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队伍走了一个月,终于快到一个叫“青州”的城,据说那里没有荒年,还能给逃荒百姓安排住处。大家都很开心,只有玄渊心里有点不安——他总觉得空间里的莲池在震动,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这天傍晚,队伍走到一片树林里,突然刮起了诡异的风,风里带着彩色的雾,能见度越来越低。玄渊赶紧让大家抱在一起,不要分开。
“大哥哥,好冷。”阿星抱着黑猫,躲在玄渊怀里。
敖辰也挡在玄渊身边,用龙力形成一个保护罩:“别怕,有我在。”
就在这时,空间里的莲池突然爆发出强烈的光,光透过玄渊的身体,笼罩了整个逃荒队伍。玄渊感觉天旋地转,耳边传来阿星的尖叫和敖辰的呼喊,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再次醒来时,玄渊躺在一张柔软的床上,周围是古色古香的房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他坐起来,发现自己穿着一身粉色的旗装,头发也变成了清朝的发髻(还挺好看)。
“小姐,你醒了?”一个穿着青色旗装的丫鬟走进来,看到玄渊醒了,开心地喊,“太好了,你都昏睡一天了,张太医说你是受了惊吓,没什么大碍,就是需要好好休息。”
玄渊愣了一下,问:“你是谁?这里是哪里?现在是什么时候?”
丫鬟愣了愣,担心地摸了摸玄渊的额头:“小姐,你怎么了?我是你的丫鬟小桃啊,这里是咱们家,你忘了?现在是康熙四十年,咱们家是京城的破落官宦家,老爷前几天还去给年大人送礼呢。”
康熙四十年?年大人?玄渊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清朝吗?他居然穿越到了清朝!而且还提到了“年大人”,难道是年羹尧?
“小桃,我爹去给哪个年大人送礼?”玄渊赶紧问。
“就是川陕总督年羹尧年大人啊。”小桃一边给玄渊倒茶,一边说,“老爷说,咱们家以前跟年家是世交,现在年大人得宠,咱们家想靠年大人重新起来,不然再过几天,家里就要断粮了。”
玄渊心里更沉了——他知道年羹尧的结局,康熙年间得宠,雍正年间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后来因为功高震主,被雍正赐死,还连累了不少世交。看来,这具身体的原主家,就是年羹尧的世交,以后肯定会被年羹尧案牵连,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对了,小姐,”小桃突然想起什么,说,“昨天跟你一起失踪的,还有两个奇怪的人——一个穿着银色长袍的公子,说他叫敖辰,还有一个小男孩,抱着一只黑猫,说他叫阿星。老爷已经把他们安排在西厢房了,说等你醒了,再让他们来看你。”
玄渊松了口气——还好,敖辰和阿星也来了,不是他一个人。
他赶紧下床,对小桃说:“走,带我去西厢房。”
西厢房里,敖辰正烦躁地踱步,阿星抱着黑猫,坐在椅子上,眼圈红红的。看到玄渊进来,阿星赶紧跑过来:“大哥哥!你终于醒了!我还以为你出事了呢!小黑也很担心你,它昨天一直叫,叫得嗓子都哑了。”
黑猫也凑过来,蹭了蹭玄渊的手,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咕噜”声。
敖辰看到玄渊,也松了口气:“你没事就好。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那些人穿的衣服好奇怪,还有那个‘老爷’,说我们是你的朋友,把我们安排在这里,还问我们是哪里人,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玄渊把敖辰和阿星拉到一边,小声把现在的情况告诉了他们:“这里是清朝康熙年间,我现在是一个破落官宦家的小姐,叫‘苏慕妍’(原主的名字)。咱们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因为这家的老爷跟年羹尧是世交,年羹尧以后会被赐死,这家也会被牵连,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个结局。”
敖辰皱了皱眉:“年羹尧?我好像听说过,是你们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将军,后来因为太骄傲,被皇帝杀了。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直接走?”
玄渊摇了摇头:“不能走。这家的老爷和夫人对我们很好,而且逃荒队伍的人还不知道在哪里,我们走了,这家的人会被年羹尧牵连,我们不能不管。儒家讲‘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佛家讲‘慈’,渡人渡己,我们得帮他们改变命运。”
阿星也点头:“大哥哥说得对,我们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小黑也说,要帮他们。”
黑猫“喵”了一声,像是在赞同。
接下来的几天,玄渊(苏慕妍)开始了解这家的情况——这家的老爷叫苏鸿,以前是个小官,因为不会钻营,被罢官了,家里只剩几间房子和一个丫鬟小桃;夫人李氏是个善良的女人,身体不好,还经常帮邻居缝补衣服;家里确实快断粮了,苏鸿去给年羹尧送礼,也是没办法。
玄渊决定先从“解决温饱”开始——他用空间的灵田种上小麦和蔬菜,让小桃拿去街上卖(说是自己家种的,其实是空间里的),赚了不少钱,家里的生活好了不少;他还让敖辰用龙力帮李氏调理身体(道家“和”,顺应身体的灵气),李氏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阿星则带着小黑,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了解到不少关于年羹尧的消息(比如年羹尧最近很骄傲,对下属很苛刻,已经有官员在皇帝面前告他的状了)。
这天,苏鸿从外面回来,脸色很难看。李氏赶紧问:“老爷,怎么了?年大人那边……”
苏鸿叹了口气:“年大人现在越来越骄傲了,我去送礼,他连面都没见,还让管家跟我说,以后别再找他,免得连累我们。我看,年大人迟早要出事,咱们家……唉。”
玄渊知道,这是改变结局的好机会。他走到苏鸿面前,说:“爹,你别担心。年大人虽然现在得宠,但他太骄傲,不懂得收敛,迟早会惹祸上身。咱们家现在有了钱(卖粮食赚的),不如趁现在,跟年家划清界限,再用这些钱做些善事,比如开个粥铺,救济街上的乞丐,或者捐钱给学堂,让穷人家的孩子读书。”
苏鸿愣了一下:“做善事?这跟咱们家避祸有什么关系?”
玄渊解释:“儒家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咱们家做善事,不仅能积德,还能让百姓和官员知道,咱们家是善良的人家,跟年大人那种骄傲自大的人不一样。以后年大人出事,官员们也不会轻易牵连咱们家。而且,开粥铺救济百姓,是‘仁’;捐钱给学堂,是‘义’,这都是咱们该做的事。”
苏鸿想了想,觉得玄渊说得有道理:“好,就听你的。明天我就去安排开粥铺和捐学堂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开了粥铺,每天免费给乞丐和穷人家的孩子煮粥;还捐了钱给京城的一个学堂,让穷人家的孩子能免费读书。百姓们都很感激苏家,官员们也知道了苏家的善举,对苏家的印象好了不少。
玄渊的空间也在升级——灵田的庄稼长得更好了,还多了一片果林;藏书阁多了清朝的史书和儒家的《四书》;莲池里的粉色莲花变成了红色,池边还多了一座小小的观音像(佛家慈悲的显化)。
敖辰也没闲着,他用龙力探查年羹尧的情况,发现年羹尧不仅对下属苛刻,还私下囤积粮食和兵器,显然有不臣之心。他把这些消息告诉玄渊:“年羹尧的野心太大了,就算咱们家划清界限,他以后出事,还是会有官员想牵连咱们家,得想个办法,让皇帝知道年羹尧的野心,还能证明咱们家跟年羹尧没关系。”
玄渊点了点头:“我有办法。藏书阁里有一本《康熙起居注》(记录康熙日常的书),里面提到康熙皇帝很看重‘忠’和‘仁’,讨厌臣子骄傲自大、野心勃勃。咱们可以找个机会,把年羹尧囤积粮食和兵器的证据,交给一个正直的官员,让他转交给康熙皇帝,同时把咱们家做的善事也告诉皇帝,证明咱们家跟年羹尧不一样。”
敖辰问:“找哪个官员?”
玄渊想了想,说:“张廷玉。他是康熙和雍正年间的重臣,为人正直,很受康熙信任,而且他跟年羹尧没什么交情,不会偏袒年羹尧。”
接下来的几天,玄渊让敖辰用龙力找到张廷玉的府邸,又让阿星带着黑猫(黑猫能悄无声息地进入府邸),把年羹尧囤积粮食和兵器的证据(敖辰用龙力复制的账本和兵器清单)和苏家做善事的记录(粥铺的账本、学堂的感谢信),放在了张廷玉的书房里。
张廷玉看到这些证据后,很震惊,他早就觉得年羹尧有问题,只是没找到证据。他立刻把证据交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看了证据,很生气,下令调查年羹尧,同时也知道了苏家的善举,对苏家很满意,还特意赏赐了苏家一百两银子,说苏家是“忠良之家”。
几个月后,康熙皇帝查清了年羹尧的罪证,虽然没立刻杀他,但削了他的川陕总督之职,把他调到杭州当将军(算是给了个警告)。那些跟年羹尧交好的官员,大多被牵连,只有苏家,因为早就划清界限,还做了很多善事,不仅没被牵连,还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苏鸿也被重新任命为一个小官(虽然官不大,但足够养家了)。
苏家的人都很感激玄渊,李氏拉着玄渊的手,眼泪直流:“慕妍,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咱们家早就完了。”
玄渊笑了笑:“娘,不用谢我,这都是咱们家自己积的德。儒家讲‘种善因,得善果’,咱们做了善事,自然能得到好的回报。”
阿星抱着黑猫,开心地说:“大哥哥说得对!小黑也说,善有善报!”
黑猫对着玄渊摇了摇尾巴,眼里的金色光变得非常亮——它的记忆终于恢复了!它是太白星君,因为在天庭喝醉了酒,打翻了玉帝的炼丹炉,被贬下凡历劫,现在历劫结束,只要玄渊点头,它就能回归天庭。

敖辰也很开心:“玄渊,咱们成功了!不仅改变了苏家的命运,还让年羹尧受到了惩罚,这都是践行儒释道的功劳。”
玄渊看着眼前开心的众人,心里满是成就感——这大概就是历劫的意义,不是重归三界之巅,而是在凡间践行儒释道的善举,帮助别人,改变命运,同时也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更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