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的清晨,未散的薄雾总是轻轻裹着街边的梧桐树。
余清欢坐在面馆靠窗的位置,指尖划过数学联赛复赛资料上的函数曲线。
初赛全市第二的成绩,让她看题时眼底都带着点踏实的光。
直到门口的风铃“叮铃”响了一声,脆生生的——清晨的安静戳破了。
她抬头的瞬间,呼吸猛的顿了一下。
钱三一就站在雾蒙蒙的晨光里,肩上的黑色双肩包垂在臂弯,身形清瘦,却挺得很直。
晨雾在他身后飘着,远处的街景糊得模糊。
偏偏他的影子看得格外清楚。
像极了她之前看的影片,达西先生从晨雾里走来——周围的一切都成了陪衬。
她手里的钢笔“嗒”地一声,掉在草稿纸上,墨水晕开一片。
像极了她此刻乱了的心跳。
“物理夏令营的实验课……你不是这周末有课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有点飘。
明明前几天群里他还说要在北京泡实验室,怎么现在就站在眼前了?
连他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都看得一清二楚。
钱三一走进面馆,带进来一丝晨雾。
很快就被店里的暖气烘没了。
他把双肩包放在邻座,能听清背包带蹭过布料的声响:“临时调到下周了,我就这周末先回来了。”
说着拉开拉链,拿出一本装订好的白色资料册。
递过来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带着点晨雾的凉。
又很快被她的温度暖热。
“在清华碰到了数学系的李教授,我跟他聊起了你初赛时的解题思路,他说你很有灵气,特意整理了这些复赛重点。”
余清欢双手接过资料册,指尖刚碰到封面,就觉出一丝暖暖的热——不是晒过太阳的暖,是带着他体温的热。
翻开第一页,红钢笔的批注密密麻麻爬在纸上。
纸边飘着淡淡的油墨香,混着打印机刚凉下来的温度。
一看就是他连夜赶出来的。
她猛地抬头,视线撞进他的眼睛。
晨雾散了些,阳光落在他眼里,亮得像盛满了碎金子:“你……是连夜整理资料,赶早班飞机从北京回来的?”
一千多公里,从北京雾蒙蒙的清晨,到江州这碗还冒着热气的面。
他就为了送这一本资料?
值得吗?
钱三一的耳尖悄悄红了,像被晨光染了色。
他赶紧转开视线,看向窗外渐渐散了的雾:“顺便回来取一下换季的衣服。”
语气有点不自然,像是在藏着什么。
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背包带——那是他一紧张就会做的小动作,余清欢记得很清楚。
这时,林妙妙和江天昊提着早餐说说笑笑地走进来。
看见钱三一,两人都吃了一惊,脚步顿在门口。
“钱三一?你怎么回来了?”林妙妙率先反应到,眨了眨眼。
接着凑到余清欢身边,看到了她手里的资料,小声调侃:“专程回来指导清欢备战复赛?”
又看向钱三一,挑了挑眉,眼里满是“我懂”的笑意。
钱三一喉结动了动,没接话。
只是翻开资料册,指着其中一道题:“这道压轴题涉及物理模型,你之前说不太顺手,现在讲讲?”
他故意避开林妙妙的调侃。
却没注意自己的指尖在那道题旁轻轻顿了顿——那是他今早在飞机上,借着机舱内的灯光反复标画的地方。
四人吃过早餐,一起去了市图书馆。
找了个靠窗的角落,钱三一打开资料册,蓝色水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时而画物理模型的示意图。
时而用红笔圈出数学公式的关键步骤。
阳光透过玻璃轻洒他的侧脸,睫毛的影子在纸页上轻轻晃。
他讲题时语速很稳。
偶尔抬头看她,眼神专注得像是在研究最难的物理题。
“这些内容我其实都复习过了,解题方法也差不多掌握了。”余清欢翻着资料册,心里像揣了个暖炉。
“你真没必要特意跑一趟,太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