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指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某类问题或某个部门的正确知识和可靠资料,专供人们查阅的图书。常用的工具书有:(1)查字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同音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2)查现代汉语语词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3)查文言字词的工具书,如《词源》、《简明古汉语词典》等;(4)查虚词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列释》、《文言虚字》、《词栓》等;(5)查成语典故的工具书,如《汉语成语小词典》、《汉语成语大词典》、《十三经索引》等;(6)查人物生平的工具书,如《中国人名大词典》、《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等;(7)查历史年代和古今地名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外历史年表》、《辞海·地理分册》等;(8)查各国概括的工具书,如《各国概况》等;(9)查书目、新书出版和专题资料的工具书,如《四库全书总目》、《全国新书目》、《全国报刊资料索引》等。工具书查检的方法主要有部首查检法、汉语拼音查检法、四角号码查检法、笔画查检法四种。
【课外阅读】课内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选择读物的面十分广泛,方式灵活简便,是检验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准。课外阅读的种类有:(1)直接配合课内阅读的读物,如配合《一件小事》、《祝福》、《阿Q正传》、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2)适合各阶段学习水平的文艺读物、政治书籍、科普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迅的故事》、《红岩》、《和青年朋友谈理想》、《十万个为什么》等;(3)各地出版社编写的课外读物,如《当代中学生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五角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等;(4)报刊杂志,如《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年报》、《少年文史报》、《语文报》、《读写知识》等。课外阅读要有计划、开列书目、彼此交流、请人辅导、及时总结。
【创造性阅读】不受书本上或文章中已有的观点、结论的限制,敢于大胆设疑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看法的阅读活动。创造性阅读有:(1)通过分析、批判,得出与之相反的新观点。例如,自《水浒》问世数百年以来,潘金莲一直被人唾骂为“淫妇”的典型,似乎成了定论。而有位同学写了《漫议潘金莲》一文,为这可怜的女子开脱,把罪恶归结到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身上。(2)通过探幽察微,对文章的观点提出修正、补充。例如,安徽出版了一本《中国的世界之最》一书,列举了246条“中国的世界之最”。吴昊读了这本书,写了一篇杂文《有感于<中国的世界之最>》,提出了一个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是为‘早’字的多而陶醉呢?还是应该为‘今’字的少而不安呢?”这个问题提得振聋发聩,令人汗颜,激发人们去创造,去奋进。(3)通过联想、生发,对文章内容发挥拓展。例如,把《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中心人物、主题思想都发生了变化。(4)通过比较阅读,得到新的认识。例如,把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曹雪芹写的小说《红楼梦》比较,就会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变化。(5)博览群书,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博览群书 ,有益于开拓视野,受到启发,解决与之看来毫不相关的问题。例如,《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从中可以得到政治、经济、医药、饮食、建筑、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的珍贵资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方面的书都应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