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白炽灯晃得人眼睛发涩。
林砚啃着包子,姜末的辛辣混着面粉的甜,在舌尖滚了滚。
突然想起苏晚的保温盒。
她总在里面装着切好的姜丝,说冬天吃了暖身子。
有次他嫌味冲,偷偷倒进了垃圾桶。
被她发现时,她没生气,只是把剩下的姜丝泡进他的保温杯。
“慢慢就习惯了。”她当时这么说,指尖在杯壁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现在保温杯就挂在背包上。
林砚拧开盖子,晃了晃。
里面的柠檬片泡得发白,是早上新换的。
他其实不喜欢柠檬的酸。
但苏晚说,总喝白开水像个老干部。
于是他每天早上都换一片。
包子还剩最后一口时,手机震了震。
是天文社的群消息。
社长发了张社刊封面的样图。
用的正是他拍的参宿四照片,红得像团燃烧的棉絮。
下面跟着条苏晚的回复:“色调再暖点?像林砚煮的姜枣茶。”
林砚的手指顿在屏幕上。
他煮的姜枣茶,她明明每次都只喝一小口。
说太甜,像“被糖腌过的星星”。
旁边的同学撞了撞他的胳膊:“看啥呢?脸这么红。”
他把手机揣回兜里,包子馅蹭在裤腿上。
是褐色的,像参宿四表面的暗斑。
回到天文台时,暮色已经漫过观测台的栏杆。
铁盒被风吹到了角落。
里面的星座小人画散了一地。
林砚蹲下去捡,指尖触到张硬硬的卡片。
是张未拆的信。
信封上贴着片三叶草,茎上系着根红绳。
和多肉花盆里找到的吊坠链子是同一种红。
收信人写着“林砚亲启”,字迹歪歪扭扭。
像是写了又改,墨团晕染在“亲”字旁边。
他捏着信封转了转。
厚度大概能装下两张照片。
苏晚的字总是这样,用力时笔尖会戳破纸。
在“砚”字的最后一笔上,果然有个小小的洞。
像颗被戳穿的星星。
窗外的猎户座开始西斜。
参宿四的光透过望远镜,在屏幕上投下团模糊的光斑。
林砚调了调焦距,光斑渐渐清晰。
边缘泛着层淡紫色的光晕,像苏晚用的那款护手霜。
她总说这味道“像刚剥开的葡萄柚”,但林砚觉得更像星空的味道。
他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了张照。
想发给苏晚,又觉得太刻意。
最后存进了相册,命名为“11.12 参宿四”。
转身时,信封从口袋滑出来,落在望远镜的底座上。
三叶草的影子投在镜片上,像个小小的绿色箭头。
指向参宿四的方向。
林砚拆开信时,指尖有点抖。
里面果然是两张照片。
一张是他们在天台拍的合影,苏晚举着望远镜,他在旁边比耶,背景里的猎户座亮得像要掉下来。
另一张是苏晚的单人照,她站在省天文馆的穹顶下,背后是投影的星图,手里捏着片银杏叶,正好遮住半张脸。
背面有行字:“省天文馆的星图更新了,猎户座的位置标得更准了——等你来看。”
林砚把照片夹进观测日志。
夹在今天的页面,刚好盖住那句“参宿四的光走了640年”。
原来有些距离,比光走的路更短。
他拿起喷壶,往多肉盆里又浇了点水。
水珠落在土壤上,溅起细小的泥点。
像苏晚笑起来时,眼里蹦出的星星。
日志本摊在桌上,风一吹,页脚卷起来。
露出明天的空白页。
林砚拿起笔,在顶端写:“11月13日,预报晴。”
后面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像苏晚每次记日志时,必画的那个。
保温杯里的柠檬片还在泡着。
酸意漫上来时,他突然想,明天该换姜枣茶了。
毕竟,有人说过,那是“被糖腌过的星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