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七零年代:知青的沙雕吃瓜日常
本书标签: 穿越  七零  女性     

报仇

七零年代:知青的沙雕吃瓜日常

日子似乎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雪化了又下,下了又化,冬意正浓。

赵老蔫儿家的闹剧和柳玉茹的悄然消失,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渐渐淡去的谈资,只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被重新提起,唏嘘一番。

林小满的生活也回到了日常的轨道,拾柴、做饭、偶尔去公社换点东西,继续着她的“吃瓜”观察。

这天晌午,阳光难得有些暖意,林小满抱着一盆积攒了几日的脏衣服,来到村边的小河下游清洗。

河面结着薄冰,只有靠近岸边被人砸开的地方,露出汩汩流动的冰冷河水。

她找了个僻静的位置,蹲在光滑的石板上,开始费力地搓洗。

河水刺骨,没一会儿手指就冻得通红。

她正琢磨着要不要从超市里弄副橡胶手套出来偷偷用用,忽然,听到不远处一片枯黄的芦苇丛后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可以用洗衣机洗,怕被怀疑,所以偶尔到河边洗)

那声音……像是压抑的喘息,夹杂着细微的、黏腻的水声,还有芦苇杆被压折的轻微“咔嚓”声。

若是真正的原主,那个不谙世事的知青姑娘,或许会以为是谁家的小动物被困住了,或者单纯好奇地过去看看。

但林小满内里是个见识过网络信息爆炸的现代灵魂,这声音……她瞬间就明白了七八分。

好家伙!这冰天雪地的,野外实战?真是……不怕冻坏了吗?

她本能地想避开,免得长针眼。

可就在她准备端着盆换个地方时,一段属于原主的、模糊而痛苦的记忆碎片,猛地撞入了她的脑海——冰冷的河水,窒息的感觉,还有一双惊慌又狠厉的眼睛……是了,原主就是在这里,在河边,因为撞破了不该看的事情,被……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比这河水更冷。

她屏住呼吸,悄悄地、极其缓慢地挪动脚步,借着岸边枯草丛的掩护,向那片芦苇丛靠近。

透过枯黄交错的芦苇杆缝隙,她清晰地看到了里面的情形——一个穿着红花棉袄的女人,正被一个穿着旧棉袄、流里流气的男人紧紧搂着,两人衣衫不整,忘情地纠缠在一起。

那女人仰着脸,面色潮红,正是村里有名的俏媳妇王小翠!而她身上的男人,赫然是村里游手好闲、名声狼藉的二狗子!

林小满瞳孔骤缩!就是他们!原主记忆里那双惊慌的眼睛,属于王小翠!那双狠厉的眼睛,属于二狗子!是他們把原主推下河的!

强烈的愤怒取代了刚才那一丝看热闹的心思。

她小心翼翼地退后,确保没有惊动里面那对野鸳鸯,心脏却“砰砰”狂跳,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找到了仇人的激动!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她的“侦查”。

她发现,王小翠的男人是村里有名的老实汉子,身体不算壮实,在公社干活也只是个普通劳力,据说那方面确实不太行。

而王小翠模样俊俏,性子也有些轻浮,嫁过来后没少招闲话。

二狗子则是个光棍,仗着有把子力气和混不吝的性子,在村里偷鸡摸狗,没少干缺德事。

这两人勾搭上,简直是干柴遇烈火,各取所需。林小满摸清了他们幽会的规律,基本都挑晌午头,人们在家吃饭休息,河边少有人迹的时候。

地点就是那片茂密的、靠近河湾的芦苇丛,足够隐蔽。

一个计划在林小满心中慢慢成型。她要为那个无辜死去的原主讨个公道!

这天,又到了晌午。

林小满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先是跑到村里小孩们经常玩耍的打谷场,找到几个正弹玻璃珠的半大小子,故作神秘地说:“哎,你们刚才看见了吗?河湾那边芦苇丛里,好像有两只特别大的野鸭子扑腾呢!扑棱棱的,动静可大了!说不定在抱窝!”

半大小子们一听“野鸭子”,眼睛都亮了。

野鸭子意味着肉和蛋啊!立刻就有两个小子撒丫子往河边跑。

接着,林小满又“偶遇”了正端着饭碗在门口跟人闲聊的林大娘。

她凑过去,压低声音,一副发现了大新闻的样子:“大娘,我刚从河边洗衣服回来,听见河湾那边芦苇丛里有怪声,好像……好像有人在打架?还是干啥?哭哭啼啼的,听着不对劲啊!”

林大娘那可是村里消息传播的中枢神经,一听这话,饭碗都顾不上端稳了,眼睛瞪得溜圆:“打架?哭啼?在芦苇丛里?这……这光天化日的……”她瞬间脑补了无数种可能,其中自然包括了最桃色的一种。

“走!去看看!别是出啥事了!”她立刻招呼旁边几个闲着的妇人,一群人浩浩荡荡又带着几分急不可耐地往河边赶。

林小满跟在人群后面,心里冷笑。

她特意选了这个时间,就是为了确保能“人赃并获”。

果然,当那群半大小子率先冲到河湾,兴奋地拨开芦苇丛,准备抓“野鸭子”时,映入眼帘的场景让他们都傻了眼——根本不是野鸭子,是两个白花花的人影纠缠在一起!

“啊——!”王小翠刺耳的尖叫声几乎划破天际。

紧接着,林大娘带领的“妇女侦察队”也赶到了。

看到芦苇丛里慌慌张张提裤子的二狗子和衣衫不整、头发凌乱、面无人色的王小翠,所有人都明白了!

“天爷呀!是王小翠和二狗子!”

“不要脸!伤风败俗啊!”

“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野地里……呸!”

“快!快去叫王老大!去叫队长!”

惊呼声、斥骂声瞬间响成一片。二狗子还想逞凶,骂骂咧咧地想推开人群跑掉,但被闻讯赶来的几个壮劳力死死按住。

王小翠则瘫软在芦苇丛里,捂着脸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次不是爽的,是吓的和羞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村。

王小翠的公公和男人铁青着脸赶来,她男人看着眼前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王老汉更是觉得祖辈的脸都丢尽了,抄起一根棍子就要往王小翠身上招呼,被众人拦下。

在这个年代,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农村,通奸是极其严重的罪行。

这不仅关乎个人道德,更关乎家族声誉、村风民俗。

接下来的处理,没有任何悬念。

村里召开了大会。王小翠和二狗子被押到打谷场上,脖子上挂着破鞋,低着头,接受全村人的唾骂和批判。

王小翠的婆家当即表示不要这个媳妇了,让她娘家来人领走。

她娘家觉得丢人,根本不肯来。最后,王小翠和二狗子一起,被愤怒的村民绑着手,敲锣打鼓地押着在村里游街。

冰冷的寒风刮在赤裸的皮肤上,周围是鄙夷、唾弃、甚至扔过来的烂菜叶和土块,王小翠眼神空洞,仿佛已经死了。

二狗子还想挣扎叫骂,被几个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汉子一顿拳脚,打得鼻青脸肿,再也嚣张不起来。

游街结束后,王小翠和二狗子都被公社来的民兵带走了,据说会被送去更偏远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前途尽毁,生死难料。

而他们的家人,也在村里彻底抬不起头,尤其是王小翠的丈夫。

看着这场由自己亲手导演、最终惨烈收场的闹剧,林小满站在人群外围,心中没有一丝快意,只有一种沉甸甸的释然。

当晚,夜深人静时,她独自一人来到原主落水的那段河岸边。月光清冷地洒在冰封的河面上,泛着幽寂的光。

她对着冰冷的河水,轻声地、郑重地说:“你看到了吗?那两个害死你的人,已经得到报应了。他们身败名裂,比死也好不了多少。你安息吧,这辈子欠你的公道,我帮你讨回来了。好好去投胎,下辈子,找个太平人家,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

一阵微风吹过,河岸边的枯草轻轻摇曳,仿佛是在回应。

那股一直萦绕在林小满心头的、属于原主的怨怼和不甘,似乎随着这阵风,缓缓地消散了。

林小满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转身,踏着月色,坚定地走向自己亮着温暖灯火的小屋。

这里的恩怨已了,她的生活,还要继续。

上一章 吃瓜后续 七零年代:知青的沙雕吃瓜日常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又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