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浙大医院外科ICU走廊,消毒水气味与监护仪警报声交织成特殊的晨曲。顾明琛手持电子病历平板,向实习生们讲解着ICU的ABCDEF集束化治疗原则,而陆瑾瑜则正在演示PiCCO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杨文斌悄悄对陈洋嘀咕:这里简直就是生命的焚化炉。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顾明琛的耳膜。他带着实习生们来到23床前——肝癌晚期患者王建军,此刻正靠着ECMO(体外膜肺氧合)维持生命。皇甫宸曦翻开病历:患者Child-Pugh C级,MELD评分28分,但家属坚持每天进行床旁胎心监护,因为...
话音未落,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室颤报警。陆瑾瑜迅速启动ACLS流程:除颤仪200J准备!胺碘酮150mg静推!叶萌萌却突然冲了出去,她父亲心梗抢救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与此同时,赵静萱带着叶晓菁在NICU发现早产儿氧饱和度波动。SPO2 88%,立即调整PEEP参数!她敏锐地指出,这可能是动脉导管未闭导致的。
当连环车祸伤者涌入时,陆瑾瑜正看着实习生们主动签下的值班承诺书。手术室仅剩的杂交手术间里,顾明琛为小货车司机建立双重静脉通路:锁骨下静脉置管保证输液,桡动脉置管实时监测MAP。
血库告急的警报声中,皇甫宸曦启动自体血回输系统。她向刘芷涵解释:你老师的失血量已达2000ml,但新鲜冰冻血浆必须优先给DIC患者。
深夜的医生休息室里,四名主治医师看着实习生们记录的抢救日志。陆瑾瑜指着叶萌萌的笔记:她终于写出了肾上腺素1mg静推的剂量——这是成长的印记。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们沾满血迹的白大褂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些光影里,有ECMO管路的反光,有监护屏的蓝光,更有医者初心的微光。
凌晨三点的手术间歇,陆瑾瑜推开那扇贴着"急救电话120"的金属门。休息室弥漫着咖啡因与消毒水混合的气息,墙上的电子钟显示着连续工作14小时23分。
皇甫宸曦蜷在皮质沙发上,白大褂衣摆还沾着羊水栓塞抢救时的血渍。她面前的平板正播放着胎儿心电监护的波形图——这是她为早产儿母亲录制的"生命礼物"。
顾明琛的眼镜架在泡面碗上,他正在修改创伤中心SOP文档。屏幕蓝光映出他眼下的乌青,键盘旁散落着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的化验单。
赵静萱的保温杯里泡着枸杞,她突然举起手机:"看!小朋友第一次自主呼吸的录像!"四个脑袋凑在一起,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仿佛穿过屏幕传来。
窗外,晨光开始蚕食夜色。实习生们偷偷放置的能量补给站——巧克力、能量棒和手写卡片——在柜台上闪闪发亮。陆瑾瑜拿起一张,上面稚嫩的笔迹写着:"您救活的叔叔,今天会叫妈妈了。"
电子钟跳到05:00,皇甫宸曦的闹钟响起。她抓起听诊器走向门口,回头时看见三个疲惫却明亮的笑容。休息室的门轻轻合上,将满室的温暖与疲惫都锁在了医者的世界里。
皇甫宸曦的指尖在平板屏幕上划过,胎心率曲线的波动映在她眼底。陆瑾瑜凑近时,她突然按住屏幕:看这个加速——你上周教的变异减速识别法,今天在产房用上了。
顾明琛的眼镜滑到鼻尖,他正用红笔在创伤流程图上标注:这里要加个REBOA的决策分支...话音未落,赵静萱突然把听诊器按在他胸口:先听听你自己的窦性心律,比看什么流程图都强。
实习生们留下的能量补给站成了焦点。皇甫宸曦撕开巧克力包装时,陆瑾瑜突然轻笑:你手指沾了胎脂——这是今天第几个新生儿了?她怔了怔,发现自己的无菌手套不知何时被羊水浸透了边角。
窗外泛起鱼肚白,四人挤在狭小的微波炉前热咖啡。赵静萱突然举起手机:直播查房!镜头里,昨日抢救的货车司机正冲镜头比OK手势。顾明琛的咖啡洒在凝血报告上,他反而松了口气:至少比血红蛋白下降好看。
电子钟跳到06:30,皇甫宸曦的白大褂口袋里突然响起胎心监护的录音。陆瑾瑜伸手要关,她却按住开关:这是23床的,他女儿今天会喊爸爸了。
休息室的门轻轻合上,将满室的咖啡香、消毒水味和未说完的专业讨论都锁在了这个狭小的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