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本书标签: 古代  天幕文  架空历史   

第三十章 谢道韫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继冼夫人在岭南保境安民的壮阔史诗后,这一次的光芒带着会稽山水的清雅与建康文坛的墨香,映照出一位以才情风骨照耀东晋文坛的传奇才女。

【天幕画面展开】

"谢道韫,字令姜,东晋女诗人。陈郡谢氏之女,书圣王羲之儿媳。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名句流芳百世,更以'林下风气'的名士风范独步当时。"

画面起始于升平四年(360年)的谢氏乌衣巷宅邸。寒冬时节,谢安与子侄围炉论诗。窗外骤雪纷飞,谢安兴起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侄儿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众人称善之际,年方十二的谢道韫轻启朱唇:"未若柳絮因风起。"

满座皆惊。谢安拍案叫绝:"此喻精妙!盐粒沉重,柳絮轻灵,更得雪韵神髓!" 这一句"咏絮之才",从此成为千古佳话。

【天幕展现才女智慧】

婚后的谢道韫虽对丈夫王凝之的平庸深感失望,却未沉沦闺怨。某日,小叔王献之与宾客清谈陷入困境,谢道韫在青绫帷帐后出声:"愿为小郎解围。"

她在帐中续接王献之的论点,"老子云:'大巧若拙',岂非正合此理?" 条分缕析,宾客叹服。事后王献之感激道:"嫂嫂才学,胜我十倍。"

最见其风骨的是她对婚姻的感慨。某次归宁,她向谢安坦言:"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安劝慰:"凝之品行端方,足可托付。" 谢道韫苦笑:"女儿所求,非仅温饱而已。"

【天幕展现刚烈风骨】

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义军攻破会稽。太守王凝之笃信五斗米道,拒不设防,终与诸子一同遇害。

危难时刻,谢道韫神色自若,命婢女抬轿,"取我佩剑来!" 她抽刃出门,手刃数名乱兵。被俘后直面孙恩,凛然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若必如此,宁先见杀!"

孙恩为其气度所慑,竟释其外孙刘涛。百姓闻之,无不赞叹:"谢家女儿,不愧为谢安之侄!"

【大夏朝堂热烈反响】

"咏絮之才,果非凡响!" 翰林院学士们击节赞叹。

年轻言官激动道:"青绫帐内解围,乱军阵前抽刃,这等女子,千古难寻!"

太傅却深思道:"最难得是她既有咏絮之雅,又有抽刃之勇,刚柔并济,方为真名士。"

【天幕展现文化影响】

名士济尼曾评:"王夫人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是闺房之秀。" 这一评价奠定了谢道韫在魏晋风骨中的独特地位。

晚年她隐居会稽,开设学堂,"愿以所学,启人心智。" 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她都隔帘授课,有教无类。

【神都街头巷尾】

茶馆中,说书人眉飞色舞:"好一个谢道韫!咏雪胜须眉,持剑退乱兵,这才是真才女!"

深闺中,千金们窃窃私语:"若能得谢道韫三分才学,也不枉此生。"

文人墨客在酒肆赋诗:"乌衣巷口柳絮飞,青绫帐内玄机解。最是抽刃出门去,方知才女有雄节。"

【天幕结语】

"谢道韫以'咏絮才'留名青史,以'林下风'独步当时。她证明了女子的才情可超越闺阁,气度可媲美名士。其一生雅量,千古流芳。"

天幕光芒渐隐,留给大夏王朝深深的思索。

夏詻皇帝沉默良久,下旨道:"将谢道韫事迹载入《才女传》,命翰林院辑录其诗文。天下女子当知,才学修养最是可贵。"

上一章 第二十九章 洗英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