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第一场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得巷口老悬铃木的叶子微微泛黄。A坐在书桌前,指尖拂过笔记本里夹着的枫香叶脉书签——去年夏天从南方带回来的那片,红色叶脉在阳光下依旧鲜亮,系着的红绳轻轻晃动,像在提醒她又到了收集落叶的季节。
手机突然响了,是C打来的电话,背景里能听见秋风扫过树叶的声音。“A!你快看朋友圈!我刚发了学校银杏叶的照片,已经开始变黄了,比去年早了近一周呢!”C的声音里满是雀跃,“咱们约定好的,今年秋天一起在南方捡银杏叶,可不能忘了!”
A立刻打开朋友圈,一眼就看见C发的照片:几棵银杏树矗立在草坪上,叶子边缘已经染上浅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把叶片照得半透明。她笑着回复:“没忘!我已经把帆布包洗干净了,就等国庆假期去南方,这次要捡够一书包银杏叶,做一套银杏叶脉书签!”
挂了电话,A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巷口的老悬铃木。树梢的叶子已经有了秋的痕迹,黄绿相间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撒了一把碎金子。她想起去年秋天和C在南方银杏林的约定,心里满是期待——这一次,她们终于能一起踩在金黄的落叶上,听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
国庆假期很快就到了。A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车窗外,北方的田野已经染上深秋的色彩,而南方的植被依旧翠绿,只是偶尔能看见几棵银杏树,叶子黄得格外显眼。A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去年秋天C寄来的银杏叶,边缘已经有些干枯,却依旧保持着扇形的完整,像一枚小小的金色邮票。
火车到站时,C早已在站台外等候,手里举着一片刚捡的银杏叶,叶子黄中带绿,叶脉清晰可见。“你可算来了!昨天我去银杏林踩点,发现有几棵树已经全黄了,今天咱们就能去捡最完整的叶子!”C拉着A的手,快步走向公交站,背包上挂着的银杏叶挂件轻轻晃动,是去年她们一起做的叶脉书签。
回到C的住处,两人来不及休息,就背着帆布包往银杏林赶。穿过几条青石板路,一片金黄突然撞入眼帘——几十棵银杏树整齐排列,叶子黄得像融化的金子,落在地上铺成厚厚的“金毯”,踩上去“咯吱”作响。A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一片叶子,叶片柔软而有韧性,阳光透过叶片,能清晰看见里面的叶脉,像用金线织成的网。
“你看这片!形状多完整,一点破损都没有!”C递过来一片银杏叶,比普通叶子大了近一圈,边缘圆润,颜色是纯粹的金黄。A把叶子夹进笔记本,笑着说:“咱们今天要挑最完整的叶子,回去做一套‘银杏叶语’书签,每片都写上一句秋天的诗。”
两人在银杏林里捡了一下午,帆布包很快就被装满了。夕阳西下时,她们坐在银杏树下,把捡来的叶子摊在野餐垫上挑选。C突然指着一片叶子说:“你看这片叶子的叶脉,多像咱们去年在江边看到的波浪!”A凑过去看,果然,叶脉的纹路弯曲起伏,像江水泛起的涟漪。她拿出笔,在叶子背面写下:“秋江映银杏,叶纹藏波澜。”
“我也要写!”C抢过笔,在另一片叶子上写下:“与君拾秋叶,岁岁皆相伴。”写完后,她把叶子递给A,眼睛亮晶晶的:“这片叶子送给你,夹在笔记本里,就像咱们的约定,每年秋天都要一起捡叶子。”
回到住处,两人把挑选好的银杏叶放在通风处晾干。C从柜子里翻出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去年秋天收集的银杏果:“这是去年捡的银杏果,我晒成了白果,明天给你煮糖水喝,南方的银杏糖水可甜了!”A看着木盒里的白果,外壳呈浅褐色,带着淡淡的果香,忽然觉得秋天的味道,都藏在这些细碎的事物里。
第二天一早,A和C就开始制作银杏叶脉书签。她们把晾干的银杏叶放进小锅里,加入小苏打和清水,小火慢煮。银杏叶比悬铃木叶更薄,煮了二十分钟就变软了。C用镊子把叶子夹出来,放在清水里冷却,然后拿起软毛刷,轻轻刷掉叶肉。
“小心点,银杏叶的叶脉很细,别刷断了。”C一边示范,一边提醒。A点点头,学着C的样子,用刷子轻轻拂过叶片表面,叶肉一点点脱落,露出里面细密的金色叶脉,像一张精致的纱网。“太神奇了!”A忍不住感叹,“原来银杏叶去掉叶肉后这么好看,比完整的叶子更有韵味。”
她们把清理好的叶脉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透明书签膜封起来,在上面系上细细的金线。A拿起一片书签,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银杏香,她笑着说:“我要把写着诗句的那片书签夹在《城南旧事》里,每次读到秋天的段落,就能想起今天捡叶子的日子。”
接下来的几天,A和C去了很多地方:她们去了江边的悬铃木步道,捡了黄绿相间的悬铃木叶;去了老城区的旧书店,在一本《秋词集》里发现夹着一片几十年前的银杏叶,书页上还留着前人的批注;还去了郊外的枫香林,捡了橙红相间的枫香叶,准备带回家做新的书签。
离开南方的前一天,A和C又去了银杏林。清晨的阳光洒在叶子上,把“金毯”照得格外耀眼。A捡起一片叶子,对C说:“明年秋天,咱们去北方的银杏林吧,我老家后山有一片百年银杏林,叶子黄的时候,比这里还要美。”
C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装笔记本,递给A:“这个笔记本送给你,封面是银杏叶图案,里面已经夹了一片我今天早上捡的银杏叶,你可以把这次捡的叶子都夹进去,做成一本‘秋日叶集’。”
A接过笔记本,指尖触到封面的银杏叶纹路,心里暖暖的。火车开动时,她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银杏林,忽然觉得,秋天从来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就像这些银杏叶,今年落下,明年还会再长,而她和C的约定,也会在每一个秋天延续。
回到北方后,A把从南方带回来的银杏叶、悬铃木叶和枫香叶一一夹进新笔记本里,在每片叶子旁边写下捡叶的时间和地点,还有和C的对话。笔记本渐渐被填满,每一页都藏着秋天的故事,每一片叶子都带着友情的温度。
十月的风越来越凉,巷口老悬铃木的叶子已经黄透,落在地上铺成厚厚的“黄毯”。A背着帆布包,拿着做好的银杏叶脉书签,去了书摊和面包店。书摊老板接过书签,笑着说:“这书签做得真精致,比我年轻时候见的任何一片叶子都好看,等冬天来了,我把它挂在书摊前,让客人也沾沾秋天的喜气。”
面包店老板则把书签插在收银台旁的花瓶里,笑着说:“有了这片书签,就算冬天来了,店里也像藏着秋天,客人看到都问在哪儿买的呢!”
A坐在老悬铃木下的石墩上,翻开“秋日叶集”笔记本,阳光透过金黄的叶子洒在书页上,每一片叶子都在阳光下闪着光。她知道,这些叶子会一直陪着她,见证她和C的友情,也见证每一个温暖的秋天。而她和C的约定,会像这些银杏叶一样,年复一年,在秋风中延续,写下更多关于叶子、关于友情、关于时光的故事。
冬至的雪,下得安静而绵密。A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一杯热可可,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玻璃相框上——里面装着今年秋天和C一起捡的银杏叶与悬铃木叶,雪花落在窗户上,给叶片镀上了一层朦胧的白,倒像是把秋天的金黄冻在了时光里。
手机在这时震动了一下,是C发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屏幕里立刻跳出C带着笑意的脸,背景是暖黄色的房间,桌上摆着一个精致的蛋糕,上面插着“友谊长青”的小旗子。“A!你看!我做了银杏叶形状的蛋糕,特意用了银杏果做馅料,味道和去年咱们喝的银杏糖水一模一样!”C把手机镜头转向蛋糕,金黄的蛋糕上缀着几片糖霜做的银杏叶,栩栩如生。
A笑着说:“太好看了!你什么时候学会做蛋糕了?我也好想尝尝,可惜隔着千里。”“没关系!”C摆摆手,拿起一块蛋糕咬了一口,“我已经拍了教程,等你下次来南方,我教你做,咱们一起烤一个夹着真银杏叶装饰的蛋糕,肯定特别有意义。”
视频通话聊了很久,从南方的冬天聊到北方的雪,从今年捡的叶子聊到明年的计划。挂电话前,C突然说:“对了!我给你寄了一个包裹,里面有我做的银杏果干,还有一片我今天早上在楼下捡的悬铃木叶——南方的冬天也有落叶,就是比秋天的叶子更脆,你收到后一定要夹在笔记本里。”
三天后,A收到了C寄来的包裹。拆开包装,一股淡淡的银杏香扑面而来:一小罐金黄的银杏果干,一袋包装精美的桂花糖,还有一片压得平整的悬铃木叶——叶子已经完全干枯,呈深褐色,边缘有些卷曲,却依旧能看出掌状的纹路。A把叶子夹进“秋日叶集”笔记本里,在旁边写下:“2026年12月22日,收到C寄来的南方冬叶,银杏果干很甜,像藏着秋天的阳光。”
寒假来临的时候,A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C要来北方过年。“我爸妈说想看看北方的雪,正好咱们可以一起去你说的后山银杏林,虽然冬天没有叶子,但听说雪景特别美!”C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还带了做叶脉书签的材料,咱们可以用北方的冬叶做新的书签。”
C来的那天,北方正好下了一场大雪。A去火车站接她时,C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拎着一个大行李箱,帽子上沾着雪粒,像个圆滚滚的小雪人。“北方的雪比我想象中还大!”C跺着脚,哈着白气说,“咱们现在就去后山吧,我想看看雪地里的银杏林!”
A笑着点头,拉着C的手往公交站走。公交车穿过被雪覆盖的街道,窗外的树木都裹着厚厚的积雪,像一个个白色的雕塑。到了后山,眼前的景象让C惊叹不已:几十棵银杏树矗立在雪地里,光秃秃的枝桠上积着雪,像开满了白色的花,阳光透过枝缝洒下来,把雪地照得亮晶晶的。
“太好看了!比南方的雪景美多了!”C蹲下身,抓起一把雪,揉成雪球,“你看,雪落在银杏树干上,像给树干裹了一层白棉袄。”A也蹲下来,指着树干上的纹路说:“这些银杏树都有上百年的树龄了,树皮上的纹路都是时光留下的痕迹,夏天的时候,枝叶特别茂盛,能遮住整片天空。”
两人在雪地里走了很久,C时不时停下来,捡起落在雪地上的枯枝,说要带回家做装饰。A则在一棵老银杏树下发现了一片残留的枯叶,叶子已经完全干枯,却依旧保持着扇形的形状,她小心地把叶子从雪地里捡起来,擦干净上面的雪,夹进笔记本里:“这片叶子就当是北方冬天给咱们的礼物,等春天来了,咱们再来看它发芽。”
回到家后,C从行李箱里拿出做叶脉书签的材料,兴奋地说:“咱们今天就用北方的冬叶做书签,虽然叶子干了,但叶脉肯定还很完整!”A点点头,从笔记本里拿出今天捡的银杏枯叶,还有之前收集的悬铃木冬叶,一起放在桌上。
她们把叶子放进温水里浸泡了一个小时,然后放进小锅里,加入小苏打,小火慢煮。冬叶比秋叶更脆,煮了十几分钟就变软了。C用镊子把叶子夹出来,放在清水里冷却,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掉叶肉。没想到,干枯的冬叶反而更容易清理,叶肉很快就脱落了,露出里面完整的叶脉,像一张褐色的网。
“你看!冬叶的叶脉更有韧性,做出来的书签特别有复古的感觉!”C拿着一片银杏冬叶的叶脉,兴奋地说。A也拿起一片悬铃木冬叶的叶脉,放在阳光下看,叶脉呈深褐色,纹路清晰,带着岁月的厚重感。她们把叶脉晾干后,用透明书签膜封起来,系上深棕色的麻绳,看起来格外别致。
“我要把这片银杏冬叶书签夹在《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写的冬天特别有味道,和这片书签很配。”A笑着说。C则把悬铃木冬叶书签放进钱包里:“我要带着它,不管去哪里,都像带着北方的冬天,带着咱们的回忆。”
接下来的几天,A带着C逛遍了北方的大街小巷:她们去了巷口的书摊,老板送给她们一本旧版的《雪国》,里面夹着一片几十年前的梧桐冬叶;去了街角的面包店,老板特意烤了肉桂味的雪花面包,上面撒着糖霜做的叶子图案;还去了乡下的外婆旧居,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捡了几片槐树叶,C说要带回南方,做一套“北方冬叶”书签。
春节前夕,C要回南方了。离别那天,雪又下了起来,A送C到火车站,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这里面装着我捡的北方冬叶,还有一包外婆腌的酸菜,你带回去尝尝,是北方冬天的味道。”
C接过布包,紧紧抱在怀里,眼睛红红的:“明年春天,我还来北方,咱们一起去看老悬铃木发芽,一起捡春天的新叶。”A点点头,看着C走进火车站,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希望——她知道,无论隔着多远,她和C的友情,会像这些叶子一样,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永远不会褪色。
回到家后,A把C留下的东西一一整理好,将C做的冬叶书签夹进笔记本,在旁边写下:“2027年1月20日,C离开北方,带走了北方的冬叶,留下了满是回忆的书签。明年春天,我们再相见。”
窗外的雪还在下,A坐在书桌前,翻开“秋日叶集”笔记本,里面夹满了南北两地的叶子——有春天的新叶,夏天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枯枝。每一片叶子都藏着一个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带着友情的温度。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她和C还会一起收集更多的叶子,写下更多的故事,而这本笔记本,会像一本时光相册,永远记录着那些与叶子有关的日子,那些藏在叶子里的温暖与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