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和陈默、老林则忙着和李队一起,制定“共存派”基地的互助计划。他们把基地的药品、粮食分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基地,还派队员去教其他基地的人搭建防御工事、使用武器。
小鳍每天还是跟着医务室的人帮忙,偶尔也会跟着沈砚去海边。有一次,他们在海边发现了一艘废弃的小船,沈砚突发奇想,决定把小船修好,带着小鳍去海上看看。
老林和陈默听说后,也来帮忙。老林负责修补船身,陈默负责找零件,沈砚则带着小鳍去捡贝壳,装饰小船的内部。小鳍把捡来的彩色贝壳粘在船舷上,还在船舱里铺了一层柔软的干草,像是在布置自己的小窝。
小船修好的那天,天气格外好。沈砚带着小鳍,驾驶着小船驶出港口。海风拂过脸颊,带着咸咸的气息,小鳍站在船头,张开双臂,像是在拥抱大海。远处的海面上,几只海豚跟着小船游着,时不时跃出水面,像是在和他们打招呼。
“喜欢这里吗?”沈砚问。
小鳍回头,对着沈砚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幸福的光芒。
沈砚看着他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而这片大海,这座基地,就是他们永远的家。
夕阳下,小船在海面上缓缓行驶,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远处的基地里,炊烟袅袅,队员们的笑声隐约传来。小鳍靠在沈砚身边,看着远处的夕阳,嘴角带着甜甜的笑容。他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在这片海边,继续书写下去。
小船返航时,暮色已漫过海平面。老林和陈默早站在港口的礁石上张望,远远看见船影,陈默率先挥手,嗓音裹着海风飘过来:“可算回来了!锅里的鱼汤都热第三遍了!”
小鳍听见声音,立刻扒着船舷朝岸边晃手,彩色贝壳在暮色里闪着细碎的光。沈砚将船停稳,刚伸手想抱他上岸,小鳍却自己踩着船帮跳了下去,趿着拖鞋哒哒跑向陈默,拽着他的衣角往小船方向拉,嘴里“阿巴阿巴”地比划,像是要献宝似的展示船里的干草窝。
老林蹲在船边敲了敲船身,咧嘴笑:“手艺没话说,下次咱们多捡点木板,再扩个小货舱,往后去附近小岛找物资也方便。”沈砚点头应着,目光却落在小鳍身上——他正蹲在陈默脚边,用手指在沙滩上画海豚,尾巴翘得老高,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光。
接下来的日子,基地的变化一天比一天明显。防御工事在张负责人和队员们的合力修补下,重新竖起了坚固的铁丝网,瞭望塔上也架起了新的望远镜;互助计划派出去的队员陆续带回好消息,邻岛的小基地送来一筐筐晒干的海带,山坳里的幸存者则教会了大家培育耐旱的土豆苗。
小鳍每天除了帮医务室整理药品,多了个新任务——给基地墙角的小苗浇水。那是上次从滩涂边带回来的种子,苏负责人说可能是野向日葵,小鳍便宝贝得不行,每天清晨都提着小水桶,蹲在墙角慢慢浇,还会对着小苗“阿巴”两声,像是在跟它们说话。
这天午后,沈砚刚从外面考察地形回来,就看见小鳍蹲在墙角抹眼泪。他赶紧走过去,才发现小苗被风吹倒了几株,嫩绿的茎秆弯在泥土里。沈砚蹲下来,轻轻把小苗扶直,又找来几根细木棍当支架:“别难过,咱们帮它们撑起来,过几天就又能长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