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的反击迅捷而有效。
就在书房谈话后的第二天,数家颇具影响力的权威媒体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报道。内容并非枯燥的澄清声明,而是巧妙地捕捉了江屿和谢旬在近期“隐居”生活中一些自然流露的瞬间。
视频是从窗外抓拍的。
有谢旬在清晨光线柔和的客厅里专注看剧本,江屿在不远处处理邮件,偶尔抬头望向他,目光沉静而专注;有两人在开放式厨房里,谢旬动作利落地准备简单餐食,江屿倚在一旁流理台,手里拿着水杯,看似随意交谈,侧脸线条在烟火气中显得格外柔和;甚至还有一张抓拍,是雨后初晴的阳台,谢旬指着天边隐约的彩虹说着什么,江屿站在他身侧,唇角微扬,眼底带着极浅淡却真实的笑意。
这些画面没有过度修饰,光线自然,构图甚至有些生活化的随意,却恰恰传递出一种“岁月静好,彼此陪伴”的稳定感。配文的措辞也相当克制,没有刻意煽情,只着重强调在风波之中,两人如何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展现了一个稳固家庭所能提供的核心力量。
同时,几位在圈内德高望重的前辈,包括江屿提及的张导,也陆续通过工作室或个人社交账号发声,以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措辞,驳斥了关于林先生以及江屿父母事故的不实谣言。张导更是直接贴出了当年江屿在国外拍戏的行程单和剧组证明,时间线上与林先生出事的时间完全错开,铁证如山。
警方官微也适时转发了当年那起不幸车祸的官方事故认定通报,明确排除了人为因素,以权威姿态击碎了最为恶毒的“克亲”揣测。
法律程序同步启动,江屿工作室晒出了针对几个带头造谣的营销号和所谓“知情人士”的法院立案通知书,态度强硬,毫不妥协。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之前被带节奏的路人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整件事。那些刻意引导的、充满恶意的猜测,在确凿的证据和这种“稳定幸福”的生活画面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且居心叵测。粉丝们更是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控评和澄清变得更有底气,舆论的风向开始肉眼可见地扭转。
【我就说嘛,江影帝怎么看也不像是那种人!看看这生活照,多温馨!】
【证据都甩脸上了,那些黑子还能怎么跳?支持维权!】
【呜呜呜屿旬是真的!在这种时候还能这么平静地相互陪伴,太好磕了!】
【之前跟风骂过,道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者支持告到底!】
谢旬刷着手机上的舆论变化,不得不承认江屿手段之高。他精准地把握了公众心理,用最直观的方式瓦解了恶意,重塑了形象。
而在这段“相互扶持”的居家日子里,两人之间的氛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江屿似乎将那种“迂回”的陪伴策略执行得更加彻底。他不再只是“恰好”出现在谢旬所在的空间,而是开始尝试融入谢旬的节奏。
比如,他会拿起谢旬看完后放在一旁的剧本,饶有兴致地翻阅,然后指着某段戏,用他专业的视角和低沉悦耳的嗓音,与谢旬探讨表演的细节和可能性。他的见解独到,常常能给予谢旬启发,这种基于共同专业领域的交流,轻松而有益。
又或者,在谢旬专注于研究某道复杂菜谱时,江屿会主动担任“助手”,虽然他动作生疏,洗菜切菜都透着一股与影帝身份不符的笨拙,甚至会不小心打翻调味罐,但他态度认真,眉宇间没有了平日里的疏离和冷厉,反而有种难得的、近乎可爱的专注。当谢旬无奈又好笑地接过他手里快要切得奇形怪状的食材时,他会微微挑眉,语气带着点不自知的理直气壮:“术业有专攻。”
这些小插曲,冲淡了之前因告白而产生的微妙氛围,增添了几分真实的生活气息。
更让谢旬有些招架不住的是,江屿开始了一些极其自然,却又带着明确亲昵意味的肢体接触。
那不再是镜头前表演性质的牵手或拥抱,而是一些更细微、更私密的举动。他会极其顺手地帮谢旬拂去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指尖轻轻擦过衣料;会在递东西给谢旬时,“不经意”地触碰他的指尖,停留的时间比必要稍长半秒;会在并肩看一部老电影时,将手随意地搭在谢旬身后的沙发靠背上,形成一个松散的、却充满占有意味的环绕。
这些接触蜻蜓点水,转瞬即逝,若谢旬表现出任何一丝闪避或不适,江屿便会立刻若无其事地收回,表情坦然,绝不会让人感到难堪。可正是这种克制下的试探,这种高情商包装下的步步为营,才更让人心跳失序。
谢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维持那种纯粹的、外人般的冷静。他会因为江屿偶尔靠近时带来的清冽气息而微微分神,会因为对方那双深邃眼眸中只映出自己身影的瞬间而感到心悸。江屿展现出的这种兼具成熟男人魅力、偶尔笨拙的真实感以及不动声色的温柔,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正在悄无声息地将他包裹。
他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江屿的感觉,正在悄然变质。那不再仅仅是对任务目标的关注,也不仅仅是对一个身处困境之人的同情或责任感。有一种更私人、更难以控制的情感正在滋生。
一天晚上,谢旬洗完澡出来,看到江屿正坐在客厅的地毯上,背靠着沙发,面前摆着画板和颜料。他画得专注,连谢旬走近都未察觉。
画纸上不再是前几日那些压抑沉郁的色彩,而是一幅未完成的肖像草图。线条流畅而精准,勾勒出一个人安静的侧影——正是谢旬下午靠在窗边看书时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身上,神情放松,眉眼柔和,每一根线条都仿佛被倾注了作画者细腻的观察和……难以言喻的温柔。
谢旬的脚步顿住了。他看着画中那个被江屿的笔触精心描绘出来的自己,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酸涩而鼓胀。
江屿似乎终于察觉到他的存在,抬起头。看到谢旬怔忪的目光落在画板上,他并没有遮掩,只是神色自然地放下笔,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我动静太大了吗?”
谢旬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画上:“你画得很好。”
“是你本身就很好画。”江屿的语气平淡,却像一颗石子投入谢旬心湖。
这句话,连同画中那个被温柔以待的影像,仿佛瞬间击穿了谢旬一直努力维持的心防。他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他在意江屿。在意这个外表强势、内心却藏着伤痕与偏执的男人。在意他看似完美伪装下的真实情绪,在意他偶尔流露的笨拙与温柔,甚至……在意他对自己那份近乎病态的占有欲背后,所隐藏的、可能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明了的不安与执着。
这种在意,早已超出了任务的范畴。
【目标人物情绪值波动:+5。当前情绪值:+14。】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昭示着江屿因这无声的凝视与靠近,心情正在好转。
谢旬抬起眼,对上江屿的目光。那双总是深邃难测的眸子里,此刻清晰地映着他的身影,带着一种安静的、等待的意味。他没有催促,没有逼迫,只是这样看着他,仿佛有无限的耐心。
谢旬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发出声音。他只是走过去,在江屿身边的空位坐下,拿起另一支画笔,蘸了点清水,在调色盘上随意晕开一抹浅蓝。
“这里,”他指着画中窗外背景的某一处,声音很轻,“加点这个颜色,会不会更好看?”
江屿看着他近在咫尺的侧脸,看着他微湿的发梢,和那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的眼睛,眸色渐深。他没有去看调色盘,目光始终锁在谢旬身上。
“好。”他应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他没有追问谢旬为何突然坐下,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两人就这样并肩坐在暖黄的光晕里,共用着调色盘,偶尔低声交谈一两句关于画作的无关紧要的话,气氛安宁得让人几乎要忘记外面曾有的惊涛骇浪。
但谢旬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心中的天平正在倾斜。对江屿的感情,如同悄然滋生的藤蔓,缠绕上他的心扉。
他还没有准备好回应那份沉重的告白,但他无法再欺骗自己,他对江屿,仅仅只是任务关系。
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了一条缝隙,汹涌的潮水便已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