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重逢秋月何时了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第二章 冷宫深处

重逢秋月何时了

晨雾还未散尽,东宫偏殿的窗棂上凝着一层水汽。我坐在案前,指尖轻轻翻动一卷朝政密折,纸张边缘有些发潮,字迹却依旧清晰。

  这是父亲昨夜递进宫来的,说是边关急报。我盯着那几行字看了半晌,竟一个字都没往脑子里去。

  铜炉里的沉香已经燃尽,屋子里飘着若有若无的灰烬味。小桃端着铜盆进来换水,脚步放得很轻,却还是被我察觉到她的迟疑。

  “怎么了?”我头也不抬地问。

  她顿了顿,才低声回话:“苏姑娘派人送来一碗安神汤,说是……娘娘这几日辛苦,补身子用的。”

  我这才放下手中的密折,抬眼看向她。小桃垂着手站在那儿,鬓角一缕碎发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放在桌上吧。”我说。

  她应了一声,将青瓷碗搁在案角。汤汁尚温,氤氲的热气里混着一股子奇异的香气,不像是寻常药材的味道。

  我用银簪尖挑起一滴汤汁,在光下看了看,又凑近嗅了嗅。小桃紧张地屏住呼吸,直到我放下簪子,才小心翼翼地开口:“要不要送去给太医看看?”

  “不必。”我收回手,重新翻开密折,“去查清楚送药的人是谁,从哪个门进的宫。”

  她点点头,刚要转身,外头又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苏姑娘来了。”

  话音未落,珠帘已经掀起。苏婉儿一身素色裙衫,鬓间只插了一支白玉簪,倒真像是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

  “妹妹来得正是时候。”我合上密折,站起身来,“刚巧收到你送的安神汤,正想着该怎么谢你。”

  她盈盈一笑,目光掠过桌上的青瓷碗,语气温柔:“娘娘说笑了,不过是些寻常补品,能帮上忙就好。”

  我示意小桃搬来绣墩,自己也坐回原位。她却不急着坐下,反倒踱到窗边,伸手拨开半幅帷幔。

  “这偏殿光线倒是好。”她望着外头的天色,“只是风大了些,怕是夜里睡不安稳。”

  我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风大才清净,正好养神。”

  她转过身来,笑意更深了几分:“娘娘真是好性子。若是换作旁人,只怕早就恼了。”

  “恼什么?”我抬眸看她,“恼殿下这几日没来瞧我?还是恼你不曾来探望?”

  她眼波微转,轻轻叹了口气:“殿下政务繁忙,难免疏忽。妾身倒是每日都惦记着娘娘,只是……怕扰了娘娘清净。”

  “原来是怕扰了我。”我笑了笑,“可你今早送来的这碗汤,倒像是特意提醒我,该好好歇歇了。”

  她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旋即恢复如常:“娘娘多心了,不过是些宁神安眠的药材罢了。”

  “是么?”我指了指那碗汤,“那我倒想问问,这安神汤里,怎么会有红花?”

  她终于变了脸色。

  “娘娘说笑了。”她强作镇定,“红花性寒,怎么可能出现在安神汤里?”

  我看着她,目光不疾不徐:“苏姑娘,你既然敢做,就不该怕我说出来。红花虽不致命,但若每日饮上一碗,对女子身子终究是伤损。”

  她咬了咬唇,神色复杂地看着我:“娘娘果然聪慧。”

  “你倒也坦率。”我放下茶盏,“说吧,是谁让你来的?太后?还是你自己想试试我的深浅?”

  她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娘娘以为,这宫里还有谁不知道您是相府嫡女?谁不知道您从小读的是朝政典籍,通晓政务,连朝中老臣都敬您三分?”

  她缓缓走近几步,声音压得更低:“可如今呢?您坐在这东宫偏殿里,连个正妃的名分都守不住。殿下夜夜宿在我房中,太后娘娘更是亲口说过,您得学会忍让。”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里透出几分讥诮:“娘娘,您真的以为,靠着这些密折就能撑起您的地位吗?”

  我静静听着,手指在案上轻轻点了点。

  “你说完了?”我问。

  她愣了一下。

  “那你该走了。”我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苏婉儿,我敬你是宫中老人,也明白你在宫里不易。但这东宫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她仰起脸,眼里闪过一丝不甘:“娘娘真以为,殿下会在乎你吗?他当初娶你,不过是为了拉拢沈家。如今大局已定,他又何必再装模作样?”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你是不是忘了,我是相府嫡女。沈家的女儿,从来不是任人践踏的角色。”

  她后退了一步,脸色发白。

  “回去告诉太后。”我转身回到案前,重新打开密折,“我沈清昭既入了这宫门,就不会轻易放手。东宫风大,你若不想失足,最好别再轻举妄动。”

  她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掀帘离去。

  屋里重归寂静。

  我望着窗外,晨光已经洒满庭院,远处传来宫人洒扫落叶的声音。

  小桃轻声问道:“娘娘,真就这么放她走?”

  “她还不知道。”我合上密折,缓缓道,“她今日来试探我,反倒让我看清了一件事。”

  “什么事?”

  我站起身,整理了下衣袖:“我不能再等了。”

  我望着窗外晨光,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案几边缘。小桃站在身后,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

  “去查。”我说,“从哪个门进的宫,走的哪条路,和谁打过照面,都要查清楚。”

  她应了声是,刚要退下,我又道:“把这碗汤也送去查。红花入药需炮制,这汤里用的是生红花。”

  小桃脚步一顿,低声应命离去。

  屋里只剩我一人,风从半开的窗缝钻进来,吹得烛火微微晃动。我起身将帷幔又拉紧了些,指尖还残留着那碗汤的温度。

  身后忽然传来细微响动。

  我转过身,看见铜镜里映出的身影——不是小桃,而是另一个人。

  “娘娘这是不信奴婢?”来人低声道。

  我缓缓转身,看着眼前这个宫女。她垂着手站在那里,神色平静,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气。

  “你跟了我多久?”我问。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从娘娘出嫁那日开始。”

  我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原来如此。难怪苏婉儿敢这般试探我。”

  她不语,只静静站着。

  “说吧。”我走到案前,重新坐下,“你是谁的人?”

  她沉默了一瞬,才道:“奴婢只是奉命行事。”

  “奉谁的命?”我语气依旧平和。

  她终于开口:“是太后娘娘。”

  我心中一震,面上却不显:“所以太后这是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做了?”

  “太后娘娘对娘娘并无恶意。”她顿了顿,“只是希望娘娘能安分守己。”

  “安分守己?”我冷笑一声,“所以就让人在我喝的汤里加红花?”

  “娘娘误会了。”她仍不慌不忙,“那汤药确实是用来安神的,红花也只是些许,并无大碍。”

  我看着她,忽然意识到什么:“你是不是以为,我会因为知道你的身份,就不敢动你?”

  她神色微变。

  我站起身,缓步走近:“你错了。我知道太后不会让我动你,但我也不需要动你。”

  她皱眉:“娘娘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我停下脚步,直视她的眼睛,“你说你是太后的人,那我就当你真是太后的人。今日之事,我会一字不落地告诉殿下。”

  她脸色骤变:“娘娘不可!”

  “为什么不可?”我声音陡然冷了几分,“太后既然派你来,就该想到会有今日。你以为我沈清昭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她咬紧牙关,不再说话。

  我转身回到案前,拿起一封密折:“去吧,告诉太后,就说她送来的安神汤,我喝得很安心。”

  她僵在原地,良久才缓缓后退,消失在帘幕后。

  我望着空荡荡的殿内,心中一片清明。这场宫斗,从来就不是我愿意卷入,而是我必须赢。

上一章 第一章:大婚 重逢秋月何时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风起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