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赵渊的状态,整个王府的下人都看在眼里。王妃“回娘家长住”已有些时日,王爷虽依旧处理公务,但那周身散发的低气压和时不时的心不在焉,却与往日那个沉稳冷峻的王爷判若两人。
他常常在处理公文时忽然顿住,笔尖久久不落,目光放空,不知望向何处;有时会在庭院中独自站立良久,望着天际,背影萧索;甚至有一次,管家发现王爷竟拿着王妃平日最爱把玩的一支玉簪,在书房里坐了一夜。
“唉,我看王爷这模样,八成是和王妃娘娘闹别扭了,王妃气性大,回娘家不肯回来呢。” “以前总觉得咱们王爷冷冷清清,像块捂不热的玉,没想到竟是个痴情种子!” “可不是嘛!瞧这失魂落魄的样子,真是我见犹怜……啊不,是让人心疼!”
下人们私下议论纷纷,最终得出了一个他们自以为合理的结论:王爷和王妃夫妻情深,偶有龃龉,王妃负气归宁,王爷则深陷相思之苦。
于是,王府里悄然兴起了一股“关爱王爷,助其追回王妃”的暖流。
老管家会趁着送参汤的机会,小心翼翼地劝慰:“王爷,您放宽心。夫妻没有隔夜仇,王妃娘娘那般明事理的人,定会明白您的心意,过些时日气消了就回来了。”
厨房的婆子会特意做些精致可口的点心,念叨着:“王爷,您得多吃点,保重身体。等娘娘回来,见您清减了,该心疼了。”
甚至还有几个成了家的侍卫,胆大地凑过来,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经验: “王爷,属下以为,这哄夫人回来,光等着可不行。得主动!” “对对,得送点夫人喜欢的礼物!首饰啊,绸缎啊,新奇玩意儿啊!” “要不……王爷您亲自去接?态度软和点,说几句好听的,夫人一准心软!” “写封信也成!言辞恳切点,说说您有多想她……”
赵渊对于这些或含蓄或直白的“安慰”和“指导”,起初是愕然,随即是哭笑不得,但心底深处,却又泛起一丝奇异的酸涩暖意。他无法解释真相,只能接受这份基于误解的关怀,偶尔甚至会顺着他们的话,问一句:“……送些什么……她会喜欢?” 或是,“信……该如何写?”
这般反应,更坐实了众人的猜测,只觉得自家王爷真是爱惨了王妃,更是卖力地出谋划策,试图驱散王府上空的阴霾。
而在九重天之上,五公主青儿“养伤”的七仙阁,则是另一番光景。
青儿确实依旧爱美。仙侍们送来的最新霞光锦、月华纱,她依旧会仔细挑选比量;蟠桃园新送来的凝露仙葩,她会琢磨着如何簪在发间更显风姿;甚至偶尔还会研究一下从其他仙女那儿看来的新式眉黛画法。
只是,常常做着做着,她便会对着云镜中映出的容颜发呆,看着看着,泪水就毫无征兆地滑落,打湿了华美的衣襟。她会迅速擦掉,强打起精神,甚至嘟囔一句:“这仙界的烟霞也太熏眼睛了……” 或是,“定是上次受伤还没好利索,总是迎风流泪。”
众仙对此习以为常。五公主青儿娇气、爱美、受不得半点委屈,这是刻在所有神仙印象里的标签。这次下凡吃了那么多苦,听说还一度被妖魔害得毁了容貌,想必是受了极大的惊吓,如今好不容易治好,多愁善感些、更注重容颜些,也是理所应当。
甚至因为她这次“历劫”,反而意外地起到了一些正面效果。不少原本只知梳妆打扮、嬉戏游玩的小仙子们,看到尊贵如五公主,都会因修为不够而遭此大难,顿时有了危机感,开始努力修炼起来,生怕步上后尘。几位古板的上仙对此倒是颇为满意,觉得五公主这“花瓶”偶尔碎一次,也能警醒后人,不算全无用处。
当然,对于青儿“花瓶”的评价,在天庭整体是正面的。
毕竟,这里是天庭。仙气缥缈,祥云缭绕,神仙们容颜永驻,姿仪风度为重。美貌,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力量,甚至是一种职责。一位容颜绝世、仪态万方的公主,本身就是天庭门面和祥瑞的象征。众神谈起五公主的美貌,多是带着欣赏与赞叹:
“五公主这次回来,气色虽弱了些,但这通身的气度,倒是更显我见犹怜了。” “是啊,那般劫难都未能损其颜色,反而更添几分脆弱风致,实乃我仙界之明珠。” “美貌亦是修为的一种体现嘛!五公主这般容色,方显我仙家气象!”
在他们看来,神仙貌美如花、仙风道骨是理所当然的。而青儿,无疑是其中翘楚。她的美貌永远不会褪色,这在天庭,是极其“实用”的优点——赏心悦目,代表祥和,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纷争,带来好运。
因此,青儿依旧研究妆造、偶尔垂泪的举动,不仅没人怀疑她私动凡心,反而更巩固了她“备受娇宠、略有娇气但无伤大雅”的固有形象。大家都觉得,五公主只是在安心养伤,顺便更加珍惜她失而复得的绝世容颜罢了。
唯有在夜深人静,独自面对菱花镜时,青儿才会卸下所有伪装,指尖轻抚过毫无瑕疵的脸颊,眼中流露出深切的痛苦与思念。她的美貌依旧,甚至因那丝忧愁更添风致,可这容颜,最想为之绽放的那个人,却远在凡尘,触不可及。
而凡间那个被误解为“夫妻矛盾”的王爷,正对着她留下的星涡图腾,疯狂地汲取力量,试图捅破这该死的仙凡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