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逢年不幸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作品  大女主     

第八章 异国风霜

逢年不幸

法国的秋天,带着不同于天津卫的湿冷。

沈念拖着行李箱,站在巴黎街头,看着穿梭的马车和金发碧眼的行人,一种强烈的陌生感和孤独感瞬间将她淹没。

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连空气里的味道都带着疏离。

她攥紧了口袋里的地址,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白。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沈府,离开那个让她欢喜又让她心碎的地方,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她以为逃离会是解脱,可当真正站在这里,才发现心里的空洞,并没有被填满。

安顿下来的日子并不容易。课堂上,先生的法语说得又快又急,她常常跟不上;生活里,买东西时连比划带猜,闹了不少笑话;夜里躺在狭小的公寓里,窗外的风声像极了天津卫的寒风,让她忍不住想起沈聿清书房里温暖的灯光,想起他身上清冽的皂角香。

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法语、绘画、文学……她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新知识,试图用忙碌来冲淡心里的思念和疼痛。

就在她快要被孤独淹没时,一个叫夏晴的华裔女孩闯进了她的生活。

夏晴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父母是早年过来经商的华侨。

她性格像个小太阳,活泼开朗,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一口流利的法语夹杂着几句生硬的中文,总能轻易打破尴尬的氛围。

第一次见面,是在画室。沈念对着画布发呆,夏晴拿着调色盘凑过来,用中文问道:“你也是中国人?我看你画的梅树,很有东方味道呢!”

沈念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太好了!我叫夏晴,夏天的夏,晴天的晴!”她大大咧咧地伸出手,“以后我们做朋友吧,我带你逛巴黎,保证你很快就喜欢上这里!”

夏晴的热情像一束光,照进了沈念灰暗的生活。她带着沈念去塞纳河看日落,去蒙马特高地看画家写生,去露天咖啡馆听流浪歌手唱歌。

在夏晴的帮助下,沈念的法语进步得很快,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念念,你好像总是不开心。”一次看完歌剧回来,夏晴戳了戳沈念的脸颊,“是不是有心事呀?跟我说说嘛,我嘴巴很严的!”

沈念看着夏晴明亮的眼睛,心里的委屈和思念像潮水般涌上来,却只是摇了摇头,轻声道:“没什么,只是有点想家。”

她不敢说,她想念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

而此时的天津卫,早已是烽火连天。

张督军联合了几股势力,对沈聿清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战场从城外蔓延到城郊,枪声、炮声日夜不息,整座城市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

沈聿清几乎把家安在了前线指挥部。他穿着沾满硝烟的军装,眼底布满红血丝,几天几夜不合眼是常事。

地图上的红色箭头不断推进,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一次激战中,一颗流弹擦过他的胳膊,带起一串血花。副官慌忙要给他包扎,他却一把推开,指着地图沉声道:“别管我,让三团从侧翼包抄,务必拿下前面的高地!”

直到战斗暂时平息,他才靠在战壕里,任由军医处理伤口。伤口火辣辣地疼,可他心里的疼,却比这更甚。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已经有些磨损的香囊,那是沈念去年生日时给他绣的,上面歪歪扭扭地绣着“平安”两个字。

他摩挲着香囊上粗糙的针脚,眼前仿佛又看到了沈念低头绣花时,认真又笨拙的样子。她那时还会脸红,会偷偷看他,会小心翼翼地把香囊塞到他手里,小声说“先生带着,保平安”。

可现在,她走了。

去了那个遥远的国度,再也看不到了。

“大帅,家里送来了信。”副官递过来一封厚厚的信。

沈聿清接过,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脏猛地一跳。是沈念的信?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却发现是张妈写的,说府里一切安好,让他安心打仗,还说小姐在法国一切都好,夏晴小姐经常陪着她,先生已经收到了小姐寄回去的画。

没有她亲手写的字,没有一句问候。

沈聿清捏着信纸,指节泛白。

她果然……是真的不想再理他了。

他把信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眼眶微微发红。

“大帅,张督军的部队又开始进攻了!”传令兵跑进来,声音急促。

沈聿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翻涌,猛地站起身,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刀:“传令下去,全体集合,跟我冲!”

他跨上战马,拔出腰间的佩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为了沈家军!冲啊!”

喊杀声震天动地,战马嘶鸣,炮火轰鸣。

他像一头浴血的雄狮,冲锋在最前面,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麻痹心里那深入骨髓的思念和悔恨。

他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

更不知道,他和她之间,是否还有再见的可能。

异国的沈念,偶尔会从夏晴带来的中文报纸上,看到关于国内战事的报道,看到“沈聿清”三个字出现在战况描述里,心就会像被揪紧一样疼。

她会默默走到窗前,看着巴黎的星空,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沈聿清,你一定要平安。

哪怕,你心里没有我。

哪怕,我们再也不见。

两个半球,一个在战火中挣扎,一个在异乡努力生长。命运的丝线,看似已经断裂,却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依旧紧紧缠绕。

上一章 第七章 远走的决心 逢年不幸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九章 锋芒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