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考察队来到一处河谷。
"这里要小心,"地理老师提醒,"河床岩石很滑。"
林妙妙试探着踩了踩河中的踏脚石,立即缩回脚:
"好滑!这怎么过啊?"
江天昊率先跳上石头:"看我示范!"
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邓小琪轻声道:"岩石表面有苔藓,摩擦力很小的。"
钱三一观察着河面:"流速每秒约1.5米,不建议涉水。"
余清欢蹲在河边,用手指轻触水面。
"我们刚学过河流侵蚀作用,"她眼睛一亮,"也许可以换个思路。"
她指向不远处:"那里河面变宽,流速减缓,可能有浅滩。"
五人绕到上游,果然发现一处水较浅的河段。
"这是河流的侧蚀作用形成的。"余清欢解释道。
钱三一补充:"河床物质以砾石为主,稳定性好。"
他们顺利渡过河流,来到对岸的岩层剖面处。
"完美的沉积序列。"钱三一难得露出兴奋的神色。
余清欢用地质锤轻敲岩壁:"看这个角度,正好展示不整合面。"
林妙妙边记录边嘟囔:"这些知识在课本上看的时候好抽象。"
"现在一看就懂了。"
黄昏时分,他们在大营地里一起整理样本和数据。
"今天采集的样本可以验证很多课堂知识。"
余清欢小心地包装着岩石样本。
钱三一整理着测量数据:"岩层产状的变化很有规律。"
江天昊和邓小琪在整理植被照片。
林妙妙负责标注样本编号。
"我们这样好像在解密大自然的历史。"余清欢轻声说。
她的眼眸在暮色中闪着光。
钱三一看着她被夕阳勾勒的侧影。
突然理解了"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
第二天的任务是制作考察报告。
余清欢将大家的发现巧妙整合。
"我们可以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她指着照片上的岩层,"这个褶皱形态..."
钱三一自然地接话:"是受到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的。"
他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最终的报告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你们组不仅数据详实,还能灵活运用课堂知识。"
回程的大巴上,林妙妙兴奋地翻看照片。
"这次研学让我对地理课完全改观了!"
江天昊点头:"比坐在教室里听课有意思多了。"
邓小琪也轻声说:"实地考察确实很不一样。"
余清欢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山景一点点的向后移动。
钱三一就坐在她旁边。
能看见她专注的侧脸。
夕阳把她的睫毛染成金色。
他突然想起她解说地质现象时发亮的眼睛。
想起她说"解密大自然历史"时温柔的语气。
想到这些, 他的心里就好像被小石子轻轻地激起了圈圈涟漪。
当大巴驶近学校时,余清欢坐直好身子。
"这次研学让我想到,"她转头对钱三一说。
"知识就像这些岩层,需要亲自触摸才能理解。"
钱三一轻轻点头。
在心里默默记下这句话。
也记下了她说这句话时。
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
——————————————————————————分割线———
作者有关知识方面的,不要深度考察,都是墨墨编的(快,把你们脑子给我!!!)(ლ(´ ❥ `ლ)
作者那种研学地理考察活动是参考了一下我朋友的经历,墨墨好羡慕啊(于是给我的主角们安排上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