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禾记:青芜祎
本书标签: 古代  演员艾米  艾米 

青禾记(再续)

青禾记:青芜祎

婚后第三年,林青禾生了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取名沈念禾。孩子刚会走路,就爱跟在林青禾身后跑,小手攥着她的衣角,看着她在菜园里摘菜,嘴里咿咿呀呀喊着“娘,菜菜”。沈砚下了书院的课,便会接过林青禾手里的农具,让她去给孩子喂奶,自己则蹲在田里除草,偶尔抬头看一眼院里的妻儿,眼底满是笑意。

随着青溪村种番薯的人家越来越多,光靠赶集卖番薯干和糙米,渐渐有些供过于求。林青禾看着家里堆积的番薯,心里有了新主意——她想起前世吃过的番薯粉条,耐存又好吃,若是能做出来,说不定能卖到更远的地方。

说做就做,林青禾先把番薯洗净磨成浆,再用细布过滤出淀粉,晒干后加水揉成面团,又请村里的木匠做了个漏粉的木架。第一次试做时,粉条要么煮烂了,要么没嚼劲,她不气馁,反复调整淀粉和水的比例,还特意去镇上请教了做粉条的老师傅。沈砚也帮着她烧火、晒粉条,常常忙到深夜。

终于,透亮筋道的番薯粉条做成功了。林青禾煮了一碗酸辣粉条请邻居们尝,大家都赞不绝口。她便带着粉条去了邻镇的酒楼,掌柜尝过后果断定下长期供货的约定,还答应帮她引荐其他镇上的商户。

有了稳定的销路,林青禾干脆组织村里的妇人一起做粉条,按件给工钱。村里的妇人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些银子补贴家用,都乐意跟着她干。沈砚则帮着记账、联系商户,还特意请人写了“青溪粉条”的招牌,印在装粉条的布袋子上。

转眼沈念禾到了启蒙的年纪,沈砚便在自家院里开了个小私塾,教村里的孩子读书。林青禾则忙着扩大生产,她发现镇上的药铺收晒干的金银花和蒲公英,便带着村里的人在田埂边、山坡上开垦荒地,种上了药用植物。每到采收季,药铺的掌柜就会亲自来村里收,青溪村的日子越过越富裕,连之前总找事的二伯娘,也主动来帮着做粉条,林青禾不计前嫌,依旧按工钱算给她。

这年秋收后,林青禾和沈砚带着沈念禾去了镇上,盘下了一间小铺子,一边卖自家产的米、粉条和药材,一边也收村里人的农产品代为销售。铺子开张那天,村长带着村里的人来道贺,门口放起了鞭炮,热闹非凡。

沈念禾站在铺子门口,拿着父亲教他写的“青禾铺”三个字,骄傲地念给来往的客人听。林青禾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的沈砚,想起刚穿来时的窘迫,眼眶微微发热。沈砚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铺子的生意渐渐红火,林青禾又在铺子里加了现做的红薯糕和米糕,成了镇上人最爱光顾的小店。每到傍晚,沈砚便会带着沈念禾来铺子接林青禾回家,一家三口走在夕阳下的小路上,说着田里的收成、铺子里的生意,笑声洒了一路,成了青溪村最温暖的风。

上一章 青禾记(续) 青禾记:青芜祎最新章节 下一章 青禾记(终章·念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