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人们手脑并用的一种紧张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种类繁多,但不论哪种文体,其构成都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要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要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写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搞好写作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写文章离不开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文章就空洞无物。要写好文章,就要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时要博览群书,通过生活和读书两条途径来丰富写作材料。(2)构思和分析的能力。这主要指审题、选材,合理地想象和联想,结构安排等。(3)语言表达能力。即运作写作技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4)反复修改文章的能力。
【审题】亦称“解题”。详细周密地考虑、了解、认识题意的过程,是作文的前提和关键,是思维的起点。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思路对头,才能写好文章。审题能力具体指仔细辨析题目的涵义及作文的要求,包括感知、思维及注意等心理因素。审题的任务有四:(1)把握文题的准确含义。不仅是字面的意思,还包括深刻的内涵。例如《路》,不仅指具体的道路,更可以指前进的路,人生之路等等。又是《剪枝与成材》,题目表面意思是,要使幼苗长成参天的大树,就要不断剪枝、管理。据此,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及时的教育和培养。(2)审清题目提示的选材范围。即题目要求是说一个问题,还是几个问题;如果是几个问题,重点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3)审清文体。是论叙、说明还是议论文体。如果是议论文,是立论,还是驳论;是评,是议,是谈,这些角度都是不同的(4)审好文题的最佳角度。一个题目,可以写几个侧面,从几个方面去表现。审题时,就要选择其中最佳角度,这是文章成功的重要方面。审题能力的标志主要有二项,一是审题的准确性,二是审题速度。审题准而快,是审题能力强的表现。
【立意】即确立或提炼主题思想的过程。意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正确立意是顺利写作一切文章的根本条件,这就决定了立意能力在作文能力中的主导地位。立意的要求有四点:(1)主题要正确。客观事物是纷纭复杂的,分析和认识事物时应分清部分与整体、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克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2)主题要深刻。不是就事论事,只满足于表面现象的罗列,而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3)主题要新颖。即有新鲜感和时代感,做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李翱:《答朱载言书》)。(4)主题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回答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要提高自己的立意能力,首先要努力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次要养成多思、深思,善于分析的习惯,培养敏捷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