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2 月 31 日,北京。
零下 7℃,西北风把夜色吹得猎猎作响,像有人在天幕背后撕一匹巨大的黑绸。
24 层天台没有灯,只有「首开广场」楼顶的航空障碍灯一眨一眨,红得像一颗不肯睡去的扁桃体。
林蝉把三脚架支在风口,架上一只 Zoom H6 录音机,防风毛衣被风撑成一只愤怒的猫。
她穿一件过膝的深灰羽绒衣,拉链坏到底,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校服——「南城三中」四个字已经被岁月啃掉一半,只剩「南」字偏旁,像一条脱钩的独木舟。
她把耳机对准风口,先录 30 秒「大风撞铁网」的 RAW 文件。
铁网是施工队去年围的,为了挡住跳楼者,网眼密到伸不出一根手指。
风每撞一次,网就发出「哐——滋啦啦——」的三段式颤音,像老磁带倒带时卡带的呻吟。
她闭上眼,在心里给每一声颤音标刻度
她蹲下来,把录音机塞进羽绒内袋,用体温给锂电池续命;同
时摘下右耳助听器——
回到 24 层设备间,她把硬盘插进 MacBook,新建文件夹:
「2020 雪落工程」
子文件夹 01:
「raw_大风撞铁网@24F_190dB」
子文件夹 02:
「fake_雪声」——她需要伪造雪落,因为北京整夜无雪。
打开 Logic,拉入「爆麦」轨道,切掉 250Hz 以下所有频段,再叠一层「白噪」做床,用 1/16 拍 Side-Chain 抽吸,做出「雪片在呼吸」的幻觉。
凌晨 0:00 前 30 秒,她按下 bounce,导出 48kHz/24bit 的 WAV,命名:
《雪落》
时长:3′16″
大小:33.3 MB
——像把 3 年压成一首 B 面歌。
打开邮箱 chenlin1997@163.com,密码她至今不知道,却倒背如流。
新建邮件:
收件人:chenlin1997@163.com
标题:听吗?
正文:空白。
邮件发送成功,00:00:00。
远处央视塔的钟声通过风传来,比手机慢半拍,形成 500ms 延迟的「回声叠影」。
她站起来,把右耳助听器举向漆黑的天幕——
动作像举一枚反向的听筒,又像给上帝打售后电话。
风一下子把她的袖口吹成灯笼,露出腕内侧一道 3 cm 的旧疤,那是 18 岁最后一天,志愿表烧成灰时落下的火星。
她对着天空说了一句话,声音被风撕得七零八落:
「如果雪也有旧磁带,
请把 2016 年的蝉鸣倒放给我。」
说完,她松开手——
助听器被风卷着,在空中翻了 720°,砸在铁网上,「叮」一声脆响。
那声音被正在后台运行的 Logic 实时录进,峰值 0 dBFS,红灯狂闪。
她没去捡。
她让那只小小的塑料壳挂在铁网,像一枚被钉在十字架的耳朵,
整夜替她去听:
——北京的无雪之夜,
——3 年无人回复的邮箱,
——以及一条 4000 赫兹的盲区里,
雪落到底的声音。件:雪落.wav
点击发送。
进度条爬得比 2016 年绿皮火车还慢,1%、7%、19%……
她盯着那数字,忽然想起高三物理:
「声音在 0℃ 空气里的速度是 331 m/s;
北京到南城 1234 km;
所以,如果雪有声,
它会在 1037 秒后抵达 2016 年的泳池——
正好赶上一场 7 月的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