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深空探索”计划接近尾声。BVDSN网络经受住了时差、压力和孤独的考验,信号传输甚至比预想的更为顺畅。随着归期临近,一种新的期待在信号流中涌动。他们不再只是分享日常,开始更多地讨论未来,讨论那些积攒了半年、亟待当面分享的见闻和想法。
然而,生活总喜欢在结局前安排惊喜。夫胜宽的节目因为前期扎实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获得了参加一个国际纪录片节展映的机会,地点恰好就在崔瀚率驻留城市邻国的一个知名艺术之都。展映时间,与崔瀚率驻留项目结束的日期,仅仅相隔三天。
“这算不算……轨道意外交会?”夫胜宽在视频通话里,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屏幕上,他身后的背景不再是临时住所,而是展映活动安排的酒店房间。
崔瀚率看着屏幕,眼睛明显亮了起来,像有星尘落入其中。他迅速调出电子日历,手指在上面划动着:“你的展映是周四和周五。我周六下午项目汇报结束。”他计算着,“我可以坐周六晚上的火车,周日早上就能到你的城市。”
一个计划外的、真正的、物理上的重逢,即将在分隔两地的轨道上实现。这个突如其来的“交会点”,让之前所有分离的忍耐和努力,瞬间被赋予了加倍的价值。
接下来的几天,信号流里充满了具体的行程规划和孩子气的期待。他们分享着那座艺术之都的攻略,讨论着要去哪里吃饭,去看哪个博物馆。夫胜宽甚至提前去勘察了几个他觉得崔瀚率会喜欢的古怪小店。这种带着共同目标的筹备,与半年来的远程分享截然不同,充满了即将触摸到实体的雀跃。
周六晚上,夫胜宽在酒店房间里坐立不安。节目的成功展映带来的喜悦,此刻完全被即将到来的重逢覆盖。他一遍遍检查着手机,确认崔瀚率乘坐的火车班次和预计到达时间。窗外是异国他乡的璀璨夜景,但他只觉得时间过得异常缓慢。
周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夫胜宽就醒了。他几乎是数着秒针等到了约定的时间,然后匆匆下楼,走向火车站。清晨的街道很安静,只有早起的鸽子和清洁工。他站在出站口,心跳快得像擂鼓。
人流开始涌出。然后,在攒动的人头中,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崔瀚率背着那个陪伴他多年的帆布背包,穿着简单的黑色外套,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些许疲惫,但那双眼睛,正急切地在接站的人群中搜寻着。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没有呼喊,没有奔跑。夫胜宽站在原地,看着崔瀚率穿过人群,一步步向他走来,步伐稳定而迅速。直到两人之间只剩下一步之遥,才同时停下。
半年了。屏幕里的影像此刻真实地站在面前,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和无法作伪的温度。夫胜宽看着崔瀚率似乎更清晰了些的下颌线,崔瀚率看着夫胜宽被南方阳光晒成小麦色的皮肤。
“来了。”夫胜宽先开了口,声音有点哑。
“嗯。”崔瀚率应道,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描摹。
然后,崔瀚率伸出手,不是拥抱,而是轻轻碰了碰夫胜宽手腕上那个小太阳手链,指尖带着清晨的微凉。接着,他抬起自己的手腕,露出那个雷达符号。
这个简单的动作,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力量。它确认了连接,确认了这半年来所有信号的真实性,确认了BVDSN网络的成功运行。
夫胜宽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眶却有些发热。他上前一步,主动抱住了崔瀚率。崔瀚率的手臂立刻收紧,将他牢牢圈在怀里,下巴抵在他的发顶,深深吸了一口气。是熟悉的、却又分别了太久的气息。
火车站喧嚣的背景音仿佛瞬间消失。在这个异国的清晨,在分别了半年之后,他们的轨道成功交会。拥抱持续了很久,直到周围的人群渐渐稀疏。
崔瀚率稍微松开手臂,低头看着夫胜宽,用他那种特有的、认真的语气说:“信号强度,比远程接收时高出97.3%。”
夫胜宽噗嗤笑出声,眼泪却滑了下来,他用力捶了一下崔瀚率的后背:“笨蛋!欢迎回来。”
他们的“星际探索”暂时告一段落,带着满船捕获的新信号和更加坚固的连接,准备返回共同的基地。而这次计划外的轨道交会,就像宇宙给予勇敢探索者的额外奖赏,为这段深空旅程,画上了一个最圆满的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