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屿再去“星夜”书店,是一周后的周五傍晚。
林微正蹲在书架前整理天文类书籍,指尖刚碰到一本《星图手册》的书脊,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很轻,却带着某种笃定的节奏,像以前他在图书馆走路时那样,怕打扰到别人。她回头,看见陈屿站在书店门口,手里拎着两个纸袋,肩上还背着那个旧的黑色双肩包,拉链上挂着个小小的银色挂件,是颗迷你的北斗七星模型。
“刚从实验室出来?”林微站起身,目光落在他眼底的红血丝上。那痕迹比上次见面时更明显,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一看就是又熬了夜。
“嗯,收尾了一组数据,提前走了会儿。”陈屿走近,把手里的纸袋放在收银台上,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两杯热豆浆,还冒着热气,“便利店刚买的,你以前喜欢的甜口,加了糖。”
林微的指尖顿了顿。她确实喜欢甜豆浆,可那是大三时的事了——有次她在图书馆没吃早餐,陈屿给她带了杯甜豆浆,她随口提了句“比咸的好喝”,没想到他记了这么多年。她接过豆浆,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暖得她鼻子有点发酸:“你怎么还记得?”
“没忘。”陈屿笑了笑,露出一点虎牙,和记忆里的样子慢慢重合,“你以前总说,甜豆浆能让人开心,尤其是背书背不下去的时候。”他打开另一个纸袋,里面是两个全麦面包,还是以前便利店卖的那个牌子,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是当天,“刚路过便利店,看见这个,就买了。”
林微看着面包包装袋上熟悉的logo,突然想起大三那年冬天,她总在图书馆给陈屿留一个这样的面包,他说“赶实验来不及吃早餐,有这个刚好”。那时候的面包是温热的,现在的也是,好像时光绕了个圈,又回到了某个相似的节点。
那天晚上,他们在书店关了门后,坐在靠窗的小桌旁,分吃了面包和豆浆。陈屿给她讲实验室的事,说他最近在做“猎户座星云观测”的课题,每天要对着电脑分析大量的光谱数据,有时盯着屏幕久了,看什么都像星星;林微给他讲书店里的趣事,说有个老爷爷每周都来买一本天文杂志,每次都要跟她聊半小时的星座,说“我老伴以前最喜欢看星星,现在她变成星星了,我得替她多看看”。
陈屿听到这话时,握着豆浆杯的手顿了顿。他抬头看向窗外,夜色里能看见几颗亮星,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刚好挂在树梢上,像三颗并排的钻石。“明天晚上,要不要去学校的天文台?”他突然说,“我们实验室申请了观测时间,能看到很清楚的猎户座,还有梅西耶天体。”
林微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大三那年在笔记本上写的“等春天来了,我们就去看星星”,现在春天还没到,可星星却主动向她发出了邀请。她用力点头,声音有点发颤:“好啊。”
第二天晚上,陈屿提前半小时来接林微。他换了件浅灰色的针织衫,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比穿冲锋衣时多了点温和的气质。他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里面装着热牛奶和围巾——还是那条以前围过的深灰色围巾,洗得有些软了,却依旧带着淡淡的肥皂香。
“晚上天文台风大,你穿得少,围着这个。”他把围巾绕在林微的脖子上,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耳垂,冰凉的,他又赶紧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套在她手上,“手套也拿着,我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