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按下发送键后不到五分钟,手机屏幕亮起。不是邮件通知,而是陆嘉珩的直接回复。
“资料明早发送。至于周末延长:周五下午参观海德堡,周六莱茵河游船,周日自由活动。全程分房预订,行程可调。期待你的决定。”
林薇反复阅读这条信息。分房预订,行程可调——他在小心翼翼地平衡专业与私人关系,给她足够的空间和掌控感。
周一清晨,工作邮箱里果然收到了详细的出差计划。法务部助理同时通知她,已为她办理德国签证加急手续。
“陆总特别指示,这次并购案时间紧迫。”助理补充道。
上午的例会,陆嘉珩全程保持专业。只有在会议结束,众人起身时,他经过林薇身边,低声说:“收到邮件了?”
“收到了。我会在今天内确认行程。”
他微微点头,没有多余表示。
下午,林薇召集法务团队讨论德国并购案的法律风险。会议持续三小时,结束时已是黄昏。她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个文件夹,封面有陆嘉珩的签名批注。
文件夹内是并购案的补充资料,最后附着一份与工作无关的小册子——《海德堡历史文化指南》。没有便条,没有留言,只是静静地夹在那里。
林薇微笑起来,打开电脑回复了出差确认邮件,并抄送了行政部。
十分钟后,内线电话响起。是陆嘉珩。
“林总顾问,请来我办公室一趟。”
他的语气正式,林薇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轻快。
陆嘉珩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门口。听到敲门声,他转过身,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笑意。
“门关上。”他说。
林薇照做后,他立刻问:“你确定了?”
“是的。工作部分我已经安排妥当,至于周末延长...”她故意停顿,看到他眼中闪过紧张,“我接受了你的提议。”
陆嘉珩明显松了口气:“很好。我已经让陈秘书调整了行程。”
“那本海德堡指南,谢谢。”林薇微笑道,“很贴心。”
“我想你可能会感兴趣。”他走回办公桌后,重新戴上总裁的面具,“这次并购涉及多家子公司重组,我们需要确保完全符合欧盟法规。”
他们讨论了半小时专业问题。当林薇准备离开时,陆嘉珩突然说:“对了,德国那边比上海冷,带上保暖外套。”
这种公私交织的关怀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的新常态。
出发前的一周格外忙碌。林薇不仅要处理日常工作,还要研究欧盟商业法和德国当地法规。陆嘉珩同样行程满档,但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单独讨论并购案。
周三晚上,林薇加班到九点。正准备离开时,发现陆嘉珩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她犹豫片刻,敲了敲门。
“进。”他抬头,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还没走?”
“正要走。看到你灯还亮着...”
“有个合同条款需要审阅。”他示意对面的椅子,“坐吧。”
林薇放下公文包:“需要第二双眼睛吗?”
陆嘉珩推过一份文件:“美国那边的合作案,对方在免责条款上很坚持。”
林薇快速浏览后指出几个潜在风险点。讨论半小时后,问题基本解决。
“谢谢你。”陆嘉珩靠向椅背,放松下来,“饿了吗?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面馆还开着。”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工作日晚间单独用餐。面馆很小,但干净温馨。陆嘉珩熟练地点了几样小菜和招牌汤面。
“你常来这种地方?”林薇好奇。
“比去高级餐厅真实得多,不是吗?”他递给她一双筷子,“况且,这里的面确实好吃。”
热腾腾的面上桌,两人安静地吃了一会儿。陆嘉珩突然说:“我前女友总是抱怨我不够浪漫,从不带她去‘适合拍照’的地方。”
林薇抬头:“为什么告诉我这个?”
“因为我觉得你应该理解——有些东西比表面光鲜更重要。”
林薇思考片刻:“我前任则嫌我太务实,说我不懂风花雪月。”
陆嘉珩笑了:“那他显然不了解你的价值。”
这个夜晚,他们聊了很多个人话题——过去的感情、家庭期望、人生遗憾。回程的车上,林薇意识到自己对陆嘉珩的了解已经远超普通上下级关系。
出发去德国的那天,浦东机场细雨蒙蒙。林薇在头等舱休息室看到陆嘉珩时,他正在接电话,眉头紧锁。
“问题?”他挂断后,林薇问。
“新加坡那边又有了新动向,不过李静能处理。”他收起手机,打量她的旅行装扮,“轻便的选择,聪明。”
十小时的飞行中,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工作。只有当飞机越过乌拉尔山脉时,陆嘉珩放下文件,轻声说:“看窗外。”
下方是连绵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蓝色的光辉。这一刻的美景让林薇屏息。
“不可思议。”她喃喃道。
陆嘉珩微笑:“有些风景,只有在这种高度才能看到。”
法兰克福机场到达后,他们直接前往会议地点。连续两天的谈判紧张而高效。林薇的专业表现赢得了德国合作方的尊重,而陆嘉珩的商业洞察力则令对方频频折服。
周五下午,最后一场会议结束,德国合作方代表与陆嘉珩握手:“陆总,您和您的团队令人印象深刻。期待长期合作。”
回酒店的车上,陆嘉珩松了松领带,长舒一口气:“工作部分结束了。”
林薇看着窗外异国街景,突然感到一丝紧张。现在,他们不再是总裁和总顾问,只是两个相约度过周末的旅人。
酒店前台,陆嘉珩确认预订:“两间豪华房,预订名陆嘉珩。”
房间在同一层,但对门而非相邻。拿房卡时,他轻声说:“给你空间,但不会太远。”
林薇的心轻轻颤动。
简单整理后,他们乘车前往海德堡。古城在夕阳下美得像童话,内卡河蜿蜒流过古老桥梁。
“我知道一家俯瞰全城的餐厅。”陆嘉珩说,“当然,如果你不介意和我共进晚餐。”
林薇微笑:“带路吧。”
餐厅露台,烛光在渐深的暮色中闪烁。点完菜后,陆嘉珩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小小的礼物,庆祝项目成功。”
林薇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精致的钢笔,笔杆上刻着细微的纹路。
“万宝龙146,律师的经典选择。”他解释道,“我在法兰克福机场看到的,觉得适合你。”
这份礼物既专业又贴心,林薇十分感动:“谢谢,我很喜欢。”
晚餐在轻松氛围中进行。陆嘉珩聊起大学时来德国旅行的经历,林薇则分享了在法学院的有趣往事。
“你知道吗,”酒至半酣,陆嘉珩注视着烛光中的她,“我第一次在办公室见到你时,就感觉到你很特别。”
林薇挑眉:“因为我是周律师推荐的人?”
“不,因为你走进来的样子——自信,却不傲慢;美丽,却不自知。”
这句话在夜风中轻轻回荡。林薇感到心底的防线在一点点瓦解。
饭后,他们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在一座拱门下,陆嘉珩停下脚步。
“林薇,我知道我们约定慢慢来。”他的声音轻柔,“但站在这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城市里,让人忍不住思考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她抬头看他,月光勾勒出他分明的下颌线。
“什么是重要的?”她轻声问。
“真实。坦诚。以及抓住合适时机的勇气。”
他的吻轻柔落下,不同于上海那个匆忙的夜晚。这个吻绵长而深情,充满了未言明的承诺。
回到酒店,他们在林薇的房门前道别。陆嘉珩轻抚她的脸颊:“晚安。明天早餐厅见。”
林薇独自在房间里,指尖轻触嘴唇,回味那个吻。手机亮起,是陆嘉珩的消息:“今晚每一刻都珍贵。”
她回复:“是的。晚安。”
周六的莱茵河游船阳光明媚。陆嘉珩穿着休闲装,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他们像普通游客一样品尝当地葡萄酒,欣赏沿岸古堡。
“想象一下,这些城堡见证了多少故事。”林薇靠着栏杆说。
“也许几百年后,也有人站在这里,想象我们的故事。”陆嘉珩自然地搂住她的腰。
这次,林薇没有躲闪,反而靠向他。
周日自由活动,他们选择了远离游客的小镇漫步。在一家古董店,陆嘉珩看中了一块老怀表。
“给我外婆的礼物。”他解释,“她收集各种计时器。”
林薇为他这个细腻的举动心动。她自己也挑选了一本旧德文诗集,尽管她不懂德文。
“为什么选这个?”陆嘉珩好奇。
“美丽的物品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感受。”她回答。
回上海的航班上,林薇头一次在陆嘉珩肩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他正静静地看着她,眼神温柔。
“我们回去后,”他轻声说,“现实还会继续。但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对吗?”
林薇点头:“是的。”
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时,上海正在下雨。取行李时,陆嘉珩已经重新戴上了总裁的面具,但偶尔投来的目光依然温暖。
周一早晨,林薇走进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他们在莱茵河游船上的合影——不知何时被拍下的,两人笑得自然灿烂。附着的便条上写着:“美好记忆值得珍藏。期待创造更多。——嘉珩”
例会开始前,陆嘉珩在会议室门口与她相遇。
“林总顾问,早。”他公事公办地点头,但在擦肩而过时,手指轻轻划过她的掌心。
这个微小而亲密的接触,让林薇一整天都带着微笑。
午休时,她回复了他早上的邮件——关于并购案后续工作的正式邮件,但在结尾处加了一句只有他懂的暗语:“期待下一次‘高空视角’。”
一分钟后,回复到来:“我也是。ps:红色真的很适合你。”
林薇看向玻璃幕墙中自己的倒影,意识到这段关系已经无法用任何职业规范来简单定义。而在心底,她并不想定义它。
窗外,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上海这座充满契约精神的城市里,有些关系,正以最不合约的方式悄然生长。而这一次,她愿意跟随内心的节奏,看看这段关系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