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溜回自己烧得暖烘烘的屋里,摘下帽子围巾,脸上还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隔壁院子里的“人鹅大战”余波未平,那大白鹅视死如归般扎进酸菜缸的画面,以及王老六夫妻俩那副抓狂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在她脑子里反复播放,简直是这个寒冷清晨最提神醒脑的喜剧片。
“不行不行,这么精彩的‘剧目’,光看着不过瘾,得有点配菜才行。”她搓了搓被风吹得有点凉的脸颊,心念再次一动。
瞬间,炕桌上出现了滋滋冒油的现烤五花肉,肥瘦相间,边缘烤得焦黄微卷,散发着诱人的肉香;旁边是一碟翠绿的生菜叶,水灵灵的,看着就新鲜。
还有一小碗红亮亮的特制香辣酱,芝麻和花生碎浮在表面,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当然,少不了那杯想象中就让人流口水的芝士多肉葡萄,紫色的葡萄汁打底,里面是饱满的果肉和Q弹的“多肉”,顶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奶香浓郁的芝士奶盖。
盘腿坐在炕上,用生菜叶包上一块沾满香辣酱的五花肉,一口塞进嘴里。
生菜的清爽瞬间中和了烤肉的油腻,香辣酱的复合口味在舌尖炸开,五花肉外焦里嫩,肉汁充盈。
再吸一大口冰爽的芝士多肉葡萄,葡萄的酸甜、芝士的醇厚、蒟蒻的Q弹完美融合,冷热交替,口感层次丰富到爆炸!
“唔……这才是人生啊!”林小满满足地眯起了眼睛,感觉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
一边享受着超越时代的美食,一边竖着耳朵听着隔壁的动静这。
种“众人皆忙我独闲,吃着瓜来赛神仙”的感觉,简直是她在这个物质匮乏年代里最大的快乐源泉。
这悬念,可比后世的连续剧勾人多了。
美美地吃完这顿丰盛的“吃瓜庆祝餐”,林小满感觉浑身都充满了暖意和能量。
她利索地把“餐具”收回超市,收拾干净炕桌。
窗外的风雪似乎小了一些,但天地间依旧是一片耀眼的银白。
她决定不能辜负这大雪天,还是要出去体验一下。
这次,她不光是为了玩雪,更是带着一种“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的心态,好听点叫八卦,难听点叫八婆。
毕竟,按照她这几天的观察,这东北农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八卦了。
重新全副武装,把自己裹成球,林小满再次推门而出。
这次,她没直接去扒隔壁的墙头,而是打算在村子里溜达一圈。
积雪很厚,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悦耳声响。
村子里静悄悄的,大多数人家都紧闭着门窗,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显然都在家里猫冬。
偶尔有狗叫声传来,也被厚厚的积雪吸收了大半,显得闷闷的。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呼吸着冰冷清新的空气,感觉肺都被洗涤了一遍。
正当她走过另一户人家院外时,一阵尖锐的哭骂声夹杂着劝解声穿透了风雪,飘进了她的耳朵。
“哎呀妈呀!我不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赵老蔫儿你个没良心的!俺跟你拼了!” 一个妇女的声音,带着哭腔,极具穿透力。
林小满的“吃瓜雷达”再次“嘀嘀”作响!有情况!而且听起来,比隔壁的“人鹅大战”情节更激烈,更涉及人类的情感纠纷!
她立刻放缓了脚步,假装在看路边的雪景,实则耳朵竖得像天线,眼睛余光悄悄瞟向声音传来的院子。
那院子门没关严,留着一道缝,正好方便了她。
只见院子里,一个穿着红花棉袄、围着绿色头巾的妇女,正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嚎,雪花落在她身上也顾不上掸。
旁边一个看着憨厚巴交、缩着脖子的男人,应该就是赵老蔫儿,正手足无措地想去拉她,又被她一把甩开。
“孩儿他娘,你这是干啥呀?快起来,地上凉!俺……俺不就是藏了半斤肉票,想……想等开春换了肉给你和娃包顿饺子嘛……”赵老蔫儿的声音带着委屈和焦急。
“放屁!”那妇女猛地抬起头,眼泪鼻涕糊了一脸,“你骗鬼呢!俺都看见了!你是不是想偷偷拿去接济村东头那个小寡妇?啊?你说!上次俺就看见你帮她挑水了!你个杀千刀的!俺给你生儿育女,操持这个家,你就这么对俺?!”
林小满听得眼睛发亮!哦豁!家庭伦理剧!疑似丈夫藏私房钱(肉票)接济寡妇,被妻子当场抓获!这剧情,放在哪个年代都是爆款啊!
“哎呀!天地良心啊!”赵老蔫儿急得直跺脚,“俺帮她挑水是因为她家娃小,男人没了,不容易!那半斤肉票真是想给你惊喜的!你咋能这么想俺呢!”
“惊喜?俺看是惊吓!你不说清楚,俺今天就不起来了!让全村人都看看你赵老蔫儿是个啥样的人!”妇女不依不饶,哭声更响了。
这时,隔壁邻居大概被惊动了,一个端着簸箕的大婶探出头来:“哎呦,老蔫儿家的,这是咋的了?快起来快起来,大雪天的,别冻坏了!老蔫儿,你也是,咋又惹你媳妇儿生气了?”
有了外人劝解,那妇女哭得更起劲了,开始细数赵老蔫儿以往的种种“罪状”,从结婚时彩礼少给了两只鸡,到去年秋收少交了十斤公粮被她发现(估计是他想偷偷留着),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了出来。
赵老蔫儿在一旁脸涨得通红,有口难辩。
林小满躲在院墙外,听得津津有味。
这信息量可真大!不仅有了眼前的矛盾,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她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自动补充情节:那村东头的小寡妇究竟是何方神圣?赵老蔫儿是真的热心助人还是确有隐情?这半斤肉票最终会花落谁家?
风雪中,这场家庭纠纷吸引了附近几户人家的注意,有人开门张望,有人低声议论,但真正上前拉架的似乎不多,大多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看热闹心态。
林小满顿时有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原来大家都是潜在的“吃瓜群众”啊!
最终,在几位大婶的连拉带劝下,赵老蔫儿媳妇半推半就地被扶了起来,骂骂咧咧地回了屋,赵老蔫儿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院门“嘭”地一声关上了,隔绝了外面的视线和风雪。
好戏暂时落幕,但林小满知道,这故事的后续肯定还会在村里悄悄流传,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心满意足地继续往前走,感觉这趟出门真是值回票价(虽然也没买票)。
接着,她又目睹了几桩小事:比如几个半大孩子想在雪地里掏鸟窝,结果鸟没掏着,其中一个胖小子因为太胖,卡在了树杈上,哇哇大叫,最后还是他爹闻讯赶来,哭笑不得地把他“拔”了下来;又比如,村里有名的懒汉二狗子,被他老娘举着扫帚疙瘩满院子追打,原因是下大雪了他也不肯起来扫雪,差点把门口堵住……
每一幕都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让林小满这个“外来者”看得目不暇接,乐不可支。
她发现,在这个缺衣少食、条件艰苦的年代,人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单调压抑。
烦恼和快乐都来得那么直接,矛盾也往往围绕着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和朴素的情感展开,有一种简单而真实的力量。
溜达了一大圈,身上也沾了不少雪花,林小满觉得有些冷了,便打算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