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张凌赫:与你共赴星光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第七十五章:戏骨相携

张凌赫:与你共赴星光

国家话剧院排练厅的晨光里,苏玥正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小青对峙法海的台词,指尖因刻意绷紧而泛白,语气里的桀骜却总觉得少了点“收放自如”的劲儿。忽然,身后传来轻缓的脚步声,袁泉穿着素色练功服,手里拿着杯温热的菊花茶走过来:“苏玥,要不要试试用‘气’带情绪,而不是用‘力’?”

苏玥转过身,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瞬间想起袁泉第一次指导她时说的话——“话剧舞台的魅力,在于‘留白’,情绪太满反而会让观众出戏,就像泡茶,水太满会溢,七分满才有余味”。她看着袁泉,语气里满是请教的诚恳:“袁老师,我总觉得小青的‘狠’演得太外放,想收却收不住,尤其是她说‘我偏要闯这人间’时,不知道怎么平衡‘叛逆’和‘天真’。”

袁泉拉着她走到舞台中央,捡起地上的一根丝带,轻轻系在她手腕上:“你试试把注意力放在丝带上——说‘偏要闯’时,丝带轻轻晃,代表小青的‘天真’;说‘人间’时,丝带绷直,代表她的‘倔强’。情绪的转换,要像丝带的动静一样,自然又有层次。”

苏玥按照她说的,重新念出台词。当“我偏要闯这人间”的尾音落下时,手腕上的丝带刚好从晃动转为绷直,眼神里的情绪也跟着从“好奇”过渡到“坚定”。袁泉笑着点头:“就是这样!舞台表演不是‘演情绪’,是‘让情绪自然流淌’,就像你演阿雨时,指尖的微颤不是刻意设计的,而是从角色心里长出来的,小青的情绪也该这样。”

接下来的排练中,袁泉成了苏玥的“专属舞台导师”。两人对戏“白蛇劝小青离开人间”时,袁泉特意放慢节奏,教她感受“对手的情绪反馈”:“我说完‘人间险恶,不如回西湖’时,你别立刻反驳,先停顿半秒,眼神从‘不服’转为‘委屈’——小青不是真的想反驳姐姐,是怕失去唯一的依靠,这个停顿就是‘情绪的呼吸’,能让观众感受到她的内心挣扎。”

苏玥跟着练习,当袁泉的台词落下时,她刻意顿了顿,眼眶慢慢泛红,却没掉泪,只是轻轻攥住袁泉的衣袖,声音带着点发颤:“姐姐去哪,我就去哪,西湖没有姐姐,就不是我的家。”话音刚落,排练厅里响起工作人员的掌声——这个带着“委屈”的反驳,比之前的激烈对抗更打动人,也更符合小青“嘴硬心软”的性格。

为了让苏玥更好地理解“舞台张力”,袁泉还带她看了自己早年参演的话剧录像:“你看这段我演的《简爱》,简爱对罗切斯特表白时,没有大声嘶吼,只是往前迈了一步,声音放得很轻,却比大喊大叫更有力量——舞台上的‘强’,不是声音大,是‘情绪的浓度’足够高,能让观众隔着距离都感受到角色的心跳。”

苏玥把这段录像反复看了十几遍,还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舞台张力=情绪浓度×留白空间,就像小青送别白蛇时,不说‘我舍不得你’,只说‘姐姐,我会等你’,剩下的不舍藏在眼神里,让观众自己体会。”她把这个感悟用在排练中,当小青看着白蛇被法海带走时,她没有大哭,只是站在原地,望着白蛇消失的方向,手指轻轻摩挲着手腕上的丝带,直到舞台灯光暗下,都没说一句话,却让在场的工作人员红了眼眶。

离首演还有三天时,两人进行了全剧第一次带妆彩排。苏玥穿着青色纱裙,头上梳着双环髻,发间别着银色蛇形发簪,活脱脱一个“初入人间的小青”;袁泉则穿着白色长裙,气质温婉却带着坚定,两人站在舞台上,一青一白,一刚一柔,瞬间把观众带入“西湖断桥”的情境中。

彩排到“小青为白蛇对抗法海”的高潮戏时,苏玥按照袁泉教的“用气带情绪”,声音虽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你凭什么拆散姐姐和许仙?人间的情,不是你说断就能断的!”她的眼神锐利如刀,身体却稳如磐石,既演出了小青的“桀骜”,又没失去“妖”的灵动。袁泉站在旁边,看着她的表演,眼里满是欣慰——这个年轻演员,不仅学会了“控制情绪”,更学会了“让情绪为角色服务”。

彩排结束后,袁泉递给苏玥一本自己的话剧笔记,里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这是我演话剧十年的心得,里面有不同角色的情绪处理方法,你可以参考,但别照搬——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舞台语言’,你要找到属于苏玥的‘小青’,而不是模仿别人的‘小青’。”

苏玥接过笔记,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忽然想起拍《南国雨》时张译老师送她的水彩笔,想起《大风歌》时肖战帮她整理的《汉书》笔记——从银幕到舞台,从新人到影后,她总能遇到愿意带她成长的前辈,这是她最珍贵的幸运。

首演当天,苏玥站在后台,看着镜中的自己,深吸一口气。手腕上的丝带轻轻晃动,像小青在为她加油。她知道,今晚的舞台,不仅是她的“小青首秀”,更是她向前辈学习、向自己挑战的新起点。而她有信心,带着袁泉教她的“情绪呼吸”,带着自己对小青的理解,在舞台上,绽放属于“苏玥式小青”的独特光芒。

上一章 第七十四章:舞台新程 张凌赫:与你共赴星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画语解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