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融,阳光洒在紫禁城的金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前朝后宫却因一道八百里加急的捷报,掀起了新的波澜——荆州之役大获全胜!
乾清宫内,乾隆看着手中兵部呈上的捷报,龙心大悦。此次荆州平乱,主帅乃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顶梁柱,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副将则是忠勇公之后,颇负盛名的努达海将军。
乾隆抚掌大笑,声音在殿内回荡,
乾隆好!好一个王子腾!好一个努达海!此役扬我大清国威,震慑宵小,王子腾当居首功!
捷报中详细叙述了战役经过。王子腾用兵老辣,调度有方,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叛军空间。而在一次关键的追击战中,努达海率领轻骑突进,勇不可当,不仅重创叛军主力,更在乱军之中,救下了被叛军裹挟的前端亲王遗孤——新月格格。
据说,那年方十七的新月格格,在颠沛流离、惊惧交加之际,被努达海如同天神般从马背上救下,安置于其营中。努达海虽已至中年,但久经沙场的气概与沉稳体贴的照顾,竟让这位情窦初开的宗室格格生出了难以言喻的依赖与倾慕之心。军中已有风言风语,说新月格格对努达海将军,似乎颇有些不同寻常的情愫。
乾隆对此等儿女情长并未过多在意,他更看重的是此番胜利带来的政治影响与权力平衡。他当即下旨,厚赏有功将士。王子腾居功至伟,加封太子太保,晋九省都检点,权柄赫赫,一时风头无两。努达海救驾宗室格格有功,亦加官进爵,赏赐丰厚。
至于新月格格,既已无依无靠,乾隆便下旨接入宫中,交由太后抚养,以示皇恩浩荡。
圣旨颁下,群臣贺喜。然而,当喧嚣退去,乾隆独坐御书房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案,深邃的眼眸中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霾。
九省都检点这个职位权柄太重了。王子腾本就出身金陵王家,盘根错节,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陡升。
王家贾家史家薛家这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一荣俱荣。如今王子腾位极人臣,王家的权势可谓如日中天。
帝王心术,最忌臣子功高震主,尤其忌惮兵权旁落于世家大族之手。乾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宫中的贾元春。她是王子腾的外甥女。
当初贾元春封贤嫔,虽有贾府暗中运作,也因其自身品貌出众,但更深层的原因,何尝不是乾隆对老牌勋贵的一种安抚与牵制?后来因小燕子之事牵连,贾元春被太后敲打,自己也冷落了她一段时日。如今看来……倒是有些必要重新考量了。
贾元春在宫中,既是王家与皇室联系的纽带,又何尝不能成为自己掌控、平衡王家势力的一枚棋子?若能施恩于贾元春,让她乃至她背后的贾家、王家感受到皇恩眷顾,既能示好,亦可潜移默化地进行牵制。
思及此,乾隆心中已有了决断。
延禧宫内,令嫔魏氏自然也听闻了前朝的消息。
她捏着手中的茶盏,指节微微泛白。王子腾得势,贾元春水涨船高,这对她而言,绝非好事。贾元春与她虽是同盟,但利益交织,亦存在竞争。
如今贾元春若有强势母家作为依靠,在这后宫之中,话语权必然大增。
魏氏(心中暗忖) 王子腾封九省都检点,好大的权势!皇上心中,只怕已生了忌惮。此刻重新抬举贾元春,既是恩宠也是制衡。本宫,需得更加小心了。
她立刻吩咐宫女:
魏氏去,将本宫那对赤金缠丝玛瑙镯子找出来,再备些上等的血燕,本宫要去贤嫔妹妹宫中道贺。
钟粹宫内,贾元春的心情更是如同坐过山车一般。
前些时日还因太后敲打、家族窘迫而忧心忡忡,转眼间竟天降大喜。舅舅王子腾立下赫赫战功,加官进爵,权势熏天。她作为王子腾的亲外甥女,在宫中的地位瞬间变得不同。
果然,圣旨颁下后不久,乾隆身边的御前太监李玉便送来了丰厚的赏赐,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珍玩古画,琳琅满目,甚至超过了她在妃位时的份例。太监满脸堆笑,语气恭敬无比:
李玉皇上口谕,贤嫔娘娘温婉贤淑,深慰朕心。今日荆州大捷,娘娘亦当同喜。这些玩意儿给娘娘把玩,望娘娘笑纳。
贾元春强压住心中的激动与狂喜,端庄地谢了恩。她知道,皇帝的恩宠回来了!而且,比之前更盛!这一切,都源于舅舅的军功!
她正看着满室赏赐出神,宫人又来报:“娘娘,令嫔娘娘来了。”
贾元春整理了一下情绪,恢复平日的温婉模样,迎了出去。
令嫔一进来,便亲热地拉住贾元春的手,笑容满面:
魏氏恭喜妹妹!贺喜妹妹!王大人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真乃国之栋梁!妹妹有如此母家,日后在这宫中,更是前程似锦了!
贾元春(谦逊地微笑) 姐姐过誉了。伯父能为国效力,是皇恩浩荡,元春不敢因此有丝毫懈怠。
魏氏(目光扫过室内赏赐,笑意更深) 妹妹过谦了。皇上如此厚赏,可见对妹妹爱重之心。看来不久之后,妹妹这‘贤’字前面,怕是要换个更尊贵的封号了。
两人言笑晏晏,看似亲热,心中却各有盘算。贾元春深知令嫔前来示好,是因自身价值提升,她需借此机会巩固地位,但也需警惕不被令嫔完全利用。而令嫔则想着如何更好地将贾元春以及她背后的王家与自己绑定,共同对抗皇后阵营。
当晚,乾隆果然驾临钟粹宫。
贾元春盛装迎接,比往日更加精心打扮,眉宇间带着恰到好处的喜悦与恭顺。乾隆见她如此,心中满意,温言抚慰,提及王子腾之功,言语间满是赞赏,并暗示会更加眷顾贾府。
乾隆(握着贾元春的手,语气温和) 爱嫔近日清减了些。可是宫中事务烦心?或有下人伺候不周?尽管告诉朕。
贾元春(眼波流转,依偎在乾隆身侧) 谢皇上关怀。臣妾一切都好。只是前些日子惦念家中祖母年迈,如今得知伯父安好,又蒙皇上如此厚爱,心中欢喜,便觉什么都好了。
她绝口不提之前的冷落与太后的敲打,只展现懂事与感恩,更让乾隆觉得她识大体,心中怜爱之意更甚。这一夜,钟粹宫灯火通明,温情脉脉,贾元春圣眷复浓,甚至更胜往昔。
贾元春的复宠,如同在沉寂的后宫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钟粹宫门前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前来请安巴结的妃嫔、宫人络绎不绝。贾元春端坐主位,享受着久违的尊荣,面上依旧是那副温婉娴静的模样,眼底深处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底气与盘算。
——
这日,令嫔再次来访,屏退左右后,脸上的笑容带上了几分真切的热切。
魏氏(执起贾元春的手,语气亲昵) 妹妹如今圣眷正浓,真是可喜可贺。姐姐我看着,也为你高兴。
贾元春(谦和一笑,反手握回去) 姐姐说哪里话,若非姐姐时常提点,元春焉有今日?只是……这圣眷如同镜花水月,还需谨慎维系才是。
令嫔见她并未因得势而倨傲,心中稍定,顺势将话题引向关键处:
魏氏妹妹说得是。不过,如今妹妹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有些事,或可徐徐图之了。譬如……漱芳斋那位。
贾元春眸光微闪,她自然明白令嫔所指。小燕子虽是个麻烦,但确是牵动五阿哥和皇上心绪的关键人物,也是目前对抗皇后阵营一个可用的棋子。
贾元春(故作沉吟) 姐姐的意思是……为她求情?可她之前闯的祸实在不小,太后娘娘余怒未消,只怕……
魏氏(压低声音) 并非直接求情。皇上对那丫头,终究存了几分父女之情,如今气消了些,又逢妹妹大喜,正是进言的好时机。我们只需让皇上想起小燕子的‘天真烂漫’,想起她当初带来的‘欢乐’,再点出她已知错,禁足日久,惩罚已足。毕竟,一直关着,于皇家颜面也无益。
贾元春会意,这是要软刀子杀人,用温情和“大局”来软化皇帝的心防。她细细思量,此事若成,既能在五阿哥和令嫔面前卖个好,巩固同盟,也能向皇上展示自己的“仁慈”与“顾全大局”,更能借此试探皇上对还珠一党态度的松动,可谓一石三鸟。
贾元春(缓缓点头) 姐姐思虑周全。只是,这话需说得巧妙,不能惹皇上和太后疑心。
魏氏妹妹聪慧,自然知道如何把握分寸。姐姐这里,也会让五阿哥那边,适时递些消息进去,让小燕子‘安安分分’地表达悔过之意。
两人密议良久,定下了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