。但李薇的攻势并非简单的猛打猛冲。
她的操作细腻得令人惊叹。机甲仿佛是她身体的延伸,每一个微操都恰到好处:侧身避开一次笨拙反击的同时,手肘已然借力撞向对方关节;一次看似前进的假动作,实则是为了引出对手的重心偏移,继而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完成一次有效的下段扫击。
“这操作…太流畅了!”张超看得目不转睛,他拼命学习一年所追求的境界,在李薇手中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看来这替补第一顺位要拱手相让了。
王明哲推了推眼镜,喃喃分析:“不仅仅是快…是效率!她的有效操作率极高,几乎没有浪费任何能量和动作。”
赛场上,孙瑞陷入了极度被动。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道影子搏斗,每一次防御都打在空处,而对方的攻击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袭来。李薇的节奏变幻莫测,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又如绵绵细雨,让他完全无法适应。
“二中选手完全被压制了!李薇选手展现出了远超其年龄的成熟技术和战场掌控力!”高一(1)班的某位正观摩的学生惊叹道。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碾压,更是意识和节奏的完胜。李薇从小在严格环境下磨练出的机甲感,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终于,在比赛进行到第四分钟时,“流云”一记精准的突进,巧妙地绕开了“磐岩”的正面防御,手部冲击器轻轻点在了对方机甲的驾驶舱核心防护板上——按照规则,这已是一次“有效击败”的模拟。
裁判的哨声适时响起。
“第三场,县机甲一中,李薇胜!”
银蓝色的“流云”优雅后撤,做了一个标准的收势礼。
备战区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长舒一口气的声音!队员们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终于拿回了一分!
李薇从容地走出驾驶舱,额角只有细微的汗珠。她接过队友递来的毛巾,轻轻点头致谢,表情依旧平静。
“打得好。”教练难得地露出赞许的目光,“技术很扎实,节奏控制得非常好。”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对方没上主力,田忌赛马,我们的压力还在后面。”
李薇点了点头,目光已经投向了对面的备战区,看向对方剩下的选手。她知道,这只是一分,友谊赛的试探而已,真正的挑战或许还未到来。但这一胜,无疑为队伍稳住了即将崩溃的士气。
而且,不管对手是谁,她对林宥充满信心。她故意展示自己成熟的操作技巧,是希望影响接下来参战的林宥也展现自己的风采,不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