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班会课,地理老师站在讲台上宣布:
"下周我们将开展为期两天的地理研学活动,地点选在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教室里顿时响起兴奋的议论声。
林妙妙转身戳戳刚刚把位置调到她后面的余清欢:"听说要住一晚!太棒了!"
余清欢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课程安排:"考察内容和我们刚学的地貌单元很契合。"
她的视线不经意间与斜后方的钱三一相遇。
他正低头看着研学手册,镜片后的目光专注。
但余清欢注意到,他的指尖在"分组名单"那一页停留了很久。
放学后,五人小组约在图书馆讨论。
林妙妙第一个到,已经摊开了一堆资料。
"我查过了,青龙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正好对应我们刚学的章节。"
江天昊拿起一张等高线图:"这个我擅长,体能项目交给我。"
邓小琪安静地翻开笔记本:"我负责记录植被分布。"
余清欢看向一直沉默的钱三一:"你觉得呢?"
钱三一推了推眼镜:"我可以负责岩石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
他的声音平静,但语气很认真。
"那我来做研学报告的整体整合。"余清欢拿出笔记本。
"我建议重点考察我们刚学的岩层产状和节理发育。"
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夕阳透过窗户。
在摊开的地图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钱三一发现,当余清欢讲解考察方案时。
她总能把抽象的理论和实地考察巧妙结合。
"课本上说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形成。"
她指着地图上的标记,"我们可以现场验证这个结论。"
周末清晨,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各小组在游客中心集合,分发考察器材。
林妙妙清点着地质锤、罗盘和样本袋。
江天昊调试着海拔仪,邓小琪检查相机。
余清欢在核对考察路线,钱三一站在她身旁。
"第一站仙女岩,可以验证我们学的垂直节理发育。"
他指着地图上的标注说道。
余清欢抬头对他微笑:"和我想的一样。"
她的笑容在晨光中格外明亮。
地理老师吹响集合哨:"记住,这次是实地教学!"
"你们要运用课堂知识完成考察报告!"
第一站是典型的丹霞赤壁。
林妙妙仰头看着陡峭的岩壁:"这就是课上说的垂直节理?"
钱三一取出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倾角65°,倾向东南。"
余清欢在旁边记录,轻声补充:
"这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一致。"
江天昊灵活地爬上缓坡采集岩石样本。
邓小琪用相机记录不同高程的植被变化。
"看,"余清欢指着一处岩层,"这里的韵律层理。"
"说明沉积环境发生过周期性变化。"
她的话让课本上的知识瞬间生动起来。
钱三一专注地记录着数据,余光却忍不住追随着她的身影。
当她俯身观察岩层时,马尾辫从肩头滑落。
发梢轻轻扫过记录本。
那一刻,连罗盘的指针都仿佛微微颤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