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本书标签: 古代  天幕文  架空历史   

第八章 冯太后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天际的光幕再次流转,星辰变幻,那恢弘沉稳的声音如同命运的判官,再次响彻每一个角落。

与前三位或狠辣、或酷烈、或贤明的太后不同,这一次,光幕展示的是一位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中,以铁腕和智慧推行深刻变革的汉族女性。

【华夏·巾帼纪】

【四篇·冯太后·北魏文明皇后,太和改革的真正奠基者。】

光幕上浮现出新的篆文,随即景象展开。不再是统一王朝的盛世或乱世,而是南北朝对峙时期,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激烈碰撞的图景。

【冯氏,生于441年,北燕皇族后裔。其父冯朗降魏后获罪被杀,年幼的冯氏被没入北魏宫中为奴。幸得同为太武帝妃嫔的姑母冯昭仪抚养教育,她不仅粗通文字,更在深宫中历练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画面展示了冯氏从尊贵的王室后裔沦落为宫中奴婢,又在姑母庇护下于复杂环境中成长的早年经历。

这段坎坷,塑造了她坚韧早熟、善于隐忍的性格。

“哦?此番又是一位幼年失怙,没入宫廷的女子。”丞相苏文晏捻须沉吟,“看来非凡之人,多磨砺于少年。此番经历,与吕后早年颇有相似之处,却不知其后走向如何。”

【456年,14岁的冯氏被文成帝拓跋濬册封为皇后。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权臣乙浑乘机专权,矫诏诛杀大臣,北魏面临倾覆之危。年轻的冯太后(时已尊为皇太后)展现出超凡的果决,密定大策,联合源贺、拓跋丕等大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杀乙浑,首次临朝听政,稳定了动荡的政局。】

光幕上展现了冯太后在文成帝去世后,从悲痛欲绝到迅速冷静,并以雷霆手段铲除权臣的过程。其决断力与政治手腕,让观者动容。

“好!”镇北侯陆擎渊忍不住低喝一声,“当断则断,不拘泥于妇人悲切,有统帅之风!于国有功!”

皇帝凌弘盛目光微凝。冯太后在夫死子幼、主少国疑时的挺身而出,与他此刻面临的潜在危机隐隐呼应,让他心情复杂。

一方面忌惮后宫干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有时确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冯太后与献文帝拓跋弘(文成帝之子,非冯氏所生)关系微妙。她曾还政于渐长的献文帝,但因献文帝诛杀其宠臣李弈,二人矛盾激化。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多言为冯太后所毒杀。冯太后随即拥立年幼的孝文帝拓跋宏(献文帝之子),再度临朝称制,成为太皇太后,独掌大权达十四年之久。】

这一段宫廷隐秘和权力斗争的血腥,让观者屏息。

长公主凌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权力面前,母子名分亦难保全。这位冯太后,比之吕后,亦不遑多让。”

苏清荷则注意到冯太后在政治上的“实用主义”:她可以还政,也可以再度夺权,一切以实际控制力为准绳。这让她对政治斗争的灵活性有了新认识。

然而,光幕接下来的展示,才真正让大旻朝野见识到这位太后超越宫闱斗争的宏大格局与政治远见。

【冯太后主政期间,主持了一系列深刻影响北魏国运的改革,史称“太和改革”。

俸禄制(484年): 北魏早期官吏无俸禄,靠掠夺和贪腐为生,导致吏治败坏。冯太后果断颁行俸禄制,规定“贪赃满一匹者处死”,严厉惩处贪官,使“赇赂殆绝”,极大澄清了吏治。

均田制(485年): 将无主荒地按人口分给农民,露田年老归还,桑田可传世。此制使农民附着土地,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增加了国家收入,也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长制(486年): 建立党、里、邻基层管理体系,取代豪强宗主督护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人口的控制,保证了赋税征发。】

光幕上展现了这些制度从讨论、决策到推行的过程,特别是冯太后在朝臣争论不休时,力排众议,果断支持推行三长制的场景。她的目光超越了个人权势,直指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了不得!”苏文晏惊叹出声,身为丞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几项制度的意义。

“整顿吏治、均平土地、控制户口……此乃强国之基!这位冯太后,真乃治世之能臣,虽古之贤相不过如此!”他心中开始激烈盘算,这些制度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皇帝凌弘盛也悚然动容。

冯太后的改革,直指官僚体系、土地分配、基层控制等王朝统治的核心问题,其眼光之长远,措施之系统,令人惊叹。

他忽然觉得,所谓“后宫干政”的祸患,或许并非在于性别,而在于执政者的眼光和胸襟。若都能如邓绥、冯太后般以国事为重,甚至锐意革新,那……

【冯太后自身厉行节俭,平日穿戴无锦绣之饰,膳食简单,并削减不必要的宫廷贡献。但她对孝文帝的教育极为重视,亲自作《劝戒歌》等教导,令儒士授其汉家典籍,为日后孝文帝深化汉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太后对孙子的严格管教和文化培养,以及其个人生活与政治魄力形成的反差,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490年,冯太后病逝。其生前推行的系列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融合,为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全面汉化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光幕的最后,展现了北魏在冯太后改革后逐渐强盛,以及孝文帝继承其志、继续推进改革的景象。冯太后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天空的光幕缓缓暗下,但冯太后的形象——一位在鲜卑族政权中凭借过人胆识和政治智慧推行深刻“汉化”改革的汉族女性,一位锐意创新的改革家——已深深印入大旻君臣心中。

这一次,引发的思考更为复杂和深刻。冯太后的故事表明,权力的运用,不仅可以维系稳定,更能主动引导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对于正处于鼎盛之下暗流汹涌、同样面临内外挑战的大旻王朝来说,其启示和震撼,远超此前任何一位“巾帼”。

所有人都在沉思,这第四次“天启”,又将把这艘帝国的巨轮,引向怎样的航向?

变革的呼声,似乎已不再是暗流,而即将成为汹涌的明浪。

上一章 第七章 后续影响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九章 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