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末在战略发展部总监的位置上坐稳后,立刻着手充实自己的团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集团官网和各大招聘平台发布了数个高级项目经理的职位,任职要求精准地描述了林薇在海口所展现出的所有能力和经验。
招聘信息发布后,陈末亲自致电林薇。 “集团战略部有新的职位开放,我看要求和你的经历非常匹配。”他的声音透过电话,平静如常,“机会不错,你应该来试试。”
林薇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既兴奋于能有机会重返更大的平台,又对一手创办的“椰风生活”感到不舍。 “陈总,我……‘椰风生活’这边刚走上正轨……” “老赵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陈末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你需要更大的挑战。这里,有更硬的仗要打。”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需要信得过的人。”
最后这句话让林薇下定了决心。“我明白了!我立刻准备简历和面试!”
接下来的流程一切合规。林薇提交了精心准备的简历,突出展现了她在海口从零到一打造“椰风生活”、实现盈利和模式创新的亮眼业绩。经过HR初筛、业务部门(由陈末主导)几轮专业且严格的面试,她的能力和对社区新零售的深刻理解给所有面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终,林薇凭借绝对优异的履历和面试表现,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录用为集团战略发展部高级项目经理。所有流程公开透明,无懈可击。
只有明眼人能看出,那职位要求简直是为林薇量身定做。
林薇的正式入职,让陈末如虎添翼。她带来了宝贵的一线实战经验和敏锐的市场直觉,成为陈末推进关键项目最得力的臂膀。
而海口“椰风生活”则完全交给了老赵。陈末偶尔会通过电话关心一下,只在大方向上提点建议,不再过多干涉具体运营。老赵为人踏实重义,在当地人脉渐广,将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就在陈末团队实力增强、苏曼麾下力量得到补充之时,刘伟的攻势不再掩饰,第一轮正面交锋骤然爆发。
交锋的焦点,落在了至关重要的“智慧社区”终端零售试点项目上。
这是苏曼力主、陈末团队精心策划数月的转型关键项目,旨在将宏海的传统零售业务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打造样板工程。方案扎实,前景可观,但前期投入预算巨大。
集团高层评审会上,苏曼亲自陈述方案,逻辑清晰,数据有力。陈末带着林薇等人列席,准备应对质询。
刘伟并未直接攻击方案本身。他等苏曼讲完,才慢条斯理地开口,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卓身上。
“苏总的方案愿景很吸引人,数字化、新零售,确实是趋势。”他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赞赏,但话锋随即一转,“但是,如此巨大的投入,风险是否经过审慎评估?我们宏海的核心优势在于传统制造和供应链,贸然进入一个技术驱动、完全陌生的领域,我们的人才储备、技术积累、管理模式,是否真的跟得上?”
他身旁的财务高管立刻附和:“刘副总所言极是。根据方案的财务预测,前期亏损几乎是必然,且回报周期过于漫长。在当前集团资金链仍需休养生息的情况下,是否值得如此豪赌?”
另一位刘派中层则看似公允地补充:“而且,这个项目由战略发展部主导,团队虽然有能力,但是否具备足够的互联网基因和大规模落地执行经验?毕竟,构想和现实常有差距。是否应该更谨慎,比如,先找一个非核心区域进行极小范围的低成本试验?”
句句站在集团风险角度,实则全盘否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团队执行力,意图将项目无限期拖延或扼杀。
会议室气氛骤然紧张。
苏曼面色不变,眼神锐利如刀,直视刘伟:“刘副总的意思是,因噎废食才是控制风险的最佳方式?守着旧摊子缓慢失血,比投资未来更安全?至于团队和能力问题……”
她微微侧身,看向陈末:“陈总监,你来回答。”
陈末迎上所有目光,平静开口,没有情绪,只有事实:“所有关键风险点都已识别并有对应预案,压力测试结果在报告附录第十七页。至于团队,”他看向林薇,“林经理在海口从零到一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并实现盈利,她的经验足以确保执行不走样。我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集团级的资源支持。”
林薇紧随其后,声音清晰镇定:“我们在海口验证的精细化运营、供应链优化和本地化服务模式,是这个方案的基石,并非空中楼阁。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第一轮交锋,唇枪舌剑,看似平局,但火药味已弥漫整个会议室。
李卓高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听着两派争论,眼神晦暗不明,迟迟没有表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的决定,将不仅关乎这个项目的生死,更将清晰地揭示出在这场日益激烈的权力对决中,天平最初将向哪一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