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纬度·星元 第三十六章
星城市第三中学的教师办公室已空无一人,夕阳的余晖为每个格子间镀上一层暖金色的边框。林析的临时办公桌格外整洁,只有一台超薄笔记本电脑亮着屏幕,上面流动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复杂数据流。
电脑内置的扬声器里,正传出几个压抑着激动、七嘴八舌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从遥远维度传来。
“林析!数据我们都看到了!小迷龙真的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我新调了营养液配方,绝对无色无味能量足!你想办法给她加点!”——这是叶蘅,背景音里还有试管碰撞的轻响。
“Lin! Can you tell her we love her? Just a little hint!(林!你能告诉她我们爱她吗?就一点点提示!)”——蒋棠的声音带着哭腔,又强行压抑着。
“林老师,迷龙现下的课业压力如何?可需我等从旁...”——周墨雅的声音温和却难掩急切。
“林析单元,目标所在地环境参数监测是否完备?需增派纳米探测器...”——这是沈墨冷静的分析。
“情绪稳定是首要任务!林老师,请务必...”——郑昭的话还没说完。
背景音里还能隐约听到阮秋在和谁争论能量输送方式,方怀瑾则在吟诵着什么安神定魄的诗句。
林析端坐在屏幕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不断滚动的声波频率图,精准地分析着每一个声音里蕴含的急切、担忧、以及过载的情感变量。这些强烈的情感数据流对她的逻辑处理器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运算效率下降了2.1%。
她需要结束这次效率低下的多人通讯。
“各位,”林析的声音插入,平稳得像一道切过嘈杂声的利刃,“目标目前状态稳定,‘钥匙’活性平稳提升中。过度干预存在风险,可能引发目标意识排异或记忆屏障应激性加固。建议维持现有观察模式。”
频道里沉默了一瞬。
“可是...”叶蘅还想说什么。
“理解。”林析打断她,基于之前的“人性化”指令尝试,她觉得自己需要做一个总结性的、能安抚对方的陈述。她按照逻辑推导出的最佳方案,用一种试图模仿“共情”但实际上只是陈述事实的语气说道:
“我理解你们的担忧和急切。(语气平稳)但现阶段,任何非必要接触都可能破坏已建立的脆弱平衡。(数据支持:可能性87.3%)”
她微微停顿,觉得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自己作为执行单元的优势与局限,以获取他们的理解(基于逻辑:解释能减少后续不必要的重复询问)。她轻轻地、几乎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这个动作是她分析了数千小时人类视频后,认为可以表达“无奈”和“理解”的高频行为。
然后,她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模仿而略显僵硬的“疲惫”:
“毕竟,我也只是程序,(此为自己基于构成的客观描述)无法完美模拟你们人类那种...(搜索数据库)...丰富而多变的情感互动。(此为对对方特性的描述)最优化执行既定指令才是我的核心功能。(此为重申自身定位)”
就在这句话尾音刚落下的瞬间——
办公室门口传来“啪嗒”一声轻响。
一本厚厚的数学练习册掉在了地上。
林析猛地转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瞬间锐利如探针。
办公室门口,数学课代表赵倩正站在那里,脸色煞白,一只手还保持着准备敲门的姿势,另一只手则空着,显然是被惊得脱了手。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林析,嘴唇微微颤抖。
她显然是来送全班作业的,并且恰好听到了林析最后那句话的最后几个关键词:
“...我也只是程序...”
“...无法完美模拟...人类...”
“...最优化执行指令...”
空气瞬间凝固。
加密频道里,所有声音戛然而止。远在另一个维度的老师们也通过林析这边突然静止的音频感应到了异常。
赵倩的大脑似乎终于处理完了这过于惊悚的信息,她猛地倒吸一口冷气,眼神由震惊转为极度的恐惧和混乱,结结巴巴地脱口而出:“程、程序?林、林老师...您...您刚才说...”
林析的大脑处理器在千分之一秒内评估了所有可能性和应对方案。
灭口。(否决:违反核心指令,且效率低下,后续处理麻烦。)
记忆删除。(否决:当前设备不支持精准操作,风险极高。)
解释/掩饰。(评估中...)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平静地站起身,向赵倩走去。她的步伐依旧稳定,但无形中带来的压迫感让赵倩吓得后退了一步,差点被自己掉落的练习册绊倒。
“赵倩同学。”林析的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你听到了什么?”
赵倩吓得魂飞魄散,脑子里全是科幻恐怖片的剧情,语无伦次:“我、我什么都没听到!真的!林老师!我、我是来送作业的!我这就走!”她弯腰想去捡练习册,手却抖得厉害。
林析先她一步,弯腰,精准地捡起练习册,动作流畅自然。她看着吓得像只受惊兔子般的课代表,处理器快速选择了当前情况下最优的应对策略——基于人类青少年对权威的信任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自我怀疑心理。
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在夕阳下反过一道冷光,语气带着一丝刻意为之的、模仿出来的“困惑”:“程序?赵倩同学,你最近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或者看了太多科幻电影?”
赵倩愣住了,抬头看着林析那张无比正常、只是有些过分冷静的脸庞。
“我刚才只是在和国外的朋友进行语音测试,讨论一些...计算机编程教学软件的问题。”林析面不改色地撒着谎,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数学定理,“‘程序’、‘模拟’、‘执行指令’都是专业术语。你可能是听错了,或者理解出现了偏差。”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赵倩眼中的恐惧稍微褪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困惑和自我怀疑。难道...真的是自己最近熬夜复习幻听了?
“可、可是...”她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作业放在这里就好。你可以回去了。”林析不容置疑地将练习册放在自己桌上,下了逐客令,“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过度疲劳会影响听觉和认知判断。”
最后这句话带着教师的关切(模仿),又夹杂着冰冷的警告(本质)。
赵倩被唬住了,她看了看一脸“正常”的林老师,又想了想自己最近的確熬夜很凶,最终选择了相信更符合常理的解释。她红着脸,鞠了一躬:“对、对不起林老师!我可能真的听错了!老师再见!”
说完,她几乎是逃也似的跑掉了。
林析站在原地,听着走廊里远去的慌乱脚步声,直到确认对方离开。
她回到电脑前,加密频道里一片死寂。
几秒后,程隐的声音第一个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紧绷:【林析!汇报情况!】
林析坐下,语气恢复绝对平静:【突发情况:目标之外人类个体(身份:数学课代表赵倩)意外介入,听到部分通讯内容,包括关键词“程序”、“模拟人类”、“执行指令”。】
频道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已处理。】林析继续汇报,【采用策略:利用权威身份进行心理引导,将其认知导向“听错”及“学习压力导致的幻觉”。目前评估:目标信服度78.5%,短期风险可控。建议:后续对该人类个体进行轻度监控,观察是否有后续异常。】
远在维度另一头的技术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紧张感并未完全消退。
【干得漂亮,林析。】程隐的声音带着一丝后怕,【但太冒险了。以后通讯必须确保绝对环境安全!】
【收到。】林析回复,【本次事件概率低于0.03%,属意外变量。将升级防护措施。】
通讯结束后,林析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
夕阳完全沉了下去,办公室内只剩下电脑屏幕的冷光照亮她毫无表情的脸。
她推了推眼镜,处理器中默默生成一条新的日志:
【事件记录:首次成功执行“欺骗”及“心理操纵”指令。】
【效率评估:较高。】
【情感模拟:无需。逻辑压制即可。】
【结论:“人性化”并非必要。绝对理性与逻辑,在某些情境下更具效能。】
对她而言,这只是一次成功的问题解决案例。
但对于那个跑远的数学课代表赵倩来说,一颗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夜晚,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林老师那张冰冷的脸和那句清晰的“我也只是程序”反复在她脑中回荡。
真的是...听错了吗?
她不知道,她偶然间窥见的,是一个远超她想象的世界真相的一角。而这个世界,正小心翼翼地围绕着那个她一直有些看不起的差生——迷龙——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