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里的风带着香樟树的味道吹过。
两人站在教室门口,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知道,这场关于未来的抉择,不仅关乎自己的热爱。
还承载着两位老师的期待。
更需要在彼此都看重的领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放学铃声如同赦令。
暂时将余清欢和钱三一从“被抢人”的纠结中解放出来。
五人小组默契地走向那个能让他们放松的据点——“清欢面馆”。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镀上一层暖色。
连脚步都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轻快。
唯独余清欢和钱三一,步伐里多了几分沉思。
“今天这顿我说什么也得请!”一坐下,余清欢就难得豪气地一挥手。
试图用这种方式驱散心头的纷乱思绪:“谢谢大家……特别是,”
她看向钱三一,眼神里带着点“同病相怜”的笑意。
“谢谢你陪我一起被两位老师‘围攻’。”
钱三一唇角微扬,算是回应:“彼此彼此。”
面馆里香气四溢。
余爸爸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喜悦。
给每个孩子的碗里都卧了一个金灿灿的荷包蛋。
众人围坐在靠窗的老位置。
碗里升腾的热气模糊了一张张年轻而鲜活的脸庞。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那个无法回避的焦点——文理分科。
以及下午那场“老师抢人”事件。
“我的天!唐老师和赵老师都抢你们俩?这也太牛了吧!”林妙妙瞪大了眼睛。
手里的筷子都忘了动:“换我肯定当场懵了!”
江天昊一拍桌子,嗓门洪亮:“这还用想?肯定选理科啊!跟着赵老师搞竞赛,将来进清华北大,多酷!”
“三一,你物理那么好,必须冲理科A班!”
“清欢你数学也不差,跟三一一起,组成‘竞赛王牌组合’!”
“我倒觉得唐老师说得有道理。”邓小琪优雅地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
目光落在余清欢和钱三一身上:“清欢你写的文章那么有灵气。”
“三一你上次在文学社的分享,好多班的女生都在讨论,说你不仅理科好,文学素养也高。”
“文科的天地,确实适合你们这种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的人。”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
林妙妙在旁边一会儿帮腔江天昊,一会儿觉得邓小琪说得对。
闹得不亦乐乎。
余清欢和钱三一却没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偶尔交换一个眼神。
直到争论告一段落,钱三一才缓缓开口。
语气依旧冷静:“从客观角度看,赵老师说的理科路径确实更清晰。”
“竞赛成绩对升学的助力也更直接。”
“尤其是物理竞赛,我从高一开始就一直在准备,放弃了可惜。”
他顿了顿,看向余清欢,又补充道:“但唐老师提到的文学和哲学,也不是没有吸引力。”
“上次读他推荐的《存在与时间》,虽然很多地方没看懂,却觉得很有意思。”
余清欢也点了点头,轻声说:“我也是。赵老师描绘的竞赛场景,让我觉得很有挑战欲。”
“毕竟和你一起准备了这么久,不想半途而废。”
“可唐老师说的‘文字里的温度’,又是我从小就喜欢的。”
“那种写文章时的沉浸感,让我很踏实。”
这顿晚餐在一种温馨又略带思辨的氛围中结束。
余妈妈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过来。
看着这群孩子,脸上露出开明的笑容:“不管老师怎么说,最终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手里。”
“人生很长,能在热爱的领域发光,才是最幸福的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众人在面馆门口道别。
钱三一和余清欢默契地走在最后。
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想好了吗?”钱三一轻声问。
晚风拂过,带来栀子花的清甜香气。
余清欢抬头望了望月亮,眼神笃定:“想好了。我去文科A班。”
“每次读文学作品时,我都觉得心里很满。”
“不过我还是会和你一起准备复赛的。”
钱三一唇角勾起浅笑:“我选理科A班。物理竞赛是我的目标。”
“以后,偶尔交流彼此的世界?”
“好啊。”余清欢笑了。
温柔的月光将这一幕定格成青春的剪影。
而对于十六岁的他们而言,关乎热爱与成长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