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奶奶出殡那天的风还带着初秋的凉,送完最后一程,我没敢在老家多留。
高中志愿填报的日子就定在第二天,学校早早就发了通知,说会有好几所高中的老师过来宣讲。
回去的路上,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一路,对话框停留在几天前我发给你的那句,下面是空的。突然感觉好累好累 ...
我甚至在想,你是不是没看到,又或者看到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可越想越慌,那些没说出口的担忧像藤蔓一样缠上来,连风掠过车窗的声音都变得刺耳。
踏进学校,里面已经挤满了人。讲台两侧贴满了不同高中的宣传海报,红的、蓝的、黄的,一张张笑脸印在上面,显得格外热闹。
穿着得体的 老师们拿着招生简章,围在家长和学生身边,声音洪亮地讲着升学率、实验班、奖学金政策。
我挤在人群里,目光下意识地在那些陌生的面孔里扫来扫去——我记得你说过,你要报考的那个学校 ,今年也会来我们这儿招生,我甚至提前想好了,要是见到你,该先跟你说“我这次考得还不错”,还是先问你“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
可直到礼堂里的人渐渐散去,宣传册被我攥得发皱,我也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正准备转身离开时,肩膀突然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回头就看见班主任杨老师站在身后,手里还拿着我的成绩单。
“考得挺好,没白费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些话。”她笑着说,这句话却让我瞬间红了眼眶。
我想起从前的自己,是班里出了名的“刺头”。
上课趴在桌上睡觉,作业要么不交要么抄答案,陈老师找我谈话,我要么低着头不说话,要么故意跟她反着来——她让我别总跟校外的人混在一起,我第二天就染了个夸张的发色;她让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我偏要在自习课上跟同学传纸条。
直到有一次,我因为跟人在操场吵架被她撞见,她没像往常一样批评我,只是把我带到办公室,给我倒了杯热水,轻声说:“我知道你最近家里事多,心里难受,可你不能拿自己的未来赌气啊。
你聪明,只要肯学,肯定能考上好学校,别让自己以后后悔。”
那天她跟我说了很多,从我的成绩短板说到未来的可能性,那些话没有指责,只有耐心,像一束光,慢慢照进了我混沌的日子里。
后来班主任又问我,想好报哪所学校了吗?我看着手里的成绩单,总分比模拟考高了三十多分,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犹豫了很久,我在志愿表上填了“越林学校”——那是我们这儿公认的最高学府,校园在市区最安静的角落,每年都能培养出不少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所看似门槛很高的其实藏着另一种“规则”:成绩差的学生,只要交足够多的money,也能拿到录取通知书。
填完志愿的那一刻,我坐在教室的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梧桐叶,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我好像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却又好像错过了更重要的东西。
手机安安静静地躺在桌角,没有新消息,没有未接来电。
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偶尔会想起之前一起聊天的日子。
或许这从始至终都是我的一厢情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