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边府那日,雨一直未停,淅淅沥沥,敲打着琉璃瓦和院中的芭蕉叶,也敲在边柔的心上,带来一种潮湿而陌生的烦乱。
朴灿烈那双过于深沉的眼睛和最后那抹冷意,总在不经意间闯入她的脑海。她试图用系统的解释来安抚自己——那只是一个落魄书生在极度窘迫下产生的正常戒备和自尊心作祟

系统任务者无需过度解读目标人物微表情,专注任务本身即可
系统的电子音一如既往的冰冷。
话虽如此,边柔却无法完全将其置之脑后。她不是真正的边家大小姐,她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里的人际关系直接而高效,少有这般复杂难解的暗流。然而,她现在必须扮演好这个角色。
边柔嬷嬷
她状似无意地问起正在为她整理妆奁的李嬷嬷
边柔您说,那些有才学却一时困顿的读书人,最需要些什么?除了银钱
李嬷嬷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慈爱地笑了笑
李嬷嬷我的好小姐,心肠总是这般善。读书人呐,最重体面和清静。银钱固然能解饥寒,但若能提供一个不被人轻贱打扰的安身之所,予他笔墨纸砚、圣贤典籍,让他能安心向学,怕是比直接给银子更让他们感激
边柔若有所思。李嬷嬷的话点醒了她。单纯的施舍或许会伤及那少年过于敏感的自尊,而“投资”才学,提供“资源”,则更符合边家小姐的身份和逻辑,也更能让朴灿烈接受。
次日天放晴,边柔便行动起来。她并未亲自再去城西那破败之地,而是派了身边一个稳妥又识得几个字的小厮平安,带着她的名帖和新的安排去了。
平安回来复命时,神态恭敬中带着几分唏嘘
万能龙套回小姐,都办妥了。朴相公已搬进了青石巷那小院,虽不大,但清静整洁,家具物什一应俱全。小人去时,朴相公正在打扫院中积水,见到小的,很是……很是意外
边柔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光滑的桌面。
万能龙套小人按小姐的吩咐,说了这是我家小姐惜才,暂借与相公安心读书之用,不必言租。另将小姐准备的文房四宝、一套新抄的《十三经注疏》以及些许日常用度都留下了。朴相公起初推拒,尤其不肯收那用度银子,只说住所与书籍已是莫大恩情。
平安顿了顿,声音低了些
万能龙套小人见他脸色苍白,似有不足之症,便强将银子留下了,只说小姐言道‘身体是读书的本钱’。他……沉默了许久,最终收下了,让小人务必转达谢意。
平安的描述绘声绘色,边柔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清瘦的少年站在新搬入的、尚且陌生的院落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周全得超乎想象的帮助,那份警惕、意外、以及不得不接受的复杂心情。
万能龙套朴相公问,可否知道小姐为何如此相助?”
边柔你怎么回的
万能龙套小的按小姐事先交代的回的,说我家小姐一向敬重读书人,听闻朴相公有才学,不忍明珠蒙尘,故而略尽绵薄之力,只盼相公来日高中,亦是一段佳话
边柔轻轻“嗯”了一声,让平安退下了。这个回答,应该符合“边柔”的人设,也足够冠冕堂皇
接下来的日子,边柔并未频繁露面。她只是定期让平安送去一些必需品、时令瓜果、或是市面上新出的时文集注。她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投资人,冷静地、有条不紊地为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添砖加瓦。
偶尔,她会从平安的回报中,零碎地拼凑出朴灿烈的生活轨迹:他几乎足不出户,日夜苦读;他的身体似乎好转了些;他的文章在附近的小圈子里渐渐有了点名气,被称为“青石巷的寒门才子”……
边柔有时会想,他收到那些东西时,会是什么表情?是感激,是无奈,还是依旧带着那份让人捉摸不透的疏离?
一个月后,边柔决定亲自去看看。她寻了个由头,说是去青石巷附近的慈恩寺上香,回程时“顺路”经过。
她让马车在巷口停下,只带着李嬷嬷,步行至那小院门外。院门虚掩着,并未锁死。她犹豫了一下,并未直接进去,而是透过门缝,悄悄向内望去。
小院果然收拾得十分整洁,墙角种了几竿翠竹,更添清幽。朴灿烈正坐在院中一棵老槐树下的小石桌旁,专注地伏案书写。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他穿着她让平安送去的青色细布新袍,比那日雨中显得齐整了许多,侧脸线条清俊,神情是全然投入学术的宁静。
然而,边柔的目光很快被他手边的东西吸引了。
他用的,并不是她送去的那些上好的宣纸和湖笔,而是最普通甚至粗糙的纸张。而她送去的那些精美文具,被整齐地、一丝不苟地放在石桌的另一角,似乎……未曾动用过。
边柔的心微微一沉。
他似乎察觉到了门外的视线,蓦然抬头。目光撞上的瞬间,边柔看到他眼中迅速闪过的一丝惊讶,随即那抹熟悉的、刻意的平静和疏离覆盖上来。

他放下笔,起身走了过来,打开院门。
朴灿烈边小姐
他拱手行礼,姿态无可挑剔,语气客气得近乎淡漠,
边柔压下心头异样,努力让笑容显得自然
边柔朴相公在此住得可还习惯?缺什么少什么,尽管让平安告诉我
朴灿烈劳小姐挂心,一切都好。小姐所赐,已是过分周全,灿烈感激不尽。”
他侧身让开
朴灿烈小姐可要进来小坐?
他的应答流畅而礼貌,却像隔着一层无形的墙。边柔注意到,他站的位置,恰好挡住了她看向石桌的视线。
边柔不了,只是路过,就不打扰相公读书了
边柔笑了笑,目光不经意般扫过院内,忽然定在窗台上晾着的一双旧布鞋上。鞋底磨损得厉害,却刷洗得干干净净,边角处打着整整齐齐的补丁,针脚细密而工整,透着一股贫寒学子特有的、令人心酸的整洁和体面。
这与她送去的崭新衣物和银钱,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对比。
她带来的一个小食盒,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她让李嬷嬷递过去
边柔一点斋里的点心,相公读书辛苦,可以垫垫饥。
朴灿烈的目光在食盒上停留了一瞬,这次没有推拒,接了过来
朴灿烈多谢小姐
离开小院,走向马车时,边柔的心情有些复杂。任务似乎在顺利推进,他接受了帮助,也在努力读书。但那种挥之不去的隔阂感,以及他坚持使用旧物、将新物束之高阁的行为,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心里。
马车驶离青石巷,边柔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
李嬷嬷在一旁轻声感叹
李嬷嬷这位朴相公,瞧着倒真是个清傲的性子,人穷志不短呢。小姐这般帮他,他心里应是感激的,只是读书人脸皮薄,不善表达罢了。
边柔睁开眼,笑了笑,没说话。真的是这样吗?不善表达?
她想起刚才瞥见的那被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破旧布鞋,想起他迅速挡住石桌的动作,想起他那过于完美无缺的礼貌和感激
心中那点不安的阴影,似乎又扩大了些。
她隐隐觉得,朴灿烈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她投下的石子(银钱、物资),听到了回响(感谢、学业进步),却始终看不清井底究竟藏着什么
他接受这一切,似乎并非全然出于感激,更像是一种……冷静的、有计划的承接。
边柔系统,监测目标人物对资助的接受度与好感度。
她忍不住再次询问系统。
系统目标人物接受度:高。物质援助已显著改善其生存与学习环境。
~目标人物好感度:数据波动中,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符合预期。请任务者保持当前策略
系统的反馈依旧乐观。
边柔稍稍安心,或许真是自己多心了?快穿任务,本就不该投入太多无谓的情感揣测。
然而,就在马车即将拐出巷口的那一刻,边柔鬼使神差地掀开车帘,回头望向那座小院
只见原本紧闭的院门,不知何时又开了一条缝。
那眼神,绝非“感激”或“不善表达”。
边柔的心猛地一跳,迅速放下了车帘,指尖微微发凉。
他刚才的谦恭有礼,难道全是做给她看的?他一直在门后看着她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