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滴沿着玻璃蜿蜒滑落,勾勒出扭曲的轨迹。叶寒凝视着这些水痕,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就在刚才,他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一只苍白的手将药片撒入一杯红酒。这个画面陌生又突兀,像是别人的记忆硬生生插进了他的意识。
“又来了。”他揉着太阳穴低语。这种记忆入侵现象已经持续了三周,每次都是些零碎的片段:一双蓝色的高跟鞋踩在潮湿的水泥地上、金属钥匙转动门锁的咔嗒声、还有若有若无的薰衣草香气。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他工作的江城日报社打来的。“叶寒,西郊发生了一起失踪案,主编让你去现场。”助理小陈的声音传来。
叶寒抓起相机和录音笔出门。雨后的城市弥漫着泥土和汽油混合的气味,他拦下一辆出租车,向司机报了地址。
案发现场是一栋灰白色的二层小楼,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刑警队长李振是叶寒的老同学,看到他过来,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失踪的是个年轻女孩,林晓晓,24岁,独居。”李振翻着记事本,“房东来收租,发现门没锁,屋里有些凌乱但没打斗痕迹,手机和钱包都在桌上,人不见了。”
叶寒一边记录一边拍照。客厅布置得很温馨,米色沙发,原木书架,窗台上放着几盆多肉植物。餐桌上摆着两份餐具和已经冷掉的食物,其中一杯红酒被打翻,深红色的酒液在白色桌布上凝固成诡异的图案。
“两个人用餐?”叶寒问道。
“看起来是。但奇怪的是,只有一套餐具上有指纹,另一套擦得干干净净。”
叶寒走进卧室。床头柜上放着一本翻开的书,他戴上手套拿起书,发现是一本心理学著作《记忆与自我》。书中夹着一张照片,是林晓晓和一位年轻男子的合影。男子面容清秀,戴着金边眼镜,笑容温和。
“认识这个人吗?”叶寒把照片递给李振。
李振摇摇头:“已经让人查了。房东说林晓晓没有男朋友,独来独往。”
在继续查看照片时,叶寒的太阳穴突然一阵刺痛。又一个记忆碎片闯入脑海:一双戴着黑色手套的手正在仔细地擦拭红酒杯,不留一丝指纹。
“你没事吧?”李振注意到他脸色苍白。
“没事,可能有点低血糖。”叶寒摆摆手,不想解释那些莫名其妙的内存碎片。
技术科的同事正在卧室采集证据。叶寒注意到枕头底下露出一本笔记本的边角,他小心地抽出来。这是一本深蓝色封面的日记本,带着一把小锁,但锁已经被撬开了。
“这是在枕头下发现的。”技术员说道,“已经取证过了,你可以看。”
叶寒翻开日记,最新一页的日期是昨天。
“他又来了。我知道他在看着我,无处不在。昨晚的派对上,我看到了那张脸——在人群中一闪而过。我必须告诉警方,但他们会相信吗?明天约了Dr.陈,希望能有些答案...”
日记到这里突兀地结束,后面是空白页。
“Dr.陈?”叶寒问李振。
“已经联系上了,是林晓晓的心理医生,陈明远博士。我们下午会去他的诊所。”
回到报社,叶寒开始整理资料。他将林晓晓的照片贴在白板上,旁边是现场照片和日记内容。当他凝视那张合影时,那种奇怪的熟悉感又出现了。金边眼镜下的那双眼睛,仿佛在哪里见过。
主编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这案子有点意思,做篇深度报道。听说警方已经列为疑似绑架案了?”
叶寒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照片上。突然,他意识到为什么那张脸看起来眼熟——那个戴金边眼镜的男子,在他的记忆碎片中出现过。就是那双戴着黑色手套擦拭酒杯的手的主人,虽然记忆碎片中没有清晰的面容,但那副金边眼镜和发型完全一致。
他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就往外冲。
“你去哪?”主编惊讶地问。
“有个线索需要确认!”叶寒头也不回地喊道。
出租车在拥堵的车流中缓慢前行,叶寒焦急地看着窗外。雨又开始下了,模糊了城市的轮廓。他的手机响起,是李振。
“叶寒,我们查到照片中的男子了。叫周文轩,是林晓晓的大学同学,现在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更奇怪的是,周文轩三个月前就因为车祸去世了。”
叶寒感到一阵寒意:“去世了?但那照片看起来是近期拍的。”
“我们知道。已经联系了周文轩的家人,确认照片拍摄时间不可能晚于一年前。但林晓晓的手机里却有最近几周与周文轩的通话记录。”
“这不可能...”
“除非有人冒充周文轩。”李振的声音变得严肃,“来警局一趟,我们有新发现。”
叶寒告诉司机改变目的地。在警局会议室,李振展示了几张监控截图。画面中,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子站在林晓晓公寓楼下,抬头望着她的窗户。虽然面部被遮挡,但他手上的那块银色腕表清晰可见。
“这是周文轩生前最喜欢的手表,据他家人说,已经随他下葬了。”
叶寒感到脊背发凉。这时,他的手机收到一条匿名消息,只有短短一句话:“有些记忆不该被唤醒。”
紧接着又发来一张照片,是叶寒自己,正在警局会议室里看着监控画面。
他猛地回头望向窗外,对面大楼的无数窗户像无数只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这里。那个发送消息的人,此刻正在某处看着他。
李振注意到他的异常:“怎么了?”
叶寒把手机推过去,声音干涩:“这个人不仅盯着林晓晓,现在也开始盯着我了。”
雨点猛烈地敲打着窗户,仿佛想要闯入室内,揭晓那些被隐藏的秘密。叶寒不知道,这只是一场漫长噩梦的开始,而那些不断入侵他脑海的记忆碎片,正是解开所有谜题的关键——也是将他引入危险深处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