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奶奶那杯清茶留下的暖意,并未持续太久。生活很快被更现实的波澜填满。
青创计划第一轮评审结果公布,我们团队的“易校园”二手交易平台项目,以黑马之姿闯入决赛圈。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我那小小的社交圈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最先炸毛的是王蕊那伙人。
NPC她凭什么?
厕所隔间外,传来王蕊尖利又刻意压低的声音,
NPC肯定是靠张极学长走了后门!不然就她那成绩,那脑子……
NPC就是!说不定项目都是别人帮她做的,她就是个挂名的!
我面无表情地推开隔间门走出去,走到洗手台前,打开水龙头。哗哗的水声打断了她们的议论。
透过镜子,我能看到她们脸上闪过的惊慌和强装的镇定。
沈知遥有事?
我关上水龙头,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她们。没有怯懦,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让她们感到陌生的淡然。
王蕊被我看得有些发怵,色厉内荏地哼了一声。
NPC得意什么!决赛可是要现场答辩的,看你到时候怎么出丑!
说完,她便拉着同伴匆匆离开。
我看着她们的背影,心底毫无波澜。这种程度的嫉妒和诋毁,早已伤不到我分毫。
真正的挑战,来自团队内部。
项目进入决赛,意味着需要更精细的准备,更多的投入。左航对数据的要求近乎严苛,苏新皓对界面设计的细节反复修改,这本身没问题,问题在于沟通和决策。
左航习惯用逻辑和效率说话,而苏新皓完全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两人的思维频道几乎平行。我需要不断地在中间平衡。
一次关于平台主色调的争论中,左航认为应该采用更理性、中性的蓝色系,有利于建立信任感;苏新皓则坚持要用他调出的、称为“破晓微光”的暖色,认为这更能传递希望的情感。
两人各执一词,会议陷入僵局
我揉了揉眉心。就在这时,张泽禹大大咧咧地推门进来
张泽禹吵啥呢?隔着门都听见了!
他最近往我们临时占用的活动室跑得格外勤快,美其名曰监督进度
张泽禹这还不简单?搞个投票呗!小爷我在群里一发,分分钟几百票!
左航皱眉:非目标用户群体的偏好没有参考价值。 苏新皓则直接无视了他,继续盯着他的色卡。
我叹了口气。张泽禹的方法简单粗暴,但确实提醒了我。
沈知遥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做一个A/B测试的小样
我提出折中方案,
沈知遥用两套不同色调的简易页面,在小范围(比如张泽禹的圈子,或者朱志鑫后援会里的小范围群体)内收集一下初始反馈?用数据说话。
左航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
左航可以。需要设计对照和变量。
苏新皓虽然对测试这个概念不太感冒,但听到能收集反馈,也勉强同意了。
矛盾暂时缓解,但我感到一丝疲惫。维系这个因利益而暂时结合的团队,比想象中更耗费心力。
而朱志鑫,则在此时展现了他的雪中送炭。
他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我们团队的内部争执,特意来问了我,语气温和关切
朱志鑫听说你们项目进展遇到点小麻烦嘛?如果需要我帮忙协调,或者找更专业的设计……
沈知遥谢谢学长,暂时还能应付。
我礼貌地拒绝了他的好意。我知道,接受他的帮助,意味着欠下人情,未来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朱志鑫也不坚持,只是笑了笑
朱志鑫有需要随时开口。我很看好你们这个项目
这种被看穿的感觉,并不舒服。
相比之下,张极的态度则直接得多。
他让助理送来了几份厚厚的、关于大学生创业项目股权结构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资料,附言只有一句
张极决赛答辩,注意法律风险。
没有多余的关心,只有冷静的提醒。这反而让我觉得更轻松。 决赛前一周,压力巨大。我熬夜修改答辩稿,核对数据,几乎住在活动室。 一天深夜,我趴在桌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轻轻给我披上了一件外套。 我惊醒,抬起头,恍惚间看到左航匆忙转身离开的背影,和他那略显僵硬的步伐。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另一边,苏新皓不知何时来了,正就着台灯的光,安静地画着什么。画纸上,是趴在桌上小憩的我,眉眼间带着疲惫,但嘴角却微微上扬,旁边散落着写满字的稿纸和笔记本电脑。他将其命名为《筑梦者》。
我心里泛起一丝波澜。这些细小的、不着痕迹的关心,比任何话都更具冲击力。
然而,就在决赛前三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像冷水浇头——有人向评审委员会匿名举报,质疑项目核心创意的原创性,暗示我们抄袭了国外某个已失败项目的模式。
消息是朱志鑫透露给我的,他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朱志鑫不知道是谁这么恶毒,在这个节骨眼上……需要我帮忙打听一下吗?
我看着他那张写满真诚的脸,心底一片冰冷。
我知道,这匿名举报,即便不是他亲手所为,也必然与他有关。
团队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左航脸色难看,开始疯狂检索所有相关项目资料,试图自证清白。苏新皓则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污蔑,情绪低落。张泽禹气得要去“把那个混蛋揪出来揍一顿”。
我站在活动室中央,看着陷入混乱的团队,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愤怒过后,是冷静。
我想起了张奶奶的话——“靠自己手里有伞”。
也想起来,在最初构思这个项目时,我早已预料到可能存在的争议,并让左航在技术层面做了独特的、基于本校实际需求的闭环设计,与那个国外失败项目的开放式平台有本质区别。
沈知遥左航
我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
沈知遥把我们平台的核心算法逻辑和本地化服务模块的独特性整理出来,做成对比说明。
沈知遥苏新皓,把我们的设计理念和用户交互流程梳理清楚。
沈知遥张泽禹,收集我们前期在小范围测试中得到的正面用户反馈。
我一条条指令清晰地下达,混乱的团队渐渐找到了主心骨。
左航可是,匿名举报……
左航皱眉
沈知遥清者自清
我看着他们,眼神坚定
沈知遥决赛答辩,照常进行。不仅要答辩,还要赢得漂亮。
沈知遥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项目不是任何人的复制品。它是为了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而生长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我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
活动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我清晰的话语在回荡。
我知道,太阳总会升起。
而属于我的战役,才刚刚打响。这一次,我不再是为了讨好谁,也不再仅仅是为了那点奖金。
我要向所有人,也向我自己证明——
沈知遥,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