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本书标签: 古代  天幕文  架空历史   

第三十一章 苏蕙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时值初冬,洛阳皇城覆上一层薄霜。距离上次天幕展现故事已过两月有余,当夜空再次泛起熟悉的玄青色波纹时,满朝文武皆知——天幕又将为大夏揭开一段来自异世界尘封的传奇。

【天幕画面展开】

这一次,光华凝聚成八寸见方的织锦模样,八百四十一字如星罗棋布,在夜空中缓缓旋转。一个清丽的女声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彼界有奇女子,姓苏名蕙,字若兰。前秦时人,以《璇玑图》纵横千古。八百余字暗藏诗篇近万,堪称文字奇迹。"

画面渐显,展现在大夏君臣眼前的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文字方阵。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字并非静置于纸上,而是以五色丝线织于锦缎之上,在月光下泛着莹莹光泽。

"此等技艺,闻所未闻!" 工部尚书忍不住起身惊叹。他仔细数着纵横各二十九行的布局,"八百四十一字织于八寸锦缎,每字不足分毫,需何等眼力与巧手!"

最令文臣震撼的是其精妙设计。当画面展示从不同角度诵读时,一位翰林学士激动地指着其中一处:"诸位请看,'仁智怀德圣虞唐'七字,顺读成诗,逆读亦成章句!"

太学院掌院抚须长叹:"老臣穷尽一生研读诗书,今日方知文字可玄妙至此。这苏氏女子竟将汉字音形义玩味到如此境界!"

【天幕展现创作渊源】

随着画面流转,苏若兰的故事徐徐展开。十六岁嫁与窦滔时,她曾以为得遇良人。谁知丈夫移情歌姬赵阳台,甚至赴任襄阳时独带妾室前往。

寒夜孤灯下,苏若兰将千般情思化作针线。"窦郎负我,我却不负初心。" 她以赤色丝线织就"琴清流楚激弦商",以玄色绣出"伤惨怀慕增忧心"。每一针都藏着思念,每一线都含着深情。

当《璇玑图》完成时,她轻抚锦缎低语:"纵使君心似铁,见此图亦当感我痴心。" 这份以才情挽回感情的智慧,令观者动容。

《璇玑图》的精妙远不止于此。随着天幕演示,大夏君臣发现了更多奥秘:

五色分情:赤色表热烈,黄色显庄重,蓝色寓忧伤,每一色都对应一种情感

回环无尽:从"春水映明月"可读至"月明映水春",诗意循环不绝

诗体兼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乃至杂言诗,皆藏于方寸之间

"这已非寻常织锦,而是文字迷宫!" 年轻太子少傅激动不已,"若将此道用于启蒙教育,孩童习字岂不事半功倍?"

【大夏朝堂热烈反响】

"女子才情竟可至此!" 垂帘后的皇后不禁感叹。她即刻传令尚宫局:"命织造司研习此技,本宫要见识这五色织锦的奥妙。"

而宰相则从治国角度深思:"苏若兰将散乱字句织成锦绣,正如治国需将百姓凝聚成绳。其图纵横有序,正合'经纬天下'之道。"

市井间,茶楼酒肆更是议论纷纷。有文人尝试仿作回文诗,却发现自己连四句回文都难以工整,对苏若兰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令大夏震撼的是,《璇玑图》的影响跨越千年。天幕显示,从武则天亲自作序,到李清照、朱淑真等才女争相研读,乃至传入东瀛、高丽,这幅织锦已成为华夏智慧的象征。

"文化之力,竟能穿透时空。" 夏詻皇帝凝视着璇玑图在异世流传的影像,若有所思。他下旨道:"将《璇玑图》录入典籍,设'璇玑科'选拔擅文字巧思之士。我大夏当以此为契机,重振文教。"

当最后一缕光芒消散于夜空,苏若兰的身影化作点点星光。但她留下的不只是一幅织锦,更是一种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永恒艺术的智慧。

"原来女子才智,可如苏若兰般织情为锦,也可如冼夫人般安定一方。" 公主在寝宫中对着璇玑图临摹,眼中闪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本宫也要寻自己的道路。"

而这,正是天幕显现的最大意义——让大夏看见更多可能,让每一个被照亮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上一章 第三十章 谢道韫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左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