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七十二章:旧识新交,立场难明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福康安对长春宫那次看似寻常、实则意味深长的拜访,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其引发的涟漪迅速扩散至紫禁城的各个角落,搅动着本就暗流汹涌的局势。这位年少显赫、圣眷正浓的公爷,其背后所代表的军方少壮派与勋贵集团的态度,无疑是一股足以影响权力天平的重要砝码。他的主动示好,使得昭华公主所处的棋局,变得更加复杂莫测。

长春宫内,烛光映照下,昭华的神色却比往日更加沉静,甚至带着一丝审慎的思索。福康安离去后,她并未立刻休息,而是召来了柳絮与文竹,主仆三人对坐于书房内,分析着这位“新交”的来访。

“公主,福公爷今日来访,言辞恳切,赞誉有加,看似是真心敬佩公主之能。”柳絮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乐观,“若能得他与其背后势力支持,对公主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助力。”

文竹却显得更为谨慎,她细声补充道:“柳絮姐姐所言有理。但福公爷身份特殊,既是皇上心腹,又是勋贵翘楚,其立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今日最后提及拉旺多尔济亲王,言语间似有提醒戒备之意,奴婢觉得……或许并非全然是闲谈。”

昭华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青玉镇纸,发出清脆的微响。她缓缓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福康安此人,非池中之物。他的赞誉,或许有几分真心,但更多的,恐怕是一种投资,或者说……观望。”

她目光深邃,分析道:“他代表的是军中少壮和传统勋贵的利益。这些势力,与依靠科举上位的文官集团,与盘踞地方的宗室,乃至与蒙古藩部,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时有冲突。我如今圣眷正隆,又展现出处理实务的能力,对他们而言,我或许是一个可以影响圣意、在某些事务上为他们发声的潜在盟友。但前提是,我的存在和壮大,必须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至少不能损害其利益。”

“那……拉旺多尔济亲王那边?”柳絮问道。

“这正是关键所在。”昭华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弧度,“福康安特意点出拉旺多尔济,既是提醒,也是试探。他在看我对蒙古亲王的态度,看我是否‘内外勾结’,是否会损害大清的‘根本利益’。同时,他或许也在借此向皇上表明,他们这些‘自己人’对可能出现的‘外戚’(指与蒙古关系过密的公主)的担忧。”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拉旺多尔济……他于我,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他的支持,让我在应对后宫前朝明枪暗箭时,多了一重外部保障和底气。但这份‘保障’,也极易成为他人攻击我的利器,说我‘借重外藩’,‘图谋不轨’。我与他的关系,必须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既不能过于疏远,失去助力,也不能过于亲密,授人以柄。”

昭华看得透彻。福康安代表的是“内”,是帝国核心的军事与勋贵力量;拉旺多尔济代表的是“外”,是需要安抚又需警惕的藩部势力。她身处两者之间,如同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那公主,我们该如何应对?”文竹忧心忡忡地问。

“以不变应万变。”昭华斩钉截铁道,“对福康安,保持礼节性的友善,对他的‘讨教’可适度回应,展现我们的价值,但绝不轻易承诺或站队。他要的是能影响皇上的‘内部盟友’,而非一个需要他全力支持的‘主公’。我们只需让他看到我们的能力和潜力,以及……我们对大清江山的忠诚,便足够了。”

“对拉旺多尔济,则需更加谨慎。一切往来,务必在皇阿玛知晓和允许的框架内进行。他送来的礼物,按规制回礼,不轻不重。他传递的信息,分析其意图,但绝不主动联系。我们要让他明白,合作可以,但主导权,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且以不损害大清利益为底线。”

安排完对外策略,昭华又想到了内部。“旧识”之中,亦需警惕。她吩咐柳絮:“几位皇兄那边,近日有何动静?尤其是四哥和六哥府上,要加派人手留意。福康安来访之事,他们定然已知晓,恐不会坐视不理。”

柳絮回道:“奴婢正要禀报。四阿哥府上的清客,近日与几位御史走动频繁。六阿哥则似乎……与内务府几位被公主处置过的旧人,有所接触。”

昭华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按捺不住了。让他们闹去,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谨守门户,不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正如昭华所料,福康安的拜访,在皇子们中间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四阿哥永珹在府中气得摔了茶杯:“福康安这小子!竟然也去巴结那个丫头!他眼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皇子?!”

幕僚连忙劝道:“贝勒爷息怒!福康安年轻气盛,或许只是一时好奇。再者,他代表军方,与公主结交,未必是坏事,或许……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拉拢福康安?”

“拉拢?”永珹冷笑,“你看福康安那眼高于顶的样子,他会甘心被我们拉拢?他去找昭华,分明是看中了那丫头现在的势头!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呢!”他越想越气,觉得昭华的存在,严重挤压了他的空间和威望。

六阿哥永瑢则显得更为阴沉。他并未像永珹那样暴跳如雷,而是暗中加紧了与内务府某些失意官员的联络,似乎在酝酿着什么。昭华权限越大,触及的利益就越多,反对她的人自然也会聚集起来。

而原本与昭华关系尚可、或因魏璎珞而对其抱有善意的妃嫔、宗室,在福康安拜访后,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更加热络,希望能通过昭华搭上福康安乃至其背后势力的线;有的则开始观望,生怕站错队;还有的则心生嫉妒,觉得昭华运气太好,什么好事都让她占全了。

就连乾隆,在得知福康安拜访昭华后,也并未多言,只是在内侍禀报时,淡淡地“嗯”了一声,眼神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他对福康安的举动是乐见其成?还是心存疑虑?无人得知。帝心似海,深不可测。

在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昭华如同一叶扁舟,行驶在惊涛骇浪之中。她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冷静的头脑和日益成熟的团队,努力把握着方向。她深知,无论是福康安代表的“新交”,还是拉旺多尔济代表的“旧识”,亦或是虎视眈眈的皇子们,他们的立场都并非一成不变,皆因利益而聚,亦会因利益而散。

她所能依靠的,唯有自己不断增长的实力、乾隆的信任,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清醒与定力。

旧识新交,立场难明。这盘棋局,越来越像一场迷雾中的博弈,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但昭华公主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她已然明白,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唯有自身强大,方能无惧风雨,方能……成为那个最终掌控棋局的人。

上一章 第七十一章:皇子猜忌,福康安访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拉旺诉衷,草原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