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苏家的事,玄渊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空间里的莲池震动得越来越厉害,观音像也发出了淡淡的光,像是在召唤他。
这天晚上,玄渊在空间的莲池边打坐,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玄渊,历劫结束了,该回三界了。”
玄渊睁开眼,看到莲池里的观音像变成了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菩萨(观音菩萨)。

“菩萨?”玄渊站起来,恭敬地行礼。
观音菩萨笑着说:“你在凡间践行儒释道的善举,救济逃荒百姓(仁)、化解种族冲突(和)、渡化恶人(慈)、改写历史悲剧(义),已经破除了当初的执念,可以重归三界之巅了。”

玄渊问:“当初的执念是什么?”
观音菩萨说:“你前世当鬼王时,因为一个好友背叛你,你心生怨恨,用力量杀了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力量,被贬下凡历劫。你在凡间践行善举,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原谅了当初的好友(虽然你没意识到,但你的行为已经证明你放下了怨恨),这就是破除了执念。”
玄渊愣了一下,原来如此——他一直以为历劫是为了重获力量,没想到是为了放下怨恨,践行善举。
“那敖辰和阿星(太白星君)呢?”玄渊问。
“敖辰已经历完了‘放下骄傲’的劫,该回东海当太子了;太白星君也历完了‘戒酒’的劫,该回天庭了。”观音菩萨说,“他们会跟你一起回三界,以后你们还能一起,用儒释道的力量,守护三界的和平。”
玄渊点了点头,心里有点舍不得凡间的苏家,但他知道,他的使命在三界。

第二天一早,玄渊把苏家的人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自己要走了。苏家的人虽然舍不得,但也知道玄渊不是普通人,只能祝福他。
“慕妍,不管你去哪里,都要好好照顾自己。”李氏拉着玄渊的手,舍不得放开。
苏鸿也说:“以后有空,记得回来看看我们。”
玄渊点了点头,转身对敖辰和阿星说:“我们走吧。”
敖辰和阿星(太白星君已经恢复了人形,是个穿着白色长袍的少年,很俊朗)跟着玄渊,走到院子里。玄渊调动空间里的力量,莲池的光再次笼罩了他们,然后他们就消失在了苏家的院子里。
再次回到三界时,玄渊站在幽冥殿的门口,身上的鬼王力量已经恢复,但不再是以前的冷酷力量,而是带着儒释道的温暖——他的眼睛里没有了怨恨,只有慈悲;他的气息里没有了杀气,只有仁爱。
敖辰也回到了东海,他用玄渊教他的儒释道思想,处理东海的族内矛盾,用“仁”对待族人,用“和”化解冲突,东海变得越来越和谐,其他海族也越来越敬佩东海龙族。
太白星君回到天庭,再也不喝酒了,他用在凡间学到的“善举”,帮助天庭的仙官解决困难,还在天庭开了一个“儒释道学堂”,教仙官们践行善举,天庭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好。
玄渊则在幽冥殿里开了一个“渡厄池”,池里的水就是空间莲池的水,用来渡化冤魂——只要冤魂愿意放下怨恨,践行善举,就能进入轮回,重新做人。他还在幽冥殿里放了很多儒释道的典籍,让冤魂们学习,明白“仁”“和”“慈”的道理。
有一天,敖辰和太白星君来看玄渊,看到幽冥殿里的冤魂们都在学习典籍,有的还在帮其他冤魂化解怨恨,都很开心。
“玄渊,你把幽冥殿变成了一个‘向善之地’,比以前好多了。”敖辰笑着说。
太白星君也点头:“是啊,现在三界的生灵都知道,玄渊鬼王不再是冷酷的鬼王,而是一个心怀慈悲、仁爱的鬼王,大家都很敬佩你。”
玄渊笑了笑,看着幽冥殿里的冤魂,又看了看身边的敖辰和太白星君,说:“这都是儒释道的力量——儒家讲‘仁’,让我们懂得爱人;道家讲‘和’,让我们懂得顺应自然、化解冲突;佛家讲‘慈’,让我们懂得渡人渡己。只要我们一直践行这些道理,三界一定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敖辰和太白星君重重地点头——他们知道,这不仅是玄渊的愿望,也是他们的愿望,更是三界所有生灵的愿望。
从此,三界之巅的玄渊鬼王,不再是令人忌惮的存在,而是令人敬佩的“向善鬼王”。他用儒释道的力量,守护着三界的和平,也带动着身边的人,一起践行善举,让三界充满了“仁”“和”“慈”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