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被一阵带着槐花香的风吻醒的。他裹在淡绿色的芽鞘里,只露出一点点嫩黄的叶尖,像个怯生生的孩子,偷偷打量着这个世界。枝桠旁,一片比他早舒展两天的叶子正晃着叶柄,见他醒了,便用叶片轻轻碰了碰他的芽鞘:“喂,小家伙,终于舍得出来啦?”
这是B。B的叶片已经展开小半,边缘带着细细的绒毛,阳光照在上面,能看到清晰的叶脉,像撒了一把银线。A还没学会舒展叶片,只能借着风的力气微微颤了颤,声音细得像蛛丝:“你…你好。”
“我叫B,你呢?”B的声音像风吹过槐树枝,沙沙的,很温柔。A愣了愣,他还没有名字,树妈妈还没来得及给他起。B见状,笑着晃了晃:“那我先叫你A吧,等树妈妈来了,再给你起好听的名字。”
从那天起,A便跟着B学。B教他怎么在清晨吸收露水,怎么把叶片慢慢舒展开,让阳光均匀地铺在每一寸叶肉上。刚开始,A总控制不好力道,叶片要么卷成一团,要么被风扯得歪歪扭扭。B从不笑话他,只是耐心地示范:“别急,你看,顺着风的方向,一点一点把叶片展开,像这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A的叶片渐渐舒展开来,变成了卵形,颜色也从嫩黄变成了浅绿,最后成了深绿,像一块被雨水润过的翡翠。他的叶脉也越来越清晰,从叶柄出发,分成细细的支脉,延伸到叶片的每一个角落。B说,那是树妈妈给他们的“生命线”,里面流着养分,能让他们长得更结实。
“你看,我的叶脉比你粗呢。”B骄傲地把叶片翻过来,让A看背面凸起的叶脉,“等再过段时间,咱们就能长到一样大,一起给树下的小花遮太阳啦。”A笑着晃了晃叶柄,他喜欢这种每天都在生长的感觉。风里带着春天的气息,有泥土的腥甜,有蒲公英的清香,还有远处田埂上荠菜的味道。
初夏的时候,槐树枝上缀满了白色的槐花,像一串串小铃铛。风一吹,槐花轻轻摇晃,落下的花瓣有的飘到A和B的叶片上,有的落在树下。常有穿着碎花裙的小姑娘跑到树下,仰着头摘槐花,她们的笑声像槐花一样甜。有一次,一个小姑娘伸手够槐花时,手指轻轻蹭过A的叶片,A吓得赶紧往B身边躲,却不小心碰掉了B叶片上的一朵槐花。
“别怕,人类的小孩很温柔的。”B笑着把叶片往A这边挪了挪,替他挡住了点阳光,“你看,她们摘了槐花,是要回家做槐花糕呢,可香了。”A偷偷看了眼小姑娘,她正把槐花放进竹篮里,嘴角沾着一点白色的花瓣,像个小花猫。他忽然觉得,人类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夏天很快就来了。阳光变得热烈,A和B的叶片长得格外茂盛,和其他槐树叶一起,织成了一张浓密的绿网,把槐树遮得严严实实。树下成了最凉快的地方,常有老人搬着竹椅坐在这儿,摇着蒲扇,唠着家常;有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跑来,在树下跳皮筋、玩弹珠;还有流浪的小猫,蜷在树根旁,打着盹儿。
A最喜欢看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每天都会提着一个竹篮来,篮子里装着针线和碎布,坐在树下缝缝补补。她的手有点皱,却很灵活,穿针引线时,会眯着眼睛,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她脸上洒下点点光斑。有一次,老奶奶缝衣服时,线断了,她抬头找剪刀,目光落在A和B身上,笑着说:“这槐树叶长得真好,遮得凉飕飕的。”
A听了,心里甜甜的,赶紧把叶片舒展开,想给老奶奶挡更多的阳光。B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咱们不仅能遮太阳,还能给树妈妈帮忙呢。”A好奇地问:“帮什么忙呀?”B说:“咱们的叶片能吸收阳光,把它变成养分,送到树妈妈的根里,这样树妈妈就能长得更壮,明年就能长出更多的叶子和槐花啦。”
原来自己这么重要!A心里更开心了,每天都努力地吸收阳光,连风吹过的时候,都舍不得晃太久,生怕耽误了“工作”。有一次,下了一场暴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叶片上,A感觉自己的叶肉都要被打烂了,他紧紧贴在枝桠上,吓得直发抖。
“别慌!把叶片稍微卷一点,留住雨水!”B大喊着,用自己的叶片护住A。雨水顺着B的叶片流下来,落在A的叶柄上,A忽然觉得没那么疼了。他学着B的样子,轻轻卷起叶片边缘,果然,雨水没有那么用力地打在叶肉上了。
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等雨停的时候,夕阳已经出来了。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彩虹像一座桥,架在远处的山头上。A和B的叶片上都挂着水珠,风一吹,水珠滚下来,落在树下的泥土里,发出“叮咚”的声音。“你看,彩虹!”A兴奋地晃着叶柄,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彩虹。B也笑了,叶片上的水珠跟着晃,像在跳舞。
夏天的夜晚也很热闹。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槐树叶间飞来飞去;蟋蟀在草丛里唱歌,声音清脆;还有蝙蝠,展开翅膀,在夜空里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