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醒狮少年
本书标签: 现代  现在进行时  醒狮少年 

第二十六章:非遗文化节

醒狮少年

古镇中心广场,平日略显空旷的石坪地,今日被装点得五彩斑斓。巨大的红色充气拱门上,“岭南水乡民俗文化节”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各色彩旗迎风招展,临时搭建的舞台背景是巨幅的岭南水乡水墨画。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小吃的香气、人群的喧闹声以及高分贝的音响效果,营造出一种沸腾的、商业化的节日气氛。

各家参展的非遗摊位沿广场边缘排开,剪纸、广绣、泥塑、凉茶……琳琅满目,吸引着游客驻足。舞台区更是人头攒动,正在进行的是其他项目的展演,热闹的歌舞、惊险的杂技,引来阵阵喝彩。

德威堂的三人出现在广场边缘时,与这喧嚣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陈国栋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熨烫平整的深色中式褂衫,面色沉静,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周围的嘈杂都与他无关。陈醒心跟在他身后,穿着母亲改好的练功服,外面套着一件普通外套,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她看着眼前这花花世界,再想想自家那套古老深奥的阵法,心中不免忐忑。母亲则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那双薄底布鞋和一些必需品,脸上写满了担忧。

林俊辉早已等在入口处,看到他们,立刻迎了上来。他今天也穿得相对正式,显然对这次选拔极为重视。“陈师傅,醒心,这边走。‘鼓乐演绎’环节的候场区在舞台侧面。”他一边引路,一边快速低声介绍,“评委一共五位,三位是文化馆的专家,两位是特邀的音乐学院教授。规则是每组八分钟展示时间,超时扣分。”

候场区用简易围栏隔开,里面已经聚集了几支参赛队伍。有穿着统一华丽演出服的年轻乐团,他们的乐器崭新锃亮,队员之间谈笑风生,自信满满;也有像宏盛堂这样经验丰富的狮队,他们的队员正在做热身,动作专业,气势十足。相比之下,只有两人、且装备朴素的德威堂,显得异常孤单和另类。

不少好奇或审视的目光投向他们,尤其是落在陈国栋这位年迈的老师和陈醒心这个生面孔上。窃窃私语声隐约可闻:“德威堂?他们不是都快……怎么还来?”“就两个人?能演什么?”“那老爷子还能舞得动吗?”

这些目光和议论像针一样扎在陈醒心身上,让她更加紧张,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她下意识地看向父亲。陈国栋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他闭着眼,微微仰头,像是在调整呼吸,又像是在与某种无形的力量沟通。那份超然的定力,无形中也感染了陈醒心,让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默默回忆着步法和鼓点。

林俊辉办好手续回来,将号码牌别在陈醒心身上——第七组,压轴出场。这无疑又增加了心理压力。

前面的队伍依次登场。有的用现代编曲演绎传统民歌,新颖动听;有的展示高难度的杂技鼓技,惊险刺激;宏盛堂的表演则融合了醒狮技巧与流行音乐,热闹欢快,赢得了不少掌声。评委们交头接耳,频频点头。

终于,轮到德威堂了。

主持人报出“德威堂狮馆”的名字时,台下响起了一些礼貌性的、却也带着疑惑的掌声。陈国栋睁开眼,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他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旧褂衫,稳步走向舞台中央那面准备好的堂鼓。陈醒心也深吸一口气,脱掉外套,换上那双薄底布鞋,走到父亲用眼神指定的“五黄”起始位。

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炫目的灯光效果,只有一老一少,一面鼓,一片空荡荡的舞台。

评委和观众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陈国栋举起鼓槌,与陈醒心对视一眼。那一刻,陈醒心从他眼中看到的不是紧张,而是一种沉淀了数十年的、即将喷薄而出的力量。

“咚——!”

“惊雷鼓”第一声,炸响!声音不如音响扩出的那般响亮,却异常厚重、纯粹,带着一种原始的冲击力,瞬间压过了场内的杂音!

陈醒心应声而动!震宫起,步踏东方!脚下的石坪果然与青石板感觉不同,更滑,更硬,但她穿着薄底布鞋,努力感知着地面的每一分变化,步伐力求沉稳。

“咚!咚!”鼓声连绵,陈醒心身形疾转,向离宫掠去。她的动作还带着明显的生涩,远不如前面队伍那般娴熟流畅,但每一步都踩得极其认真,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陈国栋的鼓点不再是单纯的节奏,它时而如闷雷滚滚,压迫感十足;时而如雨打荷叶,密集急促;时而又出现短暂的留白,留下无尽的悬念。他的全部心神似乎都与鼓槌融为一体,通过鼓声指挥着女儿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

陈醒心完全沉浸在了鼓声构筑的世界里。她忘记了台下的观众,忘记了紧张的比赛,眼中只有脚下的九宫方位,耳中只有父亲那充满魔力的鼓点。她的动作开始抛开刻意,渐渐带上了一种本能般的反应。虽然依旧不够完美,偶尔步伐会略显踉跄,但那种试图与古老阵法、与父亲心神合一的努力,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场。

当最后一声鼓点落下,陈醒心恰好完成“离宫落”,定住身形。她的胸膛剧烈起伏,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整个广场出现了一刹那的寂静。

没有华丽的技巧,没有热闹的伴奏,只有最原始的鼓声和最朴素的步伐。但正是这种纯粹,这种试图展现古老阵法内核的尝试,这种一老一少在舞台上形成的、近乎悲壮的传承画面,带给观众一种不同于其他表演的、直击心灵的震撼。

几秒钟后,掌声才如同迟来的潮水般响起。起初有些稀疏,随即变得越来越响亮,越来越热烈。评委席上,几位老专家坐直了身体,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和赞赏的神情。

陈醒心喘着气,看向舞台中央的父亲。陈国栋也正看着她,他额角见汗,但腰背挺直如松。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演结束后的轻松或得意,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没有向观众鞠躬致意,只是缓缓放下鼓槌,仿佛完成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父女二人在一片掌声中默默退场。林俊辉和母亲立刻迎了上来,母亲激动地给陈醒心擦汗,林俊辉则低声说:“效果很好!非常独特!评委反应不错!”

然而,就在他们稍微放松之际,一个穿着文化节工作人员制服、面色严肃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径直来到陈国栋面前。

“陈师傅,您好。我是文化节评审委员会的秘书。”男人推了推眼镜,语气公式化,“有评委对您刚才展示的‘阵法’的师承和历史真实性提出了一些疑问,需要您提供更详细的文字或物证材料进行核实。请您稍后到评审办公室一趟。”

真实性疑问?陈醒心刚刚落回肚子里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

---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沉默的许可 醒狮少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一个大胆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