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穿越  系统 

政绩传天听,仁宗颔首赞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江阴军的冬日来得格外早,海风裹挟着细雪,将水寨的旌旗冻成硬邦邦的布片。柳永站在校场高台,望着底下操练的军士,心中却想着昨夜收到的密报——永丰号的三艘货船,此刻正停泊在崇明岛外的私港。

“通判大人。”张叔夜踩着积雪走来,眉头紧锁,“枢密院又来公文,责令水军不得拦截持有批文的官船。”

柳永接过公文,目光落在那个熟悉的朱红印章上:“都统可曾核对过印鉴真伪?”

“这...”张叔夜一怔,“枢密院的印鉴,谁敢仿造?”

“若印鉴是真,批文是假呢?”柳永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范公设法取来的枢密院存档,今年签发的所有批文都在此处。”

二人对比公文,果然发现蹊跷:永丰号持有的批文编号,在存档中对应的竟是往高丽的瓷器贸易。

“好个偷梁换柱!”张叔夜怒极反笑,“可即便知道是假,没有真凭实据,如何能动他们?”

正说着,驿马飞驰入营。信使高举黄绫包裹的文书:

“急递!汴京八百里加急!”

柳永展开文书,竟是三司使晏殊的亲笔。信中先是称赞他在丹徒防疫有功,接着话锋一转,询问江阴军今岁盐课亏空之事。最后附着一首小诗:

“海隅风寒早,应念故人衣。

莫教明珠暗,犹待慧眼识。”

张叔夜凑过来一看,讶然道:“晏相公这是...在提醒大人什么?”

柳永凝视着“明珠”二字,忽然灵光一闪:“都统可知道,永丰号的船从不上报载货明细?”

“确实如此。但这与盐课何干?”

“若他们用盐引走私精铁呢?”柳永快步走向军械库,“盐课亏空,是因为盐引被挪用;精铁出关,凭的是伪造的枢密院批文——这两件事,本是一体!”

军械库内,柳永命人抬出新铸的炮弩。他抚摸着冰冷的弩机,对张叔夜道:“三日后,请都统演武。”

“演武?在这寒冬?”

“正是要在这寒冬。”柳永眼中闪着锐光,“就说是为迎接...巡盐御史。”

消息传出,江阴军顿时暗潮涌动。当夜,柳永在官舍整理证物,忽闻窗外异响。他吹熄烛火,借着月光,看见几个黑影正翻墙而入。

“果然沉不住气了...”他轻抚腰间范公砚,砚台微微发烫。

黑影逼近窗前,突然,一阵急促的锣声打破寂静!

“走水了!粮仓走水了!”

官舍外火光冲天,黑影们措手不及,被早已埋伏的军士团团围住。张叔夜提刀现身,冷笑道:“好个调虎离山!可惜柳通判早有准备!”

这时,一骑快马冲破雪幕。驿卒滚鞍下马,捧着朱漆木盒高呼:

“圣谕到!江阴军通判柳永接旨!”

众人慌忙跪倒。只听宣旨官朗声诵读:

“朕闻江阴军通判柳永,到任以来,整饬军备,肃清奸宄...特赐绯鱼袋,擢升礼部员外郎,仍留任江阴督办漕运。另赐御笔‘铁骨丹心’四字,以彰其志。”

圣旨中的“铁骨丹心”四字,与柳永日前所作《八声甘州》中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遥相呼应。张叔夜惊喜地发现,随圣旨而来的还有一道密令:

“着江阴水军严查各港往来船只,遇可疑者,不论批文,一律扣检!”

柳永接过圣旨时,系统提示接连闪现:

【达成成就:简在帝心】

【获得特殊状态:皇恩浩荡】

【效果:办理皇差时权限提升,可调动地方驻军】

宣旨官临走前,悄声对柳永道:“官家让咱家带句话——‘卿在丹徒万民伞,朕已见之’。”

雪越下越大,柳永站在官舍院中,任雪花落满肩头。他明白,仁宗这道圣旨,既是对他过往政绩的肯定,更是将查私的重担正式放在了他的肩上。

远处传来货船启航的号角声。柳永握紧御赐的绯鱼袋,知道与永丰号的决战,即将在这长江入海口拉开序幕。

而汴京皇宫里,仁宗正对晏殊轻笑:“这个柳三变,倒是比戏文里的有趣。”

上一章 八声甘州雨,词境攀新高 词圣柳永:千古词宗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下一章 调令回京畿,新征程开启