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房里弥漫着新鲜木料的清香,刨花散落一地,如同金色的地毯。鱼日和赵渊正埋头在一堆图纸和半成品的木件中,专注地探讨着某个榫卯结构的改良。阳光从窗棂透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
青儿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好奇地打量着满屋她叫不出名字的工具。鱼日抬头看见她,咧嘴一笑:“五妹,你来啦?是不是也被我们这伟大的发明事业吸引了?”
青儿走到工作台边,拿起一个形状古怪、带着手柄和锋利刀片的铁器,翻来覆去地看,问道:“鱼日,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鱼日瞥了一眼,随口答道:“哦,这个啊,这叫刨子。”
“刨子?干什么用的?”青儿像个好学的学生。
“刨木头呗。”鱼日手上动作不停。
青儿放下刨子,又拿起一把有着锯齿状边缘的长条铁片:“那这个呢?”
“这是锯子。”
“干什么用的?”
“锯木头啊。”鱼日的语气开始带上一丝无奈的惯性。
青儿不气馁,又指向一个带木柄的尖锐铁锥:“这个?”
“凿子。”
“干什么用的?”
“凿木头!”鱼日的回答几乎和青儿的提问同时响起。
青儿眨了眨眼,似乎觉得这规律很有趣,她又拿起一个类似小斧头但刃口横向的工具,带着点狡黠的笑意问:“那这个呢?”
“这是锛(bēn)子。”鱼日头也不抬。
“干什么用的?”青儿故意拉长了语调。
这次,鱼日和青儿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锛木头!”
鱼日这才惊讶地抬起头,看向青儿,夸张地竖起大拇指:“哎哟!不错呀五妹!这么快就掌握了精髓,不愧是神仙,能未卜先知!”
青儿被他逗得“噗嗤”一笑,嗔怪地拿起一小块木料轻轻扔向他:“先知你个头啊!我看你就是个呆头呆脑的木头人!你这屋子里,除了木头就是木头,还有别的吗?” 她环顾四周,感觉这些冷硬的工具和复杂的木料离她的世界实在太远。
鱼日无奈地摊手:“我是个木匠啊!木头就是我的天地。你别看它们现在其貌不扬,在我手里,我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它就能变成什么样!桌子、椅子、会飞的船,将来都能从这些木头里变出来!”
另一边,赵渊正拿着鱼日之前给院子里大鹅设计的自动喂食器模型,思考着如何优化它的下料机关,使其更精准、更省力。听到青儿和鱼日这番“木头三连问”的可爱对话,他忍不住低笑出声,摇了摇头。
他敏锐地察觉到青儿在玩笑之下,那双美眸中一闪而过的失落和茫然。他明白,她是真的想了解这些,只是为了能更多地参与他的兴趣,陪伴在他身边。
放下手中的模型,赵渊走到青儿身边,温柔地拉起她的手,引她到一旁堆放着边角木料的地方,柔声道:“看不懂这些大家伙没关系,我们来做个小的。” 他挑选了几块光滑的小木片和细木棍,“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号的王府马车,好不好?”
青儿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个她熟悉!
赵渊耐心地教她如何用小巧的工具拼接车架,如何固定车轮。青儿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仰起头轻声问“夫君,这里该怎么弄?”,赵渊总是细致地讲解示范。待到马车雏形完成,青儿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线包,用柔软的布料和丝线,精心缝制了微缩的车帘、坐垫,内饰的细节竟与她平日乘坐的那辆马车一般无二!
当这辆精致无比的微型马车终于完成,捧在掌心时,青儿脸上绽放出灿烂又满足的笑容,那是一种亲手创造并融入心意的快乐。
这时,鱼日也兴冲冲地抱来一个带着手摇曲柄的木桶装置,得意地展示他的新发明:“来来来,看看我这个!全自动……呃,半自动人力洗衣机!” 他解释道,“把脏衣服和水放进去,摇动这个手柄,里面的桶就会旋转,靠这旋转的力量就能把污渍甩掉!摇得越快,力道越大,你要是力气够,摇到最快,衣服差不多都能自己拧干!”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赵渊看着那巧妙利用离心力的设计,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这位看似不着调的表哥,在发明创造上的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确实令人惊叹。
青儿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次她感觉自己听懂了原理,看着那旋转的木桶,她拍手赞道:“这个好!真实用!以后再洗衣物,岂不是省力多了?”
工具房里,三个人,一个沉浸在他的伟大发明中,一个耐心陪伴着爱人进行小小的创造,一个努力理解并欣赏着这片属于能工巧匠的天地。刨花、木屑、微缩的马车模型、旋转的洗衣桶,交织成一幅温馨而充满生趣的画面,欢声笑语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小屋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