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答辩当天,礼堂的气氛比艺术节时更加凝重。台下坐着校领导、企业评审、投资人,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台上的每一个团队。
我们抽签顺序靠后。看着前面几个团队或侃侃而谈,或紧张失误,我的心跳也难免加速。左航在一旁沉默地检查着最后的数据幻灯片,指尖微微泛白。苏新皓则闭着眼,似乎在脑海中勾勒他的设计蓝图。张泽禹坐立不安,时不时看向入口,嘴里嘟囔着
张泽禹怎么还没来
他在等朱志鑫。我们之前商量过,如果朱志鑫能来现场,以他的影响力,至少能在舆论上给我们一些支持。
然而,直到我们前面一个团队开始答辩,朱志鑫依然没有出现。
张泽禹骂了句脏话,脸色难看。左航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连苏新皓都睁开了眼睛,清澈的眸子里带着一丝不解
我心底最后一丝侥幸也熄灭了。果然,关键时刻,他能提供的“帮助”是有条件的,或者,他更乐于看到我在压力下向他求助。
沈知遥没关系
我深吸一口气,对团队成员们笑了笑,尽管嘴角有些僵硬
沈知遥靠我们自己。
轮到我们了。
我们走上台,灯光打在脸上,有些刺眼。我能看到台下张极坐在赞助商席位上,面无表情;也能感受到来自王蕊那些人方向幸灾乐祸的视线。
答辩开始。左航负责技术部分,他逻辑清晰,语言精准,将我们平台的独特算法和抗风险能力阐述得淋漓尽致,甚至当场演示了核心模块,有力回击了“抄袭”的质疑。他冷静得像一台精密仪器,之前的紧张仿佛只是错觉。
接着是苏新皓展示设计。他没有用太多专业术语,而是用他特有的、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他如何将希望的理念融入色彩和交互中。他展示的界面效果图美得让人惊叹,连苛刻的评审眼中都露出了欣赏之色。
我负责整体阐述和市场前景。站到演讲台前,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那些或怀疑、或审视、或期待的目光,我忽然不再紧张。
我想起了很多。想起被嘲笑排挤的过去,想起母亲深夜的叹息,想起张奶奶温暖的手,想起左航别扭的咖啡,苏新皓安静的画,张泽禹咋咋呼呼的维护,甚至……想起张极那句注意法律风险。
所有的经历,无论是苦是甜,都在这一刻沉淀为底气。
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清晰,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我们扎实的市场调研数据、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针对匿名举报所做的详细对比说明,一层层剥开质疑,展现“易校园”真正的价值。
我谈到了资源错配的浪费,谈到了普通学生真实的需求,谈到了我们如何用技术和设计,试图搭建一个更高效、更温暖的连接平台。
沈知遥易校园’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
我看向台下,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
沈知遥它更是一个关于信任、共享和成长的实验。我们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当被正确连接时,也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最后一句,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演讲结束,礼堂里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看到台下有评审在点头,有投资人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答辩环节,我们团队配合默契,左航用逻辑粉碎技术性质疑,我用数据和情怀应对市场拷问,连苏新皓都在被问及设计理念时,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充满哲思的回答。
最终结果宣布,“易校园”项目以绝对优势,荣获本届青创计划一等奖,并获得了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和孵化器入驻资格。
聚光灯再次打在我们身上,比刚才更加耀眼。
我站在台上,手里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和支票板,听着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眼眶有些发热。这一次,不是伪装,是真实的激动和如释重负。
左航站在我身边,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我看到他悄悄松开了紧握的拳头,嘴角有了一丝极淡、极难察觉的弧度。
苏新皓看着台下,眼神亮晶晶的,仿佛看到了无数新的创作灵感。
张泽禹直接跳了起来,挥舞着拳头,比他自己赢了比赛还兴奋
张泽禹牛逼!小爷就知道行!
台下,张极率先起身鼓掌,虽然动作依旧矜持,但目光落在我身上时,多了几分正式的审视和……一丝认可 朱志鑫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礼堂后排,他脸上依旧是完美的微笑,跟着众人一起鼓掌,但眼神复杂难辨,与我目光相接时,他微微颔首,看不出喜怒。~
王蕊那几人脸色铁青,在掌声中悄然离场。 胜利的滋味,如此甘甜。这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赢得的,比任何来自他人的施舍或庇护,都更加踏实,更加痛快。 赛后,我们团队被媒体和感兴趣的人围住。好不容易脱身,走到礼堂外,晚风拂面,带着初夏的暖意。
张泽禹喂,沈知遥!
张泽禹勾住左航的脖子(被左航一脸嫌弃地躲开),兴奋地嚷嚷
张泽禹今晚必须庆祝!小爷请客,不醉不归!
左航皱眉:
左航酒精会影响……
张泽禹闭嘴书呆子!今天听小爷的!
苏新皓安静地跟在一旁,手里拿着刚领的奖状,像拿着一个新奇的玩具。
我看着他们三个——冰冷的学霸,暴躁的校霸,纯粹的艺术怪才——这样奇怪的组合,却因为一个项目,暂时联结在了一起。
我笑着点头。
沈知遥好,庆祝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极发来的信息,内容依旧简洁:
张极【资金管理和股权分配,建议咨询专业顾问。我可以推荐。】
看着这条信息,再看着眼前吵吵闹闹的三人,我忽然清晰地意识到——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角落、被动等待命运的沈知遥了。
我拥有了初步的资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团队,也拥有了……让他们不得不正视的能力和价值。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比如如何平衡团队成员的关系,如何将项目真正落地,如何应对朱志鑫可能的后手,如何与张极建立更平等的合作,以及……如何处理那愈发复杂难辨的情感。
但此刻,站在破晓的微光中,我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希望。
我握紧了手中的奖杯,金属冰凉的触感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