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晚砚
本书标签: 校园  原创国庆新征文  双向救赎   

星轨交汇处的笔迹

晚砚

录音笔的电流声还在耳边嗡嗡响。

林砚把它放进铁盒时,金属碰撞发出轻响。

像两颗星星在宇宙里擦过。

夕阳从天文台的圆顶缝隙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落在那片银杏叶上,叶脉的纹路突然清晰得像张星图。

他蹲在地上,用指尖顺着纹路划。

划到叶梗处的小字时,突然想起苏晚说的“引力透镜”。

原来有些看不见的线,早就把彼此的轨迹系在了一起。

铁盒里的星座小人画被风吹得掀起来。

最上面那张,小人背着帆布包,补丁歪得格外显眼。

林砚把它抚平,发现背面写着行字:“11月12日,记得给天台的多肉浇水。”

他拍了下额头。

上周苏晚临走前,确实指着窗台上的多肉说过这话。

当时他光顾着看她帆布包上的新补丁,压根没往心里去。

抓起背包往楼下跑时,楼梯扶手的铁锈蹭在掌心。

像苏晚针线包里那根紫色的线,带着点扎人的温柔。

天台的铁门还是虚掩着。

风吹得帆布包在旧桌椅上滚了半圈,露出里面的喷壶。

是苏晚特意买的,粉色的壶身上印着“星辰大海”。

林砚拿起喷壶,发现壶嘴里还卡着片干枯的三叶草。

和信封上贴的那片,应该是从同一株上摘的。

多肉植物的叶片皱巴巴的,显然是渴坏了。

他蹲下来浇水时,看见花盆里埋着个东西。

是用锡纸包着的,露出半截银色的链子。

拽出来一看,是那个猎户座吊坠。

苏晚居然没带走。

吊坠的星星棱角处,刻着个极小的“晚”字。

是他之前没发现的。

林砚把吊坠戴回脖子,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

突然想起苏晚戴它时,总爱用指尖摩挲那个棱角。

当时他还笑她“不怕扎手”。

现在才明白,那是在确认彼此的存在。

回到天文台时,暮色已经漫过观测台。

林砚打开电脑,登录天文社的共享文件夹。

苏晚上传了新的观测数据,表格末尾加了行备注:

“今天的猎户座像被揉皱的锡纸,你那边的天空是不是也这样?”

他点开附件里的照片。

省城的夜空确实有点灰蒙蒙的,参宿四的红光淡得像褪色的水彩。

林砚拿起相机,对准窗外的星空。

按下快门的瞬间,镜头里突然跳进颗流星。

拖着长长的尾迹,刚好穿过猎户座的腰带。

他把照片上传,备注写:“我这边的星星很亮,替你多看了两眼。”

整理资料时,在《恒星演化简史》里翻到张便利贴。

是苏晚妈妈的字迹:“丫头说这本书里夹着她画的超新星爆发图,让你找找看,说是能帮你理解参宿四的变化。”

林砚把书从头到尾翻了遍。

在第76页找到了那张图。

用荧光笔涂的爆炸场景,像朵盛开的粉色烟花。

旁边写着:“等它爆发时,我们就对着光许愿——说不定能实现。”

他突然想起苏晚的生日快到了。

上周她妈妈说,丫头念叨着想要套新的星图册。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钱,是这几天帮图书馆整理旧书赚的。

够买半套了。

剩下的,或许可以用观测数据跟天文社换。

毕竟社长说过,他拍的参宿四照片能当社刊封面。

晚饭是在食堂买的包子。

咬第一口时,突然尝到股熟悉的姜味。

原来今天的素馅里加了姜末。

林砚的眼眶有点热。

想起苏晚总说“姜是好东西”,每次吃包子都要挑出姜末给他。

现在没人挑了,倒觉得这味道也没那么难咽。

晚上的观测日志本上,除了数据,还多了幅画。

画着两个小人,站在星空下。

一个举着望远镜,一个拿着相机。

中间用线连起来,线上画满了补丁形状的星星。

林砚在旁边写:“11月12日,参宿四的光,走了640年才到地球。”

“我们的想念,只用了一天。”

写完把那片银杏叶夹进去。

叶梗的红绳缠在笔上,像给思念系了个结。

窗外的猎户座又升高了些。

参宿四的红光透过圆顶,落在日志本上。

把那行字染成了温暖的橘色。

上一章 晨光里的星轨便签 晚砚最新章节 下一章 姜味包子与未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