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龙城新欢
本书标签: 历史  架空历史 

第四章:出海之旅

龙城新欢

青朝残梦:范府少年志(四)

龙城的雪下了整整三天,染坊院内的积雪没过了脚踝,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低吟。

范宇站在正屋的桌前,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海图,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这是罗本浩托人从海外商船那里换来的,标注着从龙城港口出发,经东海、过南洋,最终抵达“欧罗巴洲”的航线。

“此去路途艰险,海上风浪难测,沿岸还有海盗出没,更别提官府的海禁巡查。”罗本浩坐在桌旁,面前放着一壶温好的黄酒,却没动一口。

他看着范宇,眼底满是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担忧,更有期盼,“我们商量了三天,最终还是决定让你走。

青朝的土地上,‘平等’‘民主’的火种虽已点燃,却缺了能让它燎原的‘风’,而这‘风’,或许在海外。”

范宇喉结滚动,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想起这半年来在“启民社”的日子。

与罗本浩一起在深夜写传单,和同伴们一起在流民村盖房子,和阿萝一起在城隍庙给老人递茶水……这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每一个都透着温暖,也透着让他不愿割舍的羁绊。

“范哥哥。”阿萝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小姑娘穿着件新做的红棉袄,是范宇用父亲给的钱买的布料,她手里捧着一个布包,走到范宇面前,把布包递给他。

“这里面有我给你缝的帕子,还有爹烤的红薯干,路上饿了可以吃。”

范宇接过布包,指尖传来布料的柔软,也传来阿萝手心的温度。

他低头看着阿萝,小姑娘的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却努力挤出一个笑脸,不让眼泪掉下来。范

宇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他蹲下身,轻轻摸了摸阿萝的头,声音沙哑:“阿萝乖,等我回来,就给你讲海外的故事,带你去看没有雪的地方。”

阿萝点了点头,用力咬着嘴唇,却还是有眼泪从眼角滑落,滴在范宇的手背上,滚烫滚烫的。

离别定在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染坊里就已经聚满了“启民社”的同伴。

文书李大哥给范宇塞了一本用油纸包好的《海国图志》,说“路上没事多看看,能知道海外的世道”;铁匠王大叔给范宇打了一把小巧的匕首,说“海上不太平,用来防身”。

就连平时话最少的书院先生,也给范宇写了一封推荐信,说“若是到了欧罗巴,遇到懂汉文的学者,或许能帮上忙”。

范宇一一接过,把这些东西小心地放进背包里,每一件都沉甸甸的,装着同伴们的牵挂。

他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想起他们一起经历的风雨。

一起被官差追捕,一起在破庙里取暖,一起为了流民的生计奔走,心里的不舍像潮水一样涌来,让他忍不住红了眼眶。

“时候不早了,该走了。”罗本浩拍了拍范宇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记住,到了海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带回来,才能完成我们未竟的事。”

范宇点了点头,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各位兄长,阿萝,范宇此去,定不负众望,他日归来,必与诸位一起,劈开这黑暗的世道!”说完,他猛地转过身,不敢再看众人的眼睛,怕自己一回头,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阿萝看着范宇的背影,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范哥哥,你一定要回来啊!我会等你的!”

范宇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用力挥了挥手,然后大步朝着巷外走去。

雪还在下,落在他的肩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像一层冰冷的纱。他能听到身后阿萝的哭声,能听到同伴们的叮嘱,这些声音像一根线,紧紧牵着他的心,让他每走一步,都觉得无比沉重。

出了巷口,王伯已经牵着一匹马在等他——这是范詹特意让王伯送来的,说是“路上骑马快些,能赶在官府关港前抵达港口”。

王伯把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递给范宇,说:“老爷让我告诉你,在外万事小心,若是想家了,就托人捎个信回来。”

范宇接过钱袋子,心里满是愧疚——自从离开家,他就没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可父亲却还在默默为他付出。他对着王伯躬身道:“王伯,替我谢谢父亲,也请他保重身体。”

说完,他翻身上马,朝着港口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过积雪覆盖的青石板路,留下一串串深凹的印子,也把龙城的牵挂,远远抛在了身后。

一路疾驰,终于在日落前抵达了龙城港口。港口里停着几艘大船,桅杆高耸,像插在海里的巨矛。

范宇按照罗本浩的嘱咐,找到了一艘名为“海鸥号”的商船,船主是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名叫汤姆,据说经常往返于青朝和欧罗巴之间。

“你就是罗本介绍来的人?”汤姆上下打量着范宇,操着一口生硬的汉文,“船票已经付过了,但你要知道,这趟航程要三个月,而且我们不保证安全。海上有海盗,还有风暴,随时可能丢了性命。”

范宇点头:“我知道,只要能到欧罗巴,再苦我也能忍。”

汤姆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跟我来吧,你的船舱在底层。”

范宇跟着汤姆登上商船,底层的船舱狭小又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海水和霉味,角落里还堆着一些货物。

他把背包放在铺位上,透过狭小的窗户看向外面夕阳正缓缓沉入海面,把海水染成了一片金红,远处的龙城轮廓渐渐模糊,最后彻底消失在视野里。

他靠在船舱的墙壁上,拿出阿萝缝的帕子,帕子上绣着一朵小小的莲花,是阿萝最擅长的图案。

他把帕子贴在胸口,想起阿萝红红的眼睛,想起罗本浩坚毅的侧脸,想起同伴们的叮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接下来的航程,比范宇想象的还要艰难。出发后的第十天,船队就遇到了风暴,巨浪像小山一样砸在船上,船身剧烈摇晃,随时可能倾覆。

范宇被晃得头晕目眩,吐得一塌糊涂,却还是紧紧抓着船舱的栏杆,不肯松开。

他不能死,他还要活着去欧罗巴,还要活着回去见阿萝和同伴们。

风暴过后,船队又遇到了海盗。十几艘海盗船围着“海鸥号”,海盗们拿着刀枪,嘶吼着要登船。汤姆带着船员们奋力抵抗,范宇也拿起王大叔给的匕首,加入了战斗。他虽然不懂海战,却凭着一股狠劲,打倒了两个想要登船的海盗。激战了两个时辰,海盗终于被打退,可“海鸥号”也受损严重,不得不停靠在附近的小岛修理。

在小岛上修理船只的日子里,范宇认识了一个名叫马克的学者,他是法国人,要回欧罗巴。

马克懂汉文,也对青朝的文化很感兴趣。两人聊了起来,范宇跟他讲青朝的腐败,讲“启民社”的理想,讲自己想去欧罗巴学习“平等”“民主”的制度;马克则跟他讲欧罗巴的革命,讲法国的“人权宣言”,讲英国的议会制度。

“你们追求的‘人人平等’,在我们欧罗巴,也经历了很多流血牺牲才换来的。”马克看着范宇,认真地说,“但只要信念不熄,总有一天,正义会到来。”

范宇看着马克,心里的信念更加坚定——他知道,自己这趟海外之行,没有错。

船只修好后,继续朝着欧罗巴出发。一路上,范宇跟着马克学习外语,读马克带来的书籍,了解欧罗巴的历史和制度。

他把学到的东西,都认真地记在本子上,想着将来回去后,能把这些知识带给“启民社”的同伴们。

三个月后,“海鸥号”终于抵达了法国的马赛港。当范宇踏上欧罗巴的土地时,他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终于到了,终于来到了这个能给他带来“风”的地方。

马克带着他在马赛港逛了逛,街道两旁的建筑和青朝截然不同,高大的石屋,精致的雕塑,还有穿着各式服装的人们,都让范宇感到新奇。

他看到街上的人们自由地交谈,看到报纸上刊登着对政府的批评,看到平民也能走进图书馆看书。

这一切,都是他在青朝从未见过的。

“这里不是天堂,也有贫富差距,也有不公。”马克看着范宇,轻声说,“但这里的人们,知道如何去争取自己的权利,知道如何去改变不公。”

范宇点了点头,他知道,任何地方都不是完美的,但他相信,只要学到这里的先进制度和理念,就能为青朝的百姓,为“启民社”的理想,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他站在马赛港的海边,看着远处的大海,手里紧紧攥着阿萝缝的帕子。海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海水的咸味,也带着远方的牵挂。

他在心里默默说:“阿萝,罗本兄,各位兄长,我到欧罗巴了。等着我,我一定会带着希望回去,和你们一起,让青朝的百姓,过上真正平等、自由的生活。”

夕阳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一道坚定的脊梁,立在欧罗巴的土地上。

他知道,自己的海外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不会退缩。

因为他的身后,是“启民社”的同伴,是阿萝的等待,是青朝百姓的希望。他会带着这些牵挂,在欧罗巴的土地上,努力学习,努力成长,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那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勇往直前。

上一章 第三章:入“启民社” 龙城新欢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法国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