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游通知贴在公告栏那天,我刚上完早读就拉着江屿去看。红纸上写着去城郊的湿地公园,能放风筝、野餐,最后还能在湖边的纪念墙贴心愿卡。
“我要带草莓三明治,” 我戳了戳他的胳膊,“还要你上次买的那个芒果味的气泡水,冷藏过的最好喝。” 江屿笑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记下来:“再带个野餐垫,要你喜欢的格子款,上次在超市看到的那个,我已经买好了。”
春游前一天晚上,我在厨房做三明治,江屿来帮忙切草莓。他切得很小心,每块大小都差不多,还特意把草莓蒂挑干净:“别放太多酱,你上次说沙拉酱腻,我换成酸奶了。” 我看着他把酸奶均匀抹在面包上,指尖沾了点酸奶,他还伸手帮我擦掉,指尖的温度留在脸颊上,暖暖的。
第二天到了湿地公园,班里同学都在草坪上搭帐篷。江屿帮我把野餐垫铺好,又从背包里掏出个小风筝 —— 是蓝色的,上面印着小星星,跟我项链上的图案一样。“上次去舅舅家看星空,你说想放星星风筝,” 他把风筝线递到我手里,“风刚好,我们去湖边放。”
湖边的风很软,风筝一下子就飞起来,蓝色的星星在天上飘着,像跟着我们从郊外的天台追过来的。我拉着风筝线跑,江屿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跑累了,我们坐在野餐垫上吃三明治,他把自己那块里的草莓都挑给我:“我不爱吃太甜的,你多吃点。”
正吃着,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小吉他挂件 —— 是上次他送我的,平时总挂在书包上,今天特意揣在兜里想拍照。可口袋是空的,我一下子慌了:“江屿,我的挂件不见了!就是你送的那个小吉他!”
江屿立马放下三明治,拉着我的手站起来:“别慌,我们原路找,刚才去湖边放风筝,再去帐篷那边,肯定能找到。” 我们沿着刚才走的路找,他蹲下来,连草丛里都仔细扒开看。我急得眼眶发红,那个挂件是他熬夜做的,木头雕刻的,上面还刻着我们的名字缩写。
“你看!” 江屿突然喊我,他指着湖边的石头缝,小吉他挂件卡在里面,还沾着点湖水。他伸手把挂件抠出来,用衣角擦干净,递到我手里:“没事了,没摔坏,就是有点湿,晾干就好。” 我紧紧攥着挂件,眼泪掉在他手背上,他赶紧帮我擦:“不哭了,找到就好,以后我帮你挂在书包内侧,不容易掉。”
下午自由活动时,大家都去纪念墙贴心愿卡。江屿从背包里掏出两张卡,一张给我:“写下来,贴在一起,以后毕业还能来看。” 我接过笔,在卡上写:“想和江屿一起去看海,捡贝壳,放星星风筝。” 他凑过来看,笑着在自己的卡上写了一样的话,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吉他。
贴完心愿卡,江屿拉着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从背包里掏出个纪念册 —— 是棕色的封面,上面印着小雏菊。他翻开第一页,贴着我们寒假去郊外看星空的照片,还有春游放风筝的照片,最后一页空着:“等毕业那天,我们来这里拍张合照,贴在最后一页,再写一句最想对对方说的话。”
我靠在他肩膀上,手里攥着晾干的小吉他挂件,看着天上的风筝:“毕业去看海的时候,我们还要带这个挂件,拍张照片贴在纪念册里。” 他握紧我的手,指尖轻轻蹭过我的手背:“好,还要带上次买的小灯笼,晚上在海边挂着,像把星星都拉到身边。”
回去的路上,公交车里很挤,江屿把我护在怀里,不让别人碰到我。我靠在他胸口,能听到他的心跳声,跟第一次在图书馆他靠近我时一样快。“江屿,” 我小声说,“从图书馆看那本书开始,到现在,好像过了很久又好像很快。” 他低头吻了吻我的发顶:“以后还会更久,我们还要一起过很多个春天,放很多次风筝,看很多次海。”
晚上到家,我把小吉他挂件重新挂在书包内侧,又在小本本上写:“春游找到丢失的挂件,和江屿在纪念墙贴了一样的心愿卡,还约好毕业贴合照。” 写完,我把纪念册翻开,看着里面的照片,觉得每一页都甜滋滋的,像藏着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睡前视频,江屿拿着相机翻照片:“下周有个摄影展,学校办的,我把我们放风筝的照片投稿了,要是选上了,我们就能在学校的走廊里看到啦。” 我盯着屏幕里的他,笑着点头:“要是选上了,我们就去吃上次没吃到的草莓蛋糕,庆祝一下。”
挂了视频,我摸了摸脖子上的星星项链,又看了看桌上的纪念册,突然觉得,我们的故事像一本慢慢写满的书,每一页都有甜甜的回忆,而后面的 pages,还等着我们一起,写更多关于星星、风筝和海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