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折颜与白燕相爱文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凡尘初长,桃林念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折颜与白燕相爱文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凡间的时光流转得比天界快了不知多少倍。

转眼,五年过去。

江南水乡的苏家,那个名叫苏燕的女娃已长成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她不像别家孩子那般顽皮好动,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望着门前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河,一看就是大半天。

万事人物李氏常笑着打趣:“我们家燕儿莫不是投错了胎?这性子静得,倒像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万事人物苏老实听了,只是挠挠头傻笑:“静点好,静点好,省得闯祸。”

苏燕听不懂父母口中的“大家闺秀”是什么意思,她只是喜欢看河水流动的样子,喜欢听风吹过岸边柳树的声音。有时,她会对着空气喃喃自语,说一些连自己都听不懂的话,比如“那桃花开得真好”,或是“这酒不如以前的香”。

万事人物李氏听见了,只当是孩子随口胡诌,笑着拍拍她的头:“小丫头片子,还知道酒香?长大了可不能学喝酒。”

苏燕便会睁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心里总觉得,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忘了,可任凭她怎么想,脑海里都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些模糊的碎片——一片望不到边的桃林,一个穿着红衣的模糊身影,还有一种暖暖的、让人心安的气息。

这些碎片像梦一样,抓不住,摸不着,却总在不经意间浮现。

这天,苏燕跟着母亲去镇上赶集。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苏燕紧紧牵着李氏的衣角,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忽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淡淡的花香。那香味很特别,清甜中带着一丝暖意,像极了她梦里桃林的味道。苏燕猛地抬头,顺着香味望去,只见街角处有个卖花郎,挑着一担粉嫩的桃花。

万事人物“娘,我要那个。”苏燕指着桃花,声音软糯。

万事人物李氏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道:“这桃花有什么好的?又不能吃。”嘴上虽这么说,还是拉着她走了过去,买了一小枝。

苏燕小心翼翼地接过桃花,凑到鼻尖轻嗅。那熟悉的香味瞬间包裹了她,脑海中那个红衣身影似乎清晰了一瞬,她甚至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思念,眼眶竟有些发热。

万事人物“燕儿,怎么了?”李氏见她眼圈红了,连忙问道。

万事人物“没事,娘。”苏燕摇摇头,把小脸埋进桃花里,“就是觉得……这花好香,好像在哪里闻过。”

李氏只当她是小孩子心性,没再追问,拉着她继续往前走。可苏燕的心思却全在那枝桃花上,她总觉得,这花和她遗忘的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此时的天界,十里桃林。

折颜斜倚在桃花树下,手里拿着一枚玉镜。玉镜中,正是苏燕在集市上接过桃花的模样。看着她对着桃花出神,甚至红了眼眶,折颜的心像是被什么轻轻揪了一下。

他能感觉到,自己留在她身上的那丝仙泽被触动了。那是他用自己心头血炼化的一缕气息,平日里隐而不发,只有在遇到与天界相关的事物时,才会微微波动,既是护持,也是一种隐秘的联系。

折颜“这丫头,倒是没忘了桃花的味道。”低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怅然。

五万年对于天界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对于凡间的孩童,却足以让她从襁褓婴儿长成懵懂女童。这五年里,折颜几乎每天都会用玉镜看她一眼,看着她学会走路,学会说话,看着她安静地坐在门口发呆,看着她对着一朵花、一片云出神。

他知道,那些都是她残存的仙性在作祟,是她骨子里属于白燕的印记,即便失去了记忆,也未曾完全磨灭。

万事人物“折颜,又在偷看我们家小姑?”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折颜收起玉镜,抬头见是白真。他依旧是一身白衣,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笑意盈盈地走了过来。

折颜“什么叫偷看?”挑眉,语气带着几分不满,“我看自家未婚妻,天经地义。”

白真在他身边坐下,打趣道:“是是是,天经地义。只是不知,我们这位上神小姑,何时才能想起您这位‘天经地义’的未婚夫?”

折颜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慢悠悠地喝着:“急什么?凡间一世,长着呢。她如今这样,无忧无虑,也挺好。”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清楚,司命的命格中,苏燕的顺遂日子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凡间的磨难,迟早会来。他能做的,只有在不违逆天机的前提下,默默守护,确保她能平安度过每一个坎。

白真“对了,昨日我去看姑父,他还问起小姑呢。”道,“姑父说,再过些时日,便是小姑在凡间的及笄之年,按照命格,也该遇到那位书生了。”

折颜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紧,随即又松开,语气平淡:“知道了。”

白真看他这副模样,心里暗笑。这位上神平日里洒脱不羁,唯独在白燕的事情上,总是这般口是心非。他哪会不知道,折颜对那素未谋面的书生,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无名火。

白真“你也别太放在心上,劝道,“不过是历劫所需的情劫罢了,当不得真。待小姑历劫归来,哪里还会记得什么凡间书生?”

折颜瞥了他一眼:“我用得着你提醒?”

白真耸耸肩,不再多言。有些醋意,总得让他自己慢慢消化。

两人沉默地坐了一会儿,只有风吹过桃花林,发出簌簌的声响。

白真“说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前几日墨渊上神出关,还问起燕姑姑了。他说,当年姑姑总爱缠着他问练兵之事,如今倒是清静了。”

折颜哼了一声:“他那昆仑墟有什么好的?舞刀弄枪,哪有我这桃林自在?”

白真失笑。这位上神,连墨渊上神的醋都要吃,当真是……没救了。

又聊了几句,白真便起身告辞了。桃林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折颜重新拿出玉镜,镜中,苏燕已经跟着母亲回了家,正把那枝桃花插进窗台上的一个小瓷瓶里。她踮着脚尖,小心翼翼的样子,和当年白燕在桃林里侍弄那些仙草时,一模一样。

折颜目光柔和下来,指尖轻轻拂过玉镜边缘,低声道:“燕儿,慢慢长大,别怕。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在。”

玉镜中的小女童似有感应,忽然抬头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层层时空,看到那片遥远的桃林,看到那个一直牵挂着她的红衣身影。

她对着空无一人的窗外,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带着困惑却又无比纯净的笑容。

凡间的日子,还在一天天继续。苏燕在江南水乡的暖阳里慢慢长大,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只知道自己有疼爱她的父母,有一个时常出现在梦里的桃林和模糊身影。

而天界的十里桃林,折颜的等待也在继续。他守着满林桃花,守着那份跨越仙凡的牵挂,静待着他的上神历劫归来,再续前缘。

时光,在这一边的宁静守护与另一边的懵懂成长中,悄然流淌。

又是数年光阴流转,凡间的苏燕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十五岁的年纪,正是豆蔻梢头,她褪去了孩童的稚气,眉眼间渐渐显露出几分清丽。寻常农家女多是粗布麻衣,可穿在她身上,却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娴静气质。她依旧爱坐在门前看河水,只是不再像幼时那般喃喃自语,更多的时候是捧着一卷书,看得入神。

苏老实夫妇感念女儿聪慧,虽家境不算富裕,却也咬牙供她去镇上的学堂识了几年字。苏燕也争气,悟性极高,先生教的诗文过目不忘,偶尔还能自己写几句小诗,在邻里间传为美谈。

万事人物“我们家燕儿,怕是文曲星下凡呢。”李氏常对着街坊四邻念叨,语气里满是骄傲。

这日,苏燕去镇上给父亲买笔墨,路过一家书铺时,被里面传来的争执声吸引。

万事人物“这《南华经》乃是孤本,店家怎能出尔反尔,昨日说好留给在下,今日却要卖给旁人?”一个温润却带着几分执拗的声音响起。

苏燕好奇地探头望去,只见书铺角落里,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年轻书生正与店家理论。那书生眉目清秀,面容白皙,虽面带急色,却举止有礼,一看便知是个知书达理之人。

万事人物店家一脸为难:“张公子,实在对不住,这位客官愿意出双倍价钱……”

万事人物“学问之道,怎可用银两衡量?”书生眉头微蹙,语气恳切,“在下钻研庄子已久,这孤本对在下至关重要,还请店家通融。”

万事人物苏燕看着那书生,不知为何,心里竟生出几分莫名的熟悉感。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刚买的笔墨,又望了望书生手中紧紧攥着的那卷书,忽然走上前,轻声道:“店家,这位公子既如此需要这本书,不如便先让给他吧。”

万事人物店家愣了一下,看向苏燕:“姑娘,这……”

万事人物“双倍价钱,我替这位公子出。”苏燕语气平静,从钱袋里拿出积攒许久的碎银,放在柜台上,“够吗?”

万事人物那书生猛地回头,看向苏燕,眼中满是惊讶:“姑娘,这……这如何使得?在下与姑娘素不相识,怎能让你破费?”

万事人物苏燕抬眸,对上他的目光,浅浅一笑:“公子不必介怀。我虽不懂太深的学问,却也知好书应遇知音。公子既爱此书,便是它的缘分。”

万事人物她的笑容干净澄澈,像江南的春水,轻轻漾过书生的心湖。书生一时竟看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脸颊微微泛红:“在下张砚之,多谢姑娘解围。不知姑娘芳名?这笔银两,在下定要还上。”

万事人物“举手之劳,公子不必挂怀。”苏燕并未告知姓名,转身便要离开。

万事人物“姑娘留步!”张砚之连忙叫住她,将那卷《南华经》小心收好,“姑娘既爱读书,在下府中倒有几卷闲置的诗文,不知姑娘可否赏光,让在下略表谢意?”

万事人物苏燕本想拒绝,可看着张砚之诚恳的眼神,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那就叨扰公子了。”

张砚之的家就在镇子东头,是一处雅致的小院,院里种着几株翠竹,透着书卷气。他将苏燕请进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万事人物“姑娘请坐。”张砚之忙着给她倒茶,动作略显局促,“在下寒门学子,家境简陋,让姑娘见笑了。”

万事人物“公子客气了。”苏燕环视着书房,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字上,那字笔力清隽,颇有风骨。

万事人物“姑娘也懂书法?”张砚之见她看得认真,问道。

万事人物“略懂皮毛。”苏燕轻声道,“公子这字,颇有灵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诗文谈到书法,从经史谈到见闻,竟十分投缘。苏燕发现,张砚之虽年轻,却学识渊博,谈吐不凡,而且心地善良,说起乡间疾苦时,眼中满是悲悯。

而张砚之也被苏燕的聪慧和见解打动,他从未想过,一个农家女子竟有如此见识,更难得的是她那份不卑不亢的从容。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

万事人物苏燕起身告辞:“时辰不早,我该回家了,多谢公子款待。”

万事人物张砚之连忙起身相送:“姑娘慢走。今日之事,在下铭记在心,改日定当登门道谢。”

苏燕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身离开了小院。

走在回家的路上,苏燕的心情有些异样。与张砚之相处的时光很愉快,可不知为何,她总会想起那个梦中的红衣身影,心里竟隐隐有些不安,仿佛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她甩了甩头,试图将这种奇怪的感觉抛开。

而此时的天界,折颜正对着玉镜,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方才苏燕与张砚之在书铺相遇、在书房相谈甚欢的一幕幕,他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看到张砚之望着燕儿的眼神,以及燕儿对那书生露出的笑容,折颜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

折颜“好一个张砚之!”冷哼一声,指尖猛地攥紧,石桌上的茶杯瞬间被震得粉碎,茶水溅湿了他的红衣,他却浑然不觉。

他知道这是司命安排的情劫,知道燕儿与这书生的相遇是历劫必经之路,可道理归道理,心头的醋意却怎么也压不住。那是他护了数万年的人,是他放在心尖上的未婚妻,如今却对着一个凡间书生言笑晏晏,怎能让他不气?

万事人物“上神,您这是怎么了?”守在桃林外的小仙童听到动静,小心翼翼地进来查看,见此情景,吓得声音都发颤。

折颜没事!

折颜下去吧!

小仙童不敢多问,连忙退了出去。

折颜重新看向玉镜,镜中,苏燕已经回到了家,正坐在灯下,对着窗外发呆,神情有些恍惚。

他知道,燕儿心里那丝属于白燕的本能在提醒她。她对张砚之的好感,更多的是凡人苏燕的情愫,而属于上神白燕的灵魂深处,依旧记挂着他。

想到这里,折颜的脸色稍缓,可心里的憋闷还是没散去。他抬手一挥,一道仙力悄然飞出桃林,直奔凡间。

这道仙力并未干涉任何事,只是在张砚之的小院外轻轻绕了一圈,留下了一丝若有似无的威压。这威压对凡人无害,却足以让张砚之夜里做个噩梦,梦见一只威风凛凛的凤凰对着他怒目而视。

做完这幼稚的举动,折颜才觉得心里舒坦了些,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次日,张砚之果然依言来到苏家道谢。他提着两盒点心,见到苏燕的父母,恭恭敬敬地行礼,将昨日的事情说了一遍,言语间对苏燕充满了感激。

苏老实夫妇见张砚之文质彬彬,谈吐得体,心里也颇有好感,热情地留他吃饭。

席间,张砚之与苏燕偶尔目光相接,都会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空气中仿佛多了些微妙的气息。

自那以后,张砚之便时常来找苏燕,有时是送几卷书,有时是讨论文字,有时只是坐在河边,陪着她静静地看流水。

苏燕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私下里已经开始盘算着,等燕儿再大些,便托媒人去张家说亲。

苏燕自己也感觉到了变化,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和张砚之在一起,看到他时,心里会莫名地欢喜;见不到他时,又会有些失落。只是,那份来自灵魂深处的不安,也从未消失过。

她不知道,在遥远的九天之上,有一位红衣上神,正日复一日地守着玉镜,看着她在凡间的喜怒哀乐,品尝着这份跨越仙凡的牵挂与醋意。

而她与张砚之的缘分,才刚刚开始。这场注定要经历的情劫,正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铺展开来。

上一章 凡尘劫启与桃林牵挂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折颜与白燕相爱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劫满归位,前尘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