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颜集团在西宁、昆明、贵阳的迅速布局和初步成功,果然立刻引来了宏海集团的条件反射式反应。赵霆再次展现出其背后鼎晟资本的资本威力,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这三座城市各快速收购了一家本地中小型同类企业,迅速挂牌,改头换面,以“宏海”品牌强势切入市场。
其手法与在川渝时如出一辙:高薪挖人、低价倾销、舆论造势,企图用资本优势强行挤压欢颜的生存空间,打乱欢颜的开发节奏。
然而,这一次,陈末和他的团队在应对之余,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
这些被收购的本地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宏海的整合显得异常粗暴和急切,似乎并不在意长期经营,只求快速打出声势。其在三地的投入虽然声势浩大,但更像是一种战术骚扰,并未展现出在川渝市场那种不惜血本、志在必得的决心。其宣传重点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多强调“宏海集团战略西进取得重大突破”、“新模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等利于资本市场想象的概念。
林薇将一份深度分析报告放在了陈末桌上:“陈董,很奇怪。根据我们的监测,宏海在这三座新城市的实际地面推广和供应链建设投入,远低于其宣传力度。他们更像是在……‘表演’进军。”
苏曼也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一些信息:“鼎晟资本最近在境外资本市场的活动异常频繁,似乎在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资本运作,与宏海的实体业务进展关联不大。”
所有的线索在陈末脑中迅速拼接,一个冰冷的、却更能解释对方行为的真相浮出水面。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全国地图前,目光锐利如刀。
“我明白了。”陈末的声音带着一丝洞穿阴谋后的冷冽,“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和我们长期竞争,也没想过要真正经营好宏海集团!”
他转过身,看向苏曼和林薇,斩钉截铁地说:“鼎晟资本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做实体的商业竞争!他们是借着与我们欢颜‘大战’的由头,制造热点,炒作概念,拉升宏海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和股价!等股价被炒到高位,他们就会趁机抛售所持的宏海股份,实现高位套现!”
“所有的一切——在川渝的疯狂补贴、在西部的迅速跟进——都只是一场演给资本市场看的‘大戏’!我们,以及这个市场里的所有玩家,都成了他们资本博弈棋盘上的棋子!”苏曼瞬间领悟,脸色变得凝重。
“没错。”陈末眼神冰冷,“他们不在乎宏海这家公司最终是死是活,也不在乎是否真的能打败我们。他们在乎的,只是这个过程能否足够轰动,能否讲出一个足以让股价飞涨的‘故事’!”
洞悉了对方的核心动机后,整个战局在陈末眼中变得完全不同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继续被他们牵着鼻子走,陷入无休止的消耗战,那正好成了他们炒作的材料。”陈末迅速做出新的战略部署:
1. 战略定性:立即调整策略,将宏海定义为“短期金融投机者”而非“长期商业竞争者”。不再以其为最重要的战略对手。
2. 巩固自身:放缓与宏海正面交锋的节奏,避开其刻意制造的舆论热点。将主要精力回归到苦练内功上: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提升服务品质、深化在三座新城市的精细化运营,建立真正的竞争壁垒。
3. 舆论反制:适时、有策略地向市场和媒体披露真相,揭露鼎晟资本短期套利的意图,降低其炒作故事的可信度,给资本市场降温。
4. 联合潜在盟友:暗中与感受到威胁的双府集团等本土企业进行接触,暗示共同警惕外部资本炒家,维护市场健康秩序的可能性。
陈末的这一洞察和战略转向,至关重要。它使得欢颜集团避免了在对方设定的剧本里浪费更多资源,开始以一种更超脱、更冷静的姿态应对这场风波。
虽然市场上的硝烟并未立刻散去,宏海依旧在制造各种动静,但欢颜的核心管理层已然心中有数。他们不再焦虑,而是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冷眼看着对方“表演”,并等待着其资本游戏最终落幕的那一刻。
真正的商业较量,是长跑,而非被资本操纵的短暂喧嚣。陈末坚信,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